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宇宙题材电影颇多,一年至少一部,有时两部——比方今年。
还记得这股热潮起始的第一部,是桑德拉·布洛克的《地心引力》。当年我的兴趣尚未起,错过了影院的档期,后来是在自家的iPad mini,躺在床上看。没想到,几乎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在那么浩渺的太空,却是巨大的孤独、无助,不管距离多远,都想要回家的绝望心情。这份心情和星空的画面,让我即使只是面对着个小屏幕,也禁不住跟着女主角一起感到窒息,然后在心底感慨电影技术已经进步到了这等光景,可以在摄影棚里,完成发生在宇宙的、大部分人没有机会体验的一切。
《地心引力》只是开始。一年后的《星际穿越》,口碑预期更高,毕竟那是诺兰、海瑟薇、汉斯季默。看那场电影的时候迟到了一点点,错过了开场麦田追逐的剧情,却还好并不影响之后的观看。除却前人的画面震撼、音乐抓人之外,《星际穿越》的理论支持更扎实,剧本更宏大,而核心和主题,有更深远的人性化的意义。男主回到船舱,发现已经过去了几十个年头、儿女成年、长辈逝去,很少有观众在这里不落泪的。因为我们都逃不过时间的伤害,但我们是不是可以穿过时间留下些什么?譬如将儿女培养成出色的人,譬如为他们争取一个可期的未来。电影的最后面对至亲白发苍老,这份超越时间和维度的承诺,是那么动人。后来我在长途的国际航班上又看它,也在需要安静的时候反复听配乐,都是时空的无尽和温暖的感觉。
如果说《星际穿越》是宏大的,那么《火星救援》更为落地。去看这一部时我又迟到,直接错过了马特·达蒙是怎么被留在了火星上和怎么开始种土豆的非常重要的开场——公司附近没有电影院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但好歹保留了最核心的完整救援项目,还有,迪斯科配乐。7、80年代舞曲的节奏奠定了全片欢脱的基调,而天上地下的联动救援,和时间赛跑的全过程,简直是一个项目管理范本,保留核心,明确目标,去掉所有优先级低的节点,以及争取更多更优秀的资源。《星际穿越》呈现的是温情,《火星救援》则是乐观、积极,不言败但理性地解决问题。这让我难以抉择,它们两者之间我更喜欢哪一部,后者后来也是我长途航班上重看一遍的选择,更是原声配乐的选择——I'll Survive实在太提振精神!有一个晚上需要在医院的病房里陪夜,我捧着这本书的原著,通宵读完,不觉苦痛而决定要更坚强勇敢面对。事实证明,这是解决难题的最好方式。
今年两部宇宙题材电影了。《太空旅客》年头上映了,深度和广度上远不及前几部,但刚好看的时候和当时手头的一个工作有所呼应,也不算看得太无聊。其他就是不习惯大表姐装成熟而已,所谓爱情的戏份,其实蛮尴尬的。
然后,就是本周才上映的《异星觉醒》。不喜欢观影前看预告和任何介绍信息,就怕影响看正片时的心理暗示。这是件好事,但有时也是坏事。周五看完电影出来才发现,所有的介绍上都写着影片类型是horror而不只是thriller。所以,一个从来不敢看恐怖片的人,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主动买票进电影院看了一部恐怖片还满心以为只是惊悚片的级别。怪不得全程坐在周围的汉子们都看得哆嗦了起来,也怪不得故事的剧情发展会是如此曲折离奇每况愈下的走向。
除了“没想到是个恐怖片”之外,还有“没想到我看完之后的反应没有那……么大。”(其实还有“没想到死侍在海报上挂那么大解决死那么早那么透那么惨”以及当然的“没想到结局这个鬼样子”。)片中科学家的一句台词:“它不恨我们。它只是为了生存。”虽然没有让令人作恶的主角变得情有可原,却充满了警醒。确实宇宙除了我们愿意去想象的浩渺美好之外,更多的是残酷的生存竞争。人类自身便是残酷利己,方能发展到如今。那么就不能够忘记,外星生物的一切威胁可能。
另一个值得反省的,是剧中角色的每一个反应和选择。有不少影评在这一点上抨击剧情逻辑,说NASA怎会那么傻招了一群毫无专业精神、只会感情用事的科学家和宇航员,一步错步步错地走到灭顶之灾的境地。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不合理但却同样警醒的设计,警告着在某些时候,不通人情的专业冷峻远比圆润仁慈的通融来的重要。在看多了“人性化”的温暖宇宙之后,人性泛滥的宇宙却像一个冰冷地狱,只剩下血腥和灾难的不断扩张。
有句用滥的台词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和大海。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如电脑桌面壁纸的璀璨画面,但当然星辰大海的美丽之外,也有残忍无情但可预判预防的未知。在这征途上,我们要保持人性、保持爱,但有时也需要丢掉这些东西,毕竟,生存是一件残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