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这是我定义的鲁迅童年三部曲。
《百草园》充分展示了鲁迅童年时的活泼可爱顽皮捣蛋,那种肆意蓬勃的童真的激情让人难忘。文章中也有对成人的描绘,但成人不过成为了童年鲁迅调侃的对象。比如作者以儿童视角来写他的先生,是一个和蔼而博学的人,但当我问他关于 “怪哉”虫的事情,他却硬生生地说不知道,而且十分生气。作者写道:“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总之我们透过文字看到的是孩童那张狡黠纯真的脸。
相比《百草园》,《社戏》中对成人社会描述的文字就更多,批判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防范挤压以及现实生活对个人精神空间的压迫。但作者写成年之后人的精神不自由的状态主要是为了陪衬,陪衬出童年时小伙伴之间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文章的重点依然还是对童年的描绘,对可贵的童心的肯定。而肯定童心本身就是批判现实。只不过这样的批判不是那种剑拔弩张,而是于率真幽默中感受到现实的无奈。“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小伙伴们一起结伴乘船去看戏,那一路上的热闹忙碌成为了鲁迅永恒的记忆。而鲁迅之所以对那晚的社戏念念不忘,并非因为这戏本身有多好,而是在于和谁一起去看戏的。总之,这两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显得轻松明朗而纯真。但问题是《社戏》中的那群小伙伴总有一天要长大的,他们长大了之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又会是一个怎样的状态?于是有了《故乡》。
《故乡》写的是童心的失落。虽然《社戏》里已有对成年之后现实社会的描写,但那毕竟属于陪衬地位。但在《故乡》中,作者着重描写的是现实的故乡,灰暗破败萧条。对童年故乡的描绘更加深了对现实故乡的失望。而随着闰土“老爷”的那一声请安,我们可悲地发现原来这就是成长,人与人之间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地无拘无束,两小无猜。人与人之间要讲究等级,讲究出身,讲究地位。而各人在各自所背负的生活的重担面前,再也没有了昔日的活力。那种成年人的疲惫、麻木、辛酸的生活给人更深的感触。成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人性被扭曲的过程。
为什么成年人不能持有一颗不灭的童心过一生?童心是美好的,童心是脆弱的。而现实,很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