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清区域边界。你们的孩子在学校,我必护他们周全。上课不认真,我可以提醒他们,作业不会做,我可以指导他们。他们在学校的情绪,交友状况,行为模式,我都能观察到,如有不当,我都能适当介入,适时干预。孩子放学回家,他们学习与否,表现怎样,我都看不到,也无法干预。如果我一定要强行介入到学生的假期生活中,他们心中就会很抵触,认为老师的手伸得太长了,管得太宽了,在学校受你管束,放假还受你制约,啥意思啊?这种做法显然会影响到师生关系,一旦师生关系恶化,教育就无效了。
2.搞清心理边界。学生无论多么信任和依赖老师,老师也只是他某个生命阶段的过客。因此,学生的心理是不可能向老师完全敞开的。老师在学校看到的,一般都是学生想让老师看到的,难免会判断错误而失去教育契机。而家长,是孩子的生养之人,有着血缘关系的羁绊。因此,家长看到的,往往是一个真实的孩子。真实的孩子呈现在家长面前,对与错,好与坏,美与丑,悉数观之,该怎么引导孩子,心中了然。即使不知道如何教导自己的孩子,把看到的真相如实反馈给班主任,请求班主任助力,效果也比撒手不管强。
3.划清语言边界。学生在学校里看到的老师,往往是经过专业驯化的老师,做事、说话都带有刻意成分。这份刻意当然不能叫虚伪,而是专业表达,榜样示范,这应该叫教育。可是,没有人喜欢被教育,因此,不少学生对老师的言语教导很抵触。但家长不同,与孩子是家人,讲究的是感情,打断骨头连着筋。因此,即便家长有时候话说得不中听,孩子也很容易接受并原谅。家长如果不配合老师,不给老师支撑,不懂得把老师的教育意图传递给孩子,孩子的成长肯定会受到影响,那么最终谁买单呢?抱怨老师没有用,老师根本听不到。追责老师更没谱,只要老师的言行没有违背职业道德,就怪不着老师。
4.明确惩罚边界。说起这个惩罚,不论是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必须有。事实上,2020年12月23日,教育部就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这样说来,老师可以放心大胆地惩戒违规的学生了。事实上,惩戒也是有边界的,甚至有些惩戒条例对学生来说也是无关痛痒的。老师给予学生的惩罚,不论是哪一种方法,目的都是以教育为主,希望学生以后不再犯,温和,但并不坚定。但家长惩罚自己的孩子,态度就没有班主任这么好了。气不过,责骂一顿,完了还可以厉喝一声,这顿饭就免了吧!更严重的,还可以揍一顿,完了还威胁道,你若再犯,看我不打断你的腿!孩子当时感到委屈,甚至愤怒,但很快就因为这层血缘关系原谅了家长,亲子关系恢复如常。师生之间若是这样,梁子一定是结上了,有些还终生难解。自己的孩子喜欢吃哪一套,最清楚的莫过于家长了。如果家长撒手不管,老师就只能按照牌理出牌,孩子接住了这副牌,打出王炸。万一孩子接不住这副牌呢?全盘皆输。孩子的成长输了,家长有好日子过吗?
我跟家长推心置腹说这么多,绝不是推责。我自认是一个把时间和爱都给了学生的班主任。即便家长真撒手了,我也没对孩子撒过手。我只是说真话,说人话,真诚地告诉家长,孩子的成长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不能只靠别人,自己也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成长,最好是与孩子一起成长。父母给力,老师助力,孩子的成长才有力。但凡对孩子充满了爱与期待的父母,都能把我这番心理话听进心里,并积极行动起来,绝不会把孩子扔给学校和老师就撒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