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安世亚太对研发管理经验总结,主要作用应该还是用来宣传,看起来十分的体系化,是一个很好的自闭环的理论框架,对于提纲挈领、整体把握研发管理需要怎样的架构是挺有帮助,也便于对照发现自己的知识短板,是个不错的指导。但是相对的问题就是,太笼统了,有些章节仅是简单提到一些相关的关注点,从该章节本身来看就不够完整了(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是企业出的书,出发点不一样,总不能把自己家底都晒出来)。
本书的章节重点总结如下图:
总结下,感觉本书内容有这样几个特点:
□ 模型推导
书中前面通过研发体系业务模型,逐渐推导出了整个信息化构建模型,且不说这个模型的实施可行性或者真正效果如何,这个推导过程倒是蛮有道理的感觉,可以借鉴下,例如某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就要有这样的思路,逐步推演,增强论证结果的可信度。
□ 成熟度模型
精益研发的成熟度评估模型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分为自发级、意识级、稳序级、协同级、精益级,相应其设计、仿真、知识、质量四大子系统也划分了对应的五种层级,再深入进行了更细致的评价标准及特点说明。另外还有知识工程的成熟度模型、过程质量的成熟度模型等,企业可以对照自己的管理情况,评估处于哪个水平线,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架构设计和建设。
□ 方法论的方法论
这本书更多的还是在讲方法论,虽然子系统很多,但是讲解论述的套路都类似,也许可以称之为“方法论的方法论”。例如,很多模块的方法论框架,都是从战略、人与组织、流程、技术四个方面论述,这种思路让人容易理解且感觉完整。
□ 具象化的表现
不仅仅有理论体系,还有很多看起来挺具象化的建议,当然,此书来说仅是“看起来”。例如在精益研发集成平台的蓝图之后,附上了一份建设标准与规范列表,包括各子系统等13个方面的规范,其他很多模块也有类似的清单,表明“落地也是可以有具体做法的哦”,可惜的是从书中看不到这部分内容的实际文档,也不知能细化到什么样的程度,但是对客户来说,对各子系统建设应该会有指导作用吧。
下面是对几个重点章节的简单总结:
研发流程中表达方式有树形结构(WBS)、泳道图、NN图,这些方式的特点和表达方法对于后续梳理客户的研发流程会有帮助。书中主要对WBS进行了讲解,基本构成、分解方式、分解原则、步骤、细化指南、如何维护,以及梳理方法等都做了介绍,这部分内容让我对WBS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是目前还比较缺乏的是,在实际研发活动中,这些过程是如何进行组织和推进的,各个部门或角色之间,用这样的方法去落实使用存在的各种问题如何解决,例如之前听到过的计划反复变更问题、迭代问题等。
设计过程这个章节主要讲了设计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活动,看不太懂,后续要再继续仔细读几遍。仿真针对设计的五大过程,也有对应的五类仿真,指标分析、功能分析、系统分析、物理仿真、制造仿真。根据分析目的或者专业,又可以将物理仿真和制造仿真细分为更多类型。
综合试验体系,包含试验管理体系和虚拟试验体系两部分,建设目标是提升试验数据获取的实时性、共享性和利用率,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和效率,缩短试验周期、提升试验质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试验究竟如何管理?一方面是管理层面,另一方面是技术层面,如果仅仅是管理工具,可能并不好对设计师产生很大的帮助,在此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技术层面的工具等。这里谈到很多试验数据的管理,但是数据可以做统一管理吗?不同的试验应该是输出不同的数据的吧?虚拟试验子体系的部分,写了一些虚拟试验体系的框架和关键技术,相当于只是一些名词介绍,真的想了解还是得再找资料研究。
知识工程体系,着眼于研发能力和质量的提升,向上梳理研发流程,将知识与流程伴随,向下是深挖设计过程中的知识,经知识融入设计。关于如何实现知识的关联,企业如何建立自己的关联词表等,给了些建议。
总体来说,此书还是很值得一读的,哦,不是一读,因为当前我读一遍根本感觉消化不了,后面还得再多读几遍,并且针对其中的知识点,再寻找相关专题学习,逐步补充内化为我自己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