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寒食至,夜雨纷纷,今日又清明,春晖融融。
又是一年清明,心境也大有不同。
清明,是一个节气,又是一个节日,与三月三的上巳(sì)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 以及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四大鬼节,而清明也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又称为踏青节,仲春过,暮春未,在此之间,春意正是盎然,也是出游探春的大好时间,而同时作为祭祀的节日,扫墓祭祖,缅怀先人寄托哀思。
因此清明节又是在万物兴然中快乐嬉戏, 又在扫墓祭祖哀思先祖, 唐朝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中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又悲又喜,有点儿矛盾。
但细细想一番,清明这个词,本意可指人心清澈,自省明察明见,也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清明,有法有度,一派盛世,这一切是一个人、一个国家有生之时应有的方向和秉持的态度以及追求,因此,在这春意盎然之时,祭祀祖先,是以明鉴我们活着的人应所向的清明。
正可谓祭死鉴生。
清明节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迫害而流亡在外,饥寒交迫之际几乎饿晕了过去,随臣介子推为了救重耳,在一僻静之处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一块,煮了给重耳喝,才度过了一劫。十九年后,重耳重返晋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重耳即位后,对那些流亡时期一直追随左右的臣子大加封赏,可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文公面前替介子推鸣不平,晋文公突然忆及旧事,倍感愧疚,便叫人去请介子推,但这时介子推已带着老母悄然离开,回绵山(山西省)隐居。晋文公亲自带人到绵山,那里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派了军队搜了两遍,也没找到介子推。此时有人献计说,可以放火烧山,三面点火,大火烧起时介子推会从另一面自己走出来,熟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熄灭后介子推都没有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两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早已死去。
晋文公见此,恸哭,入殓时在树洞里发现了一片衣襟,上面以血题诗道: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带着众臣上山祭拜,发现那棵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便赐此柳树为”清明柳“,并将寒食节后的一天定位清明节。
晋文公常将血书带在身边,以鞭策自己勤政清明,励精图治, 治理好国家 。
清明,这样一个节日,在杨柳青青、春色盎然之时,虽“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却又“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夜归儿女笑灯前”,祭死鉴生清明时,以死观生, 生死相通,于人心于万物,“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看见死,悟得了生;
倚天地万物,悟得了明净乐慈。
你我一生时, 需一个清明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