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刘伯温的逆天能力,朱元璋对这个军师忌惮万分。
可以帮我顺利打天下的人,若是帮了别人?
或者哪天他自己有了反心呢?
我老朱打下来的这家天下,还能江山永固么?
这,注定了刘基以后的悲惨结局!
因为母校就在附近,钟小先曾经时常穿梭徜徉在玄武湖畔,坐在古城墙边,或在城墙上,或者就在城墙里码字、神游。
抬头仰望星空,常恨己不用功,又发感嘅,对刘基的一身本领心向往之。颇有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般的痴心妄想。
于是,也非常好奇,刘伯温的这一身偷天本领,预知未来,肯定不是凭空而来的吧。他也应该有老师,那么他的老师到底是谁?
于是,深入探究一番。
原来,刘伯温先是在父亲安排下,跟随从处州的名士大儒郑复初学习。不过,跟随郑复初学习的不是神机妙算的本领,而是唐宋以来的儒学。
这位老师不是教授他神秘本领的人。
真正教授刘伯温易经八卦、奇门遁甲、堪舆风水的,第一个老师是神奇的宋朝国师赖布衣!
有人说,这都哪里跟哪里啊?明朝人的老师是宋朝国师?真的穿越啊?
哎,你还别说。真有这事!
据传,在刘伯温15岁时候,他当时还在青田石门读书。
有一天,他偶然获得了一本奇书《青乌序》,过程非常之离奇。
这本书的出现,突然,几乎就是从天而降,飞到了刘伯温的手中。
这一天,刘基正学习研究易经呢。
刚刚入了点门,他就想,要给自己算算前因后果。
只见他按照易经八卦要求,口里念念有词,手中挥符弄咒,脚下快走七宫。有模有样地舞弄一通后,在正中间跪下拜倒。
然后,捧了签筒,闭上眼晴,摇头晃脑,摇出了一签。
再睁开眼晴一看,却见地上除了一签,还有一本书,此书赫然就是《青乌序》。
刘伯温非常惊奇,认为是天赐奇书,一向自命不凡的他,居然即刻纳倒便拜,磕头不止。
当然,他看不见,半空中一位老道,鹤发童颜,笑语盈盈,抚着长须,颌首不止。
若是有人见过,这个老道士,可不是那老道?
见到刘伯温拿了书,认真地研读了起来,这个老道猛然消失不见了。
这是一本什么书?
这本书,可是宋朝国师赖布衣心血之作,是其一身神奇的堪舆学的秘传。
众所周知,唐朝有袁天罡和李淳风师徒,为唐太宗李世民留下了《推背图》,也透漏了天机。
如此通天彻地的本领,自然令天下神往。
自那以后,这一门能人辈出。
赖布衣就是宋朝年间的顶级,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师。
赖布衣,姓赖,道号布衣子,故称赖布衣,又名赖太素,又称“先知山人”,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凤山冈人。
生于公元1101~1126年间(宋徽宗年间),九岁即高中秀才。曾任国师之职,后受奸相秦桧陷害,长期处于流落生涯中。改名赖太素。
传说赖布衣所一生所得,著《青乌序》。刚刚脱稿就被南华帝君的使者白猿取走。
谁知道,历经一百多年后传给了刘伯温,刘伯温凭它辅佐朱元璋成就了帝业。
广东香山县孙氏家族一直有传言说,中山先生的祖坟也是请赖布衣堪定的。
刘伯温正是从这本书开始,真正进入了堪舆学的神秘殿堂。
几年后,刘伯温的第二个老师出现了,这却是在他结婚之后。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相关堪舆传承记载,在因缘巧合之下,他得到了唐朝国师杨筠松的真传。
这和他娶的妻子谭氏有关。谭氏的爷爷谭敦素,这谭敦素有来头。
说来话长。
杨筠松,是唐朝僖宗的国师。他是唐代窦州人,官职是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他是唐朝著名的地理风水学家,著名的风水学的大宗师。
他俗名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他一生当中,也写了众多的著名风水巨著,比如《撼龙经》《天元乌兔经》等。
杨筠松秘密传授了四个徒弟,分别是是曾文辿、刘江东、胡矮仙和丰曲脚。
其中一个徒弟刘士碗,江西会昌人,又名七碗、添碗,字渊则,号江东,晚年号刘白头。其人食量大,吃了一碗又一碗,不断要添碗,最少要七碗,故名。
七碗太土,故士碗。也不知道,他后来饭量有没有减成四碗。
这么大吃,家里当然养不起。跑到京城去混吃混喝了。当时,因为黄巢大军攻破京城,于是杨筠松跑到江南避祸。
这时候江西虔州节度使卢光稠葬母,请杨筠松出马堪舆。刘江东任卢光稠的参军,他因为仰慕杨公的堪舆神术,然后和同乡曾文辿,一起拜杨筠松为师。
后来,刘江东把学问传给了自己的次子刘颖和女婿谭文谟。
而谭文谟的这一脉,一直传到了他的十八世孙谭敦素。
这就和刘伯温扯上关系啦。
谭敦素考虑到自己的儿子们没兴趣和天赋,正担心祖宗的学问在自己手上失传。恰好碰到了这刘基送上门来的孙女婿。
这七拐八拐的,够曲折离奇吧。
这个时候,刘基早已经是大大的有名了。所以谭老爷子就把一身绝学,特别传授给了这个聪明绝顶,已经有很高风水师水平的孙婿刘伯温。
这就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书遇有缘人,术逢得道者。
得唐宋两朝国师真传,这刘基有多神奇呢?
