1、总票房“虎头蛇尾”,增速缩水。
截止12月23日,2016内地总票房达到440.72亿,超越去年440.69亿票房的总成绩。
“成绩喜人”的背后却是票房增速严重缩水的不争事实,想想去年的这个时候喊出的“2016年内地票房600亿的总目标”,着实令我业内人士实力打脸。
纵观全年票房走势,总体呈虎头蛇尾之势。“虎头”得益于春节档“三架马车”(《美人鱼》、《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澳门风云3》)借力档期先天吸金优势,单片平均实力吸金10亿人民币。其中,“星爷”周星驰的《美人鱼》更以33.8亿最终票房问鼎内地影史票房冠军,为全年票房创收开了好头。
无奈春节档过后,全年共六个月单月票房走低,加之暑期档、国庆档接连“崩盘”,一度令行业人士对全年票房超过去年失去信心。
好在年底张艺谋《长城》单骑救主,才让全年影市挽回些颜面。
冷静分析票房严重缩水原因,票补取消似乎首当其冲。
今年3月份,因《叶问3》票房作假事件,相关部门加大对电影票房的监管力度,导致各大网络电商纷纷取消票补,导致昔日令广大观众疯狂的“9.9元、16.9元、19.9元特惠票”不再成为“主流”。直观上觉得去影院看电影贵了,让内地影院再次失去大批观众。针对这一现象,有业内人士评价:“这或许才是市场本来的样子,观众对中国电影并没有那么渴望。”
2、“IP+明星”难当重任,影迷观影趋于理性。
或许是审美疲劳,“IP+明星”的传统商业模式在2016年内地影市的表现着实令人捂脸,这或许也是让全年总票房严重缩水的另一主要原因。
当以《封神传奇》、《盗墓笔记》、《夏有乔木雅望天堂》、《卧虎藏龙:青冥宝剑》、《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大话西游3》、《爵迹》、《我的新野蛮女友》为代表的一批IP电影先后被评为烂片,票房收入更是集体不如预期,我们才发现,靠当红明星博眼球,倒卖粉丝情怀的简易粗暴的电影制作方法,并不能让影迷买账。
影迷观影趋于理性,这是一种消费者对市场的良性互动,有助于电影去“产品化”,回归艺术作品本身。也需要大银幕上少一些“明星”,多一些演员。需要让剧本重新回归“一剧之本”的崇高地位,编剧还要真正拿得起、做得好自己的这门手艺,拿出更多更好的原创故事。
�3、日本电影引进数量创历史新高,《你的名字。》成现象级影片。、
2016年内地影市共计引进日本电影达11部,数量为近年内地影史最高。分国语与日语双语版上映,也让众多影迷切实体验到电影原版的魅力。
但11部电影中,真人电影仅为2部(《寄生兽》、《垫底辣妹》),依旧令疯狂的日影影迷大呼不爽。
截止12月25日,新海诚《你的名字。》内地票房已高达5.58亿人民币,已超越《多啦A梦:伴我同行》(5.3亿)成为内地票房最高的日本电影。
4、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中国市场已成海外电影发行的“必经之地”。
《魔兽》、《疯狂动物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愤怒的小鸟》等海外影片内地票房均好于本土。例如《魔兽》在美国本土仅取得3000多万美元票房,在中国却取得了2亿多美元票房,内地票房占全球票房比例高达50%。
国人由来已久的“大片情结”,与近年海外影人纷纷来华宣传近距离“拉票”,已让中国市场成为海外电影发行的“必经之地”。
5、下面十部,看了都说好。
《七月与安生》:家明喜欢的是样子很土的(Bra),问候家明。
《我不是潘金莲》:农村妇女李雪莲离fen案,不好办。
《长江图》:我愿逆流而上。
《追凶者也》:每一个凶者都是弱势群体。
《百鸟朝凤》:一只唢,两代人。
《湄公河行动》:利刃出鞘,扬我国威。
《驴得水》:在“Incredible China”讲一笑话,你丫别哭。
《罗曼蒂克消亡史》:有一个城市叫上海。
《路边野餐》:“宇宙来自于平衡,附近的星球来自于回声,沼泽来自于地面的失眠,褶皱来自于海,冰来自于酒。”
《火锅英雄》:吃完火锅,干一票噻。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