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灵格(Hellinger)的《爱的序位——家庭系统排列个案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10月版)是一本心理学书,可是其中表达出的一些现象学的观点,还是很有意思的。哲学需要心理学的支持,而心理学需要在哲学指导下的坚实和深化。这样的互相支持和配合,才能让观点和研究更为深刻。我总认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同时也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而一个没有哲思的心理学家,也优秀不到哪儿去。
海灵格在书里有一段文字,是他对愤怒的归类和总结(第186-188页),饶有深意,就费了不少劲,录了下来。
第一种愤怒:如果有人攻击我或对我做出不公平的事,我很自然地会有所反应,这种愤怒驱使我做出有力的反抗,而且给予适当的响应。这种愤怒是正面的,它帮助我行动,使我强壮。愤怒在这种情况下是恰当的。当目标达到之后,愤怒也会消失。
第二种愤怒:当我察觉到,我没有获得我可以或者应该获得的东西;或者是我没有要求、请求我可以或应该要求、请求的事情,我会感到愤怒。我会对别人生气,用愤怒来取代行动,而愤怒也就成为没有行动的结果。这种愤怒会有瘫痪和削弱的效果,而且通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以愤怒来替代爱,也是类似的运作方式,我会对所爱的人愤怒,用愤怒来取代表达我的爱。这种愤怒的感觉,是在幼儿期间,对父亲或是对母亲的爱,被中断的一种痛苦的经验。在日后相似的情况下,人会再次体验到早年的经历,这种经历更会削减他的力量。
第三种愤怒:当我冤枉了某人,但我又不想承认我的行为,我便会对那个人生气。我就是用愤怒抗拒自己行为的后果,而让另外一个人来承担我的罪恶感。我用愤怒代替了自己的行动,使得自己不需付出行动。这种愤怒便令我瘫痪,使我变得虚弱。
第四种愤怒:某人给予我太多,使我无法报答,这是难以容忍的,我会带着愤怒,抗拒他的施予。这种愤怒是以责备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子女对父母表示愤怒,愤怒便代替了接受和感激父母,也代替了自己的行动,这种愤怒使人瘫痪和空虚;
或者也会以意气消沉和忧郁表示他的愤怒,用以代替拿取、接受、感激和给予对方。愤怒也会在分离之后以一种长期持续的哀伤方式表达出来,尤其是对某个已经死去或是离去了的人,假如我依旧亏欠一份接受和感激,或是无法承认自己的罪恶感及其后果的话,就会表现出这样的愤怒。
第五种愤怒:有些人的愤怒是从别人那儿,或是为了别人而承受来的。例如在一个团体中,有个成员压抑自己的愤怒,久而久之,团体中另一个成员(通常是最软弱的那一个)他会毫无理由地生气。在家庭内最弱小的成员是孩子,例如母亲压抑对父亲的愤怒,其中一个孩子便会从母亲那里承接到愤怒,而对父亲生气。
在团体中或是家庭中,最弱小的成员不但经常会承接到愤怒,而且也经常会成为愤怒的目标,例如下属对上司生气,但他却将愤怒压抑,发泄到较软弱的同事身上;或者男人对女人生气,却将怒气压抑,然后把愤怒发泄在孩子身上。
愤怒的对象通常不只是由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例如由母亲转移到孩子,而且也是沿着一个方向,由强者转移到弱者身上。所以,纵使女儿从母亲那儿承接了对父亲的愤怒,她也不会发泄在父亲身上,却是会发泄在一个让她感到安全的人身上,例如她的丈夫。在团体中较弱的成员,通常会成为这种假想愤怒的代罪羔羊,而不是那些较为强势的人,例如辅导员或是团体的领导者。
那些承接别人愤怒的人,都具有一种愤怒的特质,而且都为此感到自豪和正当,但他们只不过以别人的力量和正当性在行动,这只会造成失败和虚弱。而那些受到承接的愤怒的受害者,也会在他们理直气壮、义愤填膺之下而感到强壮有力,但事实上,他还是软弱的,而他的受苦也是没有意义的。
第六种愤怒:最后这种愤怒是正直而有益的,它是强大、警觉、直达中心而自信的,将我们直接导向正确的目标。它开明而勇敢,能够面对冷酷而强大的敌人,但又不带任何个人情绪。置身于这种愤怒经验之中的人,即使面临对别人的伤害也不会畏缩退却,实际上他们并不是对那个被他伤害的人感到愤怒,这种侵犯行为是一种纯粹的力量。这是一种长期修炼和实践的结果,但对于那些有此能力的人来说,却是轻而易举的。
人们都喜欢用“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来作为自己坚持不改变性格和情绪的理论依据。也因此可以理直气壮地放任、放纵自己的性情,比如愤怒。其实,人人都知道所谓的“怒伤肝”的生理学道理,也知道愤怒对感情、对人际关系的杀伤力,可是,很多人依然控制不住或者不愿意去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让对他人的伤害和对自己的伤害一次次继续下去。
我想,一个在意他人感受的人是会注意控制自我情绪的,而那些只在意自我感受,而又总希望将自己的意愿和观念强加于人的人,则会经常用愤怒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上司可以肆意对下属发脾气,但是他绝对不敢对他的上司动辄发脾气。愤怒其实是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施暴和显示话语权的形式。
另外,愤怒,也是当一个人认为受到冒犯、误解、忽略时提醒他人停止冒犯、误解、忽略的方式。所谓兔子急了还咬人,脾气再好的人也有忍无可忍勃然大怒的时候。所以,愤怒的原因,也源自一方对另一方的漠视,以及对自我的关注。
我没有对愤怒做过类型学的研究,也没有对愤怒的心理机制进行过考察,但是,我知道愤怒的危害性,也知道愤怒的后果。一个人发怒后可以诚恳地道歉,但是,愤怒后的言行在对方心上留下的疤痕,却很难消失。愤怒的话语就是一柄杀伤力很强的剑,刺伤人后可以收回,但是伤口却很难愈合。
海灵格把社会学的一些分析元素纳入心理学的研究中,无疑使他研究视域里的一些心理现象,具有了社会的普泛意义。也许通过对愤怒的这些分类的深入思考和分析,我们能从中得到不少启发,从而减少愤怒对自我、他人、社会的伤害,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毕竟,人际关系的和谐、家庭关系的和谐,以及感情的和谐,都需要减少愤怒、增加快乐。
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里曾经说过:“要是屈辱可以使我们杀人,那么为了气愤而冒着生命的危险,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他借哈姆莱特之口赞扬福丁布拉斯“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二场)。他不主张发泄一时愤怒的冲动行为,他的悲剧作品《李尔王》、《奥塞罗》、《麦克白》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愤怒与非理性状态下的行为导致的悲剧后果。不管是匹夫之怒,还是天子之怒,对自己,对他人,都未必全是好事。
当然,说愤怒不全是好事,并不意味着就要压制愤怒,让自己承受所有的戾气。意识到愤怒的危害,最起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停自己的行为和性格,使自己不至于偏离到情绪失去控制的轨道上。
海灵格在书中不断引述一段话:
我到底对你做了什么错事,使得我对你如此地愤怒。
很有深意在焉。每当我被激怒时,就总想起这句话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如此错误地发怒。
深思之余,我试着根据这段话简单排列了几种情形——
我对你做了错事,使我对你如此愤怒————你对我做了错事,使你对我如此愤怒;
我对你做了错事,使我对你没有愤怒————你对我做了错事,使你对我没有愤怒;
我对你做了错事,使我对你无法愤怒————你对我做了错事,可我对你没有愤怒。
呵呵,是有点意思。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焉。自己就先来反思了。
【2008/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