奇得令人砸舌!准得让人毛骨悚然!
传奇《烧饼歌》
刘伯温的“烧饼歌”是一首以歌谣形式的“预言”。 当然,这只是小说闲谈野史,诸位切莫当真了!
小说嘛,说尽奇谭怪事。诸位要信,不可全信。
然,《烧饼歌》在历史上,却是真实存在,有据可查。
这首预言可以在华夏传统的历书《通胜》中找得到。在皇家史记中也记得一清二楚。
它为什么叫做“烧饼歌”呢?
话说,公元1368年某一日的早上,明太祖在内殿里吃烧饼,只咬了一口,便听到内监会报刘基刘伯温觐见。太祖心里一动,都说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奇门遁甲之术,能知过去未来,所以,助我得大明天下。
童心未泯的朱八,想借机测试刘基一下。于是便以碗盖著只咬了一口的烧饼,再召刘基入殿晋见。
正想着要禀报正事的刘基,听宣入殿,太祖却猛然问道:“先生心明数理,你能猜出我这碗中是何物件?”
刘基愣了一愣,嘿嘿,这明太祖朱元璋放着正事不谈,今儿个跟我玩儿起游戏来了?
刘伯温也不含糊,当即站定,依着方位,跟着脚走游龙,掐指一算,回答说:“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
接着,刘伯温继续说道:“依臣所见,碗中为一烧饼是也。”
真是神乎其神也!妙,妙,妙!明太祖也不得不为之击掌叹服。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个不算什么。
确实是,刘伯温仓促之间走进去,朱元璋碗里扣着的,当然是吃的。
能倒着碗扣,不会洒的,自然不是汤、水、酒类,更不可能是饭菜。为什么?那是因为,朱元璋是农民叫花子出身,喜欢吃的,珍惜粮食,一粒米饭都舍不得浪费。刘伯温对这个门清。
同时,他吃的东西,花样不多。
刘伯温经常跟他一起吃喝,素知其习惯嗜好,即使做了皇帝,有些脾性也改不了,可以猜到是烧饼不奇怪。
正好撞进来,肯定是正吃住,所以说咬了一个缺!
这个结果,凭借普通的逻辑推理即可。没有什么神奇之处。
这个质疑,成立。
但是,关键是,但是,还有但是……!
但是,这君臣对话没完,反而是刚刚开始。
明太祖早知道刘伯温拥有奇门遁甲之术,精通易经八卦,堪與之术。
而且,朱元璋知道他这军师有偷天换日之功,几乎从未失手过。
朱元璋也听说过,唐太宗与袁天罡李纯风的故事。
他心里想,李世民厉害,是家里背景好,隨炀帝的表兄弟,本来就是一方诸侯,帮皇帝守江山的,拥兵自重,后来反了。我叫花子白手起家,更加不差。
前面说过,叫花子素来转身就不认帐,要了东西就走。这个狗改不了吃屎的臭习气,朱元璋一生未变。所以,他有这个想法,是把郭子仪创立根据地,建立“红巾军”,割据一方,给他打下坚实基础,而被他这个义女婿窃取郭家果实的事情,早忘得一干二净。
李世民有袁天罡、李纯风,我大明幸有刘伯温。我也得好好考问考问他。
看,他嘴里心里,完全没有请教的意思。其实,他心里自忖过,我堂堂真龙天子,没有拷问拷问你,你这臭书生就该感恩啦。
嗯,拷问什么呢,哦,考问什么呢?
这大好江山打下,最关心的莫过于传承问题了。哪个皇帝,不想自家的江山社稷,传续千秋万载啊?
朱元璋之前也不是没有试探过,可这家伙总以天机不可泄露,况且,自己也没有那么通天彻地为由,几次搪塞过去。
所以,叫花子今天灵机一动,打了刘教授一个措手不及。
用容易的,先引他入彀,让他猜碗中物。
这种简单的游戏,自然没有不中之理。
朱元璋故作惊异,一脸赞赏,三分肯定,六分崇拜的神情,搞得刘伯温有一种身为怀,春,少,女,却春,光,乍,泄的样子。
既然开了头,不能说自己不会啊。
这个时候,不说老实话,那可是欺君罔上,滔天大罪。再不是以前的战友情啦。
于是,自然而然地,朱元璋主导着谈话,继续向刘基请教起明朝以后的国运。
前人也有板有样,袁天罡、李淳风就是。
你不说,是欺君。
你说不上来,更加是欺君之罪。还罪加一等,招摇撞骗,欺骗万民。
为什么呀?
