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渴望且不断地在从书本中或者了不起的人物那里得到很多的智慧、方法,引领或指导,然而,我所寻求的这一切,在我的身边一直在发生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循环往复着,只是,我或我们,有没有去发现…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如六祖所言:本自具足…是什么阻止了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的路子,是我一直孩子探索着的…此刻,快速记录两件小事:
昨天晨跑,随手拿了件日常的内衣穿上,想着跑一身汗顺便就洗了,即没穿运动内衣。跑步中,内衣的肩带不停的往下掉,前面的四圈,我边跑着,边不断地用手去拉回内衣肩带归位。拉回去,不到一分钟又掉下来,拉回去-又掉下来…就这样,反反复复跑到第五圈的时候,我愤怒了,不干了!爱掉就掉吧!不舒服就不舒服吧!反正我是不再拉了…于是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的晨跑,两侧肩带就在我大臂中间的位置耷拉着…突然有个瞬间,我有一番领悟:对于这个肩带来讲,此处就是它的位置,它在这个位置上最舒服;但是问题是,我不舒服,我需要并试图让它回到我认为的位置上…可是,它能被我拉回去,可是很快它还是要回归自己的位置!来回的较量,搞得我心烦意乱,于是我不再强迫它,我放下自己的不舒服,瞬间我感受到一股力量重新回到我的身体:就好像刚才有一股力量从我身体里分离出去,去对抗去对付那个不听话的肩带……继而,我想到孩子的教育:我们认为对孩子的好,或者我们期望的孩子的样子,是否符合孩子原本的样子?比方孩子原本是一颗向日葵,可是我们却按照玫瑰的样子去期待、去拼尽努力…这样子,太悲哀了!因此,这里的关键是,对于父母,一定要有的认知是:
1)放下不合理期待,尊重孩子原本的样子:如果发现孩子动作很慢,学习也慢,那么就接纳他的慢,不要催促他,更不要期盼他像兔子那么迅速…
2)要有一定的能力去发现孩子的样子:这是我们心理工作者或者教育工作者可以为父母做的事情,但是不可以太功利,一旦功利化,教育还是偏离了根本的议题。
再来说今早晨跑的一个小细节:
跑到奥帆中心,提示我的时速还是6分钟+的时候,我瞬间有些气馁、郁闷:怎么这么慢!与此同时,感觉自己的身体很沉重,思想开始滑坡:不想跑了!真没意思!那么努力了还没用!就在这个瞬间,我突然醒悟:当孩子感觉气馁的时候,一定不要再批评指责了!
当我均速控制在6分钟时,我的自我感觉非常的好,那种感觉就好像是:看吧,我很棒,很优秀!这样的感觉很棒!然而,当我没有完成自己的标准的时候,我自己就已经开始变得伤心气馁了…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鼓励:没关系,这样的成绩也很不错了(打破对自己的完美要求的妄想)!没关系,继续加油努力,你可以的,你以前可以,现在肯定没问题的(鼓励以增加自信)!或者,没关系,我们可以借着这次机会来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办法可以突破(突破思维的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