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受清宫戏和清穿小说的熏陶,我们知道康熙皇帝的儿子很多(网络上称其“数字军团”),而且都用“示”字旁来取名。
因其大量使用生僻字(他生了35个儿子),在相当程度上保护了文化遗产,让它们有机会从故纸堆里钻出来,在太阳底下补补钙(各类清穿爱好者把目光投向了几乎所有成年皇子,甚至还有皇女)。
实际上,对康熙皇帝来说,这完全是一把辛酸泪。
康熙皇帝从14岁(史书记载是虚岁,其实际年龄是12周岁)生了第一个儿子后,十年间连生了10个儿子,夭折了7个。
他为前三个儿子起名承瑞、承祜、承庆,但一个也没留住,第四个儿子起了个蒙古名叫赛音察浑,希望他能够强壮地活下来,但希望依旧落空。
到第五个儿子出生,取名叫保清,活下来了。第六个儿子取名叫长华,又夭折了。所以,第七个儿子又取名叫保成。
到第八个儿子,干脆取名叫长生,结果,生下来当天就夭折。
第九个儿子叫万黼(读作fǔ,古代礼服上的花纹),只活了3年零3个月。
康熙皇帝一看,龙子们的命格太贵重了,一般的俗世名字都压不住,只能祈望于神灵庇佑,“示”字旁就成为必须的选择。
在汉语言系统中,“示”的本义是供奉神主。
康熙皇帝希望列祖列宗能“贴身”保护他的儿子们。
而且,“示”字旁的字有很多,足够未来降生的儿子们分配。
所以,从第10个儿子开始,他精心挑选了胤(表示子孙相承续,所谓骨肉所传,传之无穷)和“示”字旁作组合,给他起名叫胤祉。
前面活下来的两个儿子,保清改作胤褆,保成改作胤礽(后来的废太子)。
看到这儿,清穿爱好者们就都清楚了,他们是“九龙夺嫡”里的前三条。
如果喜欢,请点个赞。
转载使用请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