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的书籍是丁松青神父《清泉故事》的最后一部分,花一个礼拜去读一本书,实在不算快,但是想到每天要把自己的看到的文章落在笔头,拿出一两点闪光的精华,用自己的方式和态度把他们重新诠释,不由得书里的每个字都细细品尝起来,生怕丢掉了流淌在文字间的华丽灵动。
看了书籍的信息页,250千字,25万字。丁松青神父用25万字为我们铺展了一幅朴素而庄美的台湾山地全景,有波澜壮阔的兰屿海岸,有朴实亲和的原始岛民,有世外桃源的清泉乡间,有善美好客的山地居民。更可贵的是丁神父描写的这一切的视角,都是尽量投入其中,和每个当事人共同享有一种当下的境遇。因而,他的描写都是平和而谦逊的,没有过度的渲染和主观的臆想,这在当今这个善于煽动情绪的文学环境中,实在难得。另一方面,丁神父将大量的笔触用在了描写平凡人们的平凡生活之中,通过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为我们尽量还原了一张台湾岛民朴实憨良的生活图画,透过一幅幅图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人类时代。
一个美国人来到台湾山地,能够抛弃城府与偏见与山地居民平等相待已属不易。更可贵的是,丁神父还能全然接受他们当下的样子,并且欣赏他们相对粗陋形态下炙热的生活激情,还能够和他们共同分享一种生活方式,进而在共享的基础上,把自己对于山地文化的理解,运用到造福山地居民生活的运动之中,这层层递进的轨迹,正是《兰屿之歌.清泉故事》传达给每一位读者的情怀。
在今天的阅读中,有两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一个地方是丁神父为了体验台湾青年的工厂生活,而到木材厂打工,他在工厂认识了两个好朋友。他说和朋友在一起工作,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而如果朋友不在,这份差事就会变得乏味而单调。他说:我做的是哪一种工作,远不如我和谁一起工作来得重要。一个好的同伴,能够激发我们对于生活的斗志,让我们有兴趣去过更好的生活,和他们在一起,任何乏味的事情都会变得十分有趣,一群有趣的人,他们热衷的工作也不会太差。所以与其说我们选择一个好工作,不如说,我们选择一群有共同志向并且甘于付出热情的人来得实际。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段落是,丁神父描写自己的姑丈,他说姑丈作为一个美国人来到清泉后只会说一句:你是一个好人。而在姑丈回国后,清泉人民也认为他是一个好人。丁神父说:世上有各种层次的沟通方式,它们往往比语言更有效和深入,交朋友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把对方看成是好人,并且真正觉得他是好的。或许,当你这么做的时候,那个人真的变好了。信任在这个时代似乎成了真正昂贵的东西,而一切关系的建立都要付出交换的代价。付出信任必然回收他人的信任,因果在一切关系中都是不二法门。
最后,让我来分享一下这一周读书写文章的感受吧。首先的感觉就是每晚的时间都很充实,锻炼.阅读.写字.有时候也会挤出一点时间看一场电影。似乎原来那个只会赖在床上看各种社交app的自己变得恍如隔世一般。虽然每晚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还要有一个小时左右的写字时间,最初让我觉得每晚都是一场噩梦,但是每次落笔,每次回看自己的文章,每次看到网站那一点点浏览量的增长,都会让我心生喜悦,那种喜悦远比自己那点懒惰,来得明朗的多,所以我喜欢我现在的忙碌。另一方面,我觉得我渐渐找回来对于文字的臣服之心,之前每晚总是十分浮躁,看到文字似乎都是浮在思维中,而现在我明显的感觉到,那些文字变成了一种流动的气场,通过那种气场,我似乎能够渐渐的与作者有一些沟通,我也更愿意去相信那些藏在书里的箴言。最后,通过这些阅读和文字,让我渐渐相信了时间的力量,就像ichongfei的初衷,我只是想记录我每天的读书收获,当他们从一千字变成一万字,从一万字变成十万字。我想那些都是时间的轨迹,也是我透过时间,收获的自己的轨迹。
感谢那些让我重拾阅读习惯的人,感谢那些让我变得更好的人。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