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今天是共读《论语》的第13天,孔子在《论语》反复提到了孝,孝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根本,没有了根,所有的仁义礼智信就无从谈起。
说到孝,我脑子就闪过很多画面,面对父母,有时候确实难以理解。直到我自己为人父母,才知道自己所做的远远不够。父母和子女之间总是有太多的不理解和矛盾,让那些原本看似充满善意的爱终究变成了争吵,谩骂。其实这些所谓的爱,并不是真正的爱,而是非爱行为。
所谓的非爱行为,就是包裹着爱的炮弹。不管对方接受与否,以爱名义对他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其实,非爱行为给与对方的并不是爱和善意,而是压力和裹挟。比如,父母对孩子总是爱说,我为了你怎样怎样。相反,孩子对父母也会说,我都是为你好。爱是没有条件的,自然也不会索要任何回报。那为什么我们总爱说这些“非爱”的话呢?
对于父母和亲人,我们自以为很了解,往往却容易忽视了沟通的方式。不注意沟通的方式,结果就常常南辕北辙。因此,孔子说,对父母尽孝最关键的是色难。
父母也是凡人,也会犯错。为什么我们觉得孩子犯错理所应当,却不肯给父母一些时间来改正错误呢?我们有时候出于爱的目的,想为父母做点事情,可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耐心,到最后不欢而散。
然而,对于父母来说,物质和金钱恰恰不是最重要的。最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最后那一点点不起眼的耐心。俗话说,母凭子贵。父母都以子女为荣,可我们作为子女真的是父母的荣耀吗?可能在外人看来,荣耀会显得那样光鲜。但是在父母心中,荣耀根本换不回什么,就连一点点耐心都不能。
《论语》其实并没有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只是不断地告诉我们为人做事的根本。仁乃学之本,孝乃仁之本。那么孝之本就是一点关心和一点耐心。孔子说,记住父母的生日就是孝道的表现。试着反问下自己,我是否还记得父母的生日?
常常记得父母的生日,一来因为父母的健康长寿而高兴,上了年纪还有什么比健康长寿更值钱的东西吗?二来因为父母的年迈,提醒自己,父母已经日薄西山,能帮他们完成的尽量去帮他们完成,免得等到父母不在了才幡然醒悟。
请不要忘记,给亲人一点时间,爱等不起,哪怕再忙也要抽空回家,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