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不知多久,一骡一马带着二人来到一个三岔路囗。两个畜生并未像他们的主人一样假惺惺地套近乎,它们彼此看不上眼,略带有一股子“非我族类”的恶意,头颈总时不时地向两边分开去,弄得两位主人不得不常常把它们拨拢来以便同行。畜生毕竟是畜生,哪里有人文明?
少年本不与刘东山同路,至此也聊得差不多了,趁自己的马尚未焦躁之际,他在马上向刘东山拱手道:“仲启兄,今日得见上县人物,实属三生有幸,但灞桥折柳,终须一别,别无相送,我把我的弓送给你吧。”说完便去解他的弓。
萍水相逢,刘东山并未想到少年竟有如此情谊,一时间,他亦起了慷慨之心。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他慌忙把自己的弓解了下来,作为礼物,在少年把弓递过来的同时也把弓递了过去。善射之人自然知道弓的好坏,刚一过手,刘东山就在心里小算了一下,少年的弓要比他的弓名贵上不少,如此说来,这个精明的商人又小赚了一把。
那少年把刘东山的弓握在手里,连声称赞好弓。只见他从箭袋里抽出一把箭来,轻轻地往弦上一搭,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弓拉得如初八夜月一样饱满。刘东山见时,一下子呆住了,要知道平日里,他使了吃奶的力才可以把弦拉到如此境界,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少年竟如此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拉开了。刘东山一生中遇到令他咋舌的事情并不多,这可算是一个,他在心里暗暗思忖,这荒郊野岭之地,如若少年要谋他钱财,他可是如待宰羔羊一样毫无招架之力啊。这时他才猛然忆起老乡对他的忠告,悔不当初说了些不着边际的大话,但又转念一想,少年彬彬有礼,应该不是盗贼,这样想了以后,他又有点释然了。
少年当然理会不到他的这点心思,他把弓拉满之后,竟直直地把箭头对准了刘东山的面门,这下,令刘东山惊愕的事情又多了一件,他两眼瞪得溜圆,正欲诘问少年意欲何为,耳边却听到“嗖”的一声,少年那支箭从耳旁飞了过去,原来少年并非要射他,而是在试箭。释然愕然之间,刘东山是又惊又怕,枉他还是一名捕快,此时竟龌龊到如此境地,这其中的缘由很难说得上来,许是年岁变长的缘故,也可能是自己赚了钱财,身有所累,总之,刘东山就像泄了气的皮囊一样豪无精气神了。死亡,刘东山第一次嗅到了它的气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