因为刘伯温一向自诩,常常炫耀这些个本领。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更是不断放风出去,现在说是舆论宣传导向,民间大街小巷都说:朱叫花子是真龙天子,天命所归,刘伯温呢,则是天上星宿下凡,辅佐他成就帝业的。
这些个东西,真真假假,但几千年下来,华夏子民相信。
几千年后,估计,照样还是会信。
大不了,以后的子孙们,本事长了,也编排点程序,让后世去猜去测。这是闲话。
既然你刘教授是天上星宿,那可是神仙下凡啊,有什么不知道的?
你若是说自己又不行,做不到,那岂不是骗子?不光你自己是,连带着,我这真龙天子,还是与不是?
这就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相较之下,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罪名诬陷处死岳飞,实在是太low,漏了。
刘伯温一听,知道朱元璋要较真,他有备而来,今天是躲不过了。
同时也在心中暗叫侥幸。幸好自己素知这朱元璋心意,本着自己“以道事君者,忠之大也”的忠君爱民思想,早就替朱元璋把兴亡之事推算出来了。
不但算出来了,还跟《推背图》一样,一发而不可收拾,算多了去了。
都说天机不可泄。泄漏天机者,必折阳寿。
但是,但凡知悉天机者,哪里有不泄的?
从古到今,估计只有哑巴文盲,或者是死人,才能守住秘密。
上下五百年,一千年,两千年……自己全知道了,这世上再无他人知,什么感脚?活人也会给憋死啊!
刘伯温也憋得慌呢。正好,真龙天子问起,他可是你老天之子,顺水推舟吧。
这不,朱元璋这一问,也正在刘伯温意料之中。所以,也没有推脱,也不故弄玄虚,当即准备回答。
不过,转念一想:侍君如侍虎,不是这么好讲的。
讲好听的,高兴。
讲到后面,明朝亡国之类难听的,岂不是要掉脑袋了?
这叫花子喜怒无常,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我泄露天机与你,你总得给我点好处,我好给自己留条后路啊。
于是,他念头一转,也不免来一个铺垫。
刘伯温于是还假惺惺地推脱,劝朱元璋,说呀:“茫茫天数,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
朱元璋何许人也?你这点酸溜溜的小心思,谁看不出来啊。
他不干了,吊起了我兴趣,你又不说,是何道理?找抽呀。
朱元璋于是说道:“虽然自古兴亡原有一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试略言之。”
朱元璋的意思就是说,你也不用拣好话来糊弄我,什么万子万孙,怎么可能?从古至今,有兴亡更替,有德之君,才能居庙堂之高。这本正常。
我也不要你天机尽泄,只要简单讲讲,略微满足一下我这好奇心,就好了。
刘基不达目的,绝不会开口,他接着又说:“泄漏天机,臣罪非轻!陛下恕臣万死,才敢冒奏。”
看看,说尔胖,你还喘起来了。
也罢,我就饶你无罪吧!
要让马跑,得给马儿吃草。
叫花子皇帝朱元璋简直是破天荒,往外掏东西。他马上赐给刘基一面免死金牌。表面若无其事,心里咬牙切齿,心疼死了。
以后,再找别的办法收拾你吧!
这一面免死金牌,以后既保刘基性命,此刻又逼着他,要讲通讲透。
讲吧,如实讲,随便讲,怎么讲,刘基你都没有罪!
你还敢不好好讲?
刘基马上叩头谢恩毕。对呀,这才敢讲嘛。
然后,刘基捋捋胡须,摇头晃脑地说道:“我朝大明一统世,南方终灭北方终,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啥意思?这当头几句,就听得朱元璋一头雾水。
这前三句尚好理解,也不明白为什么有南方灭北方终的事情?我早就一统天下啦。
最后一句就更加莫名其妙。一开口就东南西北的,烦哟。
偏偏,刘伯温也有天下所有读书人的臭脾气,喜欢卖弄,故弄玄虚;还有几分永远甩不掉的清高与自尊心。
所以,念完这个,他镇定自若地等着叫花子去领悟。
你既是真龙天子,看尔能悟几分?
叫花子智商情商超级超级在线,奈何文化水平有限。何况,这藏头露尾的,他又不懂易经八卦堪舆之术,你叫他怎懂?
你得解释呀!
朱元璋一介武夫,火爆脾气,可不是那么忍耐的人。
凤阳话瞬间就在他龙肚子里爆开了花:
你奶奶个熊,搞哄么的(搞什么东西),别人面前七屁八磨(骗人),老子面前也敢捻沟沟(一点点)来?
也不怕我捻死你?!
刘伯温虽以教授自居,见叫花子皇帝有点生闷气了,赶紧的,跟着就解释给他听。
这,说的是啥意思呢?
原来,这头一句,居然就石破天惊,点出了大明最大的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