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开学了,相信家长们也开始担心孩子是否能适应新学期的学习?随着年级的上升,很多孩子慢慢开始感觉到学习越来越吃力了。
其实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不是孩子“笨”,而是“懒”。低年级的时候,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就能取得还不错的学习成绩,但是因为“懒散”,没有养成好的习惯,一碰到比较难懂的知识点就容易打退堂鼓。
新学期开始了,请家长务必警惕孩子“积懒成笨”。这种“懒”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种是“行为懒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拖拉”。孩子做事情拖拉,相信很多家长都深有体会,作业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总是喜欢沉迷于短期快感的事情中,比如看电视、玩游戏。
另一种是思维习惯上的懒散。孩子看似早早地完成了作业,其实只是机械性地抄完了答案,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这样根本记不住知识点。
懒得思考,真的会让孩子变“笨”。这种“懒”来源于孩子可以不通过思考直接获得知识结论,就像很多孩子即便上课非常认真地做笔记,但是考试依然考不好。
因为他们对于课堂笔记只是死记硬背,而不去弄清楚其中的原理,等到考试题型一变,思维就“卡壳”了,不会做了。不懂得思考是一种坏习惯,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效率。
“没有笨孩子,只有被懒惰拖垮的孩子。”
很多孩子之所以懒惰,是因为没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而这跟家长没有好好地引导孩子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很多家长心里,孩子一两次犯懒并没什么关系,好像对学习影响不大。但是忽略了在孩子的心里,有了第一次“放纵”,就会想着第二次,在一次次的放纵中,孩子的懒惰心理已经养成。
但是,想指望孩子主动爱上学习,是非常困难的。
一位教学20多年的语文老师曾这么说:
“在小学的时候,家长、老师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少家长经常抱怨监督孩子写作业很痛苦,但是不严格监督孩子就很难养成自律的学习习惯。其实,家长们要明白的是监督孩子写作业的目的,不少孩子做对了多少题,而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一想,我们就不会执着在一道题目上反复“说教”,而是培养孩子在什么时间段,去做什么事情的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但是,在大部分的家庭里,孩子从小就“随心所欲”的长大,父母甚至也觉得小孩子皮一点、野一点、没规矩,都没问题,长大了就懂事了。
可是,等孩子大了,发现很多坏习惯已经养成,这时再想纠正他,给他讲规矩,就得花费更大的精力,甚至难以改变。
不要指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自律。孩子未来的行为自律,依赖于家长最开始对他的管教和监督。
【美可玩故事】,用梦想点亮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