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乡土中国

第一章 乡土本色

1. 主要观点:

        社会的技术变迁中,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前者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习俗却无法应付后者。

2. 为什么?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农民取资于土地,而以农为生的人,时代定居是常态,迁徙是变态。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

而中国农村聚村而居,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的过分远,所以聚在一起住。二、需要水利的地方,有合作的需要。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

故而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村与村之间的关系却是孤立与隔膜,即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少。

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是不流动,人和人(此处指村落)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因此,这些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

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

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从熟悉里得到信任,无需法律。

现在社会则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

乡土中国是礼俗社会,现代社会则是法理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即礼俗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即法理社会。

3. 如何改善这一情况?

文字下乡,在后一节中会阐述。


第一章


第二章 文字下乡

1. 主要观点: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

但同时,我们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2. 为什么?

费孝通先生探讨了语言、文字的来源(为什么产生?)和本质(应用场景?),以及他们的局限(产生目的和实际应用场景的鸿沟)。

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社会学里我们称之为Face To Face Group,面对面社群。这种社群里,甚至可以不必见面知道对方是谁,足声、声气、甚至气味,都可以是足够的“报名”。

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才用的工具。语言本身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

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

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

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

因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

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而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

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

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即所谓的“行话”。

“特殊语言”不过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表情、动作,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

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我想大家必然有过“无言胜似有言”的经验。其实这个筛子虽则有助于人和人间的了解,但同时却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

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

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

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收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

乡土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优化可以当面说明白,不必求助于文字。

3. 下一章继续讨论这个话题

第三章 再论文字下乡

1. 主要观点

中国社会从基层看去是乡土性,有语言而无文字。

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的,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

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在面对面亲密接触的乡土社会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的人们,并不是蠢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2. 为什么?

时间上的阻隔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

个人的今昔之隔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

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

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

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

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

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

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

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

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

人的生活和时间的关联中,词是最重要的桥梁。有人说,语言造成了人,那是极对的。没有象征体系也就没有概念,人的经验就不能或不易在时间里累积。

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

语言变到文字,也就是从用声音来说词,变到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

都市社会里有新闻;在乡土社会,“新闻”是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距。

第四章 差序格局

本章探讨了不同的社会关系模型,并延伸出的不同社会道德,他们所作用的对象。这种考虑与分析的方式值得被记住。

1. 主要观点

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

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

2. 为什么?

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

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全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杀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这些观念必须先假定了团体的存在,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波纹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

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

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3. 如何改善这一状况?

这一历史遗留状况对现在的影响? 

他会怎么发展呢?

第五章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1. 主要观点

差序社会中,道德观念的构成是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并且被一根根私人关系联系着,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孝悌忠义。

我们也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

2. 为什么?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

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

在团体格局里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公民”的观念不能不先有个“国家”。

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

在“团体格局”的社会中才发生笼罩万有的神的观念。团体对个人的关系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的关系中,是个有赏罚的裁判者,是个公正的维持者,是个全能的保护者。

在象征着团体的神的观念下,有着两个重要的派生观念:一是每个个人在神前的平等;一是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

如果代理者违反了这些“不证自明的真理”,代理者就失去了代理的资格。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中于是发生了权利的观念。

于是发生了宪法。宪法观念是和西洋公务观念相配合的。

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

最基本的是亲戚: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另一条线推是朋友,相配是忠信。

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

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这种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发生。

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仁这个这个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合,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但是因为在社会形态中综合私人关系的“团体”的缺乏具体性,只有个广被的“天下归仁”的天下,这个和“天下”相配的“仁”也不能比“天下”观念更为清晰。所以凡是要具体说明时,还得回到“孝悌忠信”那一类的道德要素。

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不分差序的兼爱;而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

团体道德的缺乏,在公私的冲突里更看得清楚。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讳隐。

团体格局的社会里,在同一团体的人是“兼善”的,就是“相同”的。

3. 对现在的影响

公司作为一个团体?那么企业文化指的是什么呢?现在新生长出来的道德(职业道德)又可以怎么具体呢?

这种私人化的道德有什么利弊吗?

第六章 男女有别 

我们应当注意这文化所规定个人感情可以发展的方向,简称作感情定向。

心理学可以从机体的生理变化来说明感情的本质和种类社会学却从感情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去看它所发生的作用

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602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442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878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06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30评论 5 37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7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82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06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12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65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94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32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8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8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12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36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28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