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7年9月,13周岁的康熙皇帝喜得长子。
时值他亲政3个月。虽然朝政尽由鳌拜等人把持,但皇统有继,也能起到收拢朝野人心的作用。
史书记载以虚岁为准,所以说他14岁亲政。
考虑女子怀胎的时长,生于1654年5月的康熙皇帝之早熟,史上罕有。高阳先生说是异族基因使然,一笑。
但不幸的是,从康熙六年到康熙十六年,10个儿子接连降世,却又相继夭折,只有3个儿子幸运地活下来。
他为前三个儿子起名承瑞、承祜、承庆,是蒙受吉祥、福运、祝贺的意思,可惜,一个也没活过3岁。
第四个儿子起了个蒙古名叫赛音察浑,希望他能够强壮地长大,但希望依旧落空。
到第五个儿子出生,取名叫保清,活下来了。第六个儿子取名叫长华,又夭折了。所以,第七个儿子又取名叫保成。
到第八个儿子,干脆取名叫长生,结果,生下来当天就夭折。
第九个儿子叫万黼(读作fǔ,古代礼服上的花纹),只活了3年零3个月。
这种经历太惨痛了,痛定思痛,康熙皇帝不得不总结经验,祈望于神灵庇佑。于是,“示”字旁就成为必须的选择。
在汉语言系统中,“示”的本义是供奉神主。
示是一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变化多端,在《新编甲骨文字形总表》和《甲文编》中就可以检索到六种不同的字形,但主体结构“T”始终存在——象形祭台的形状。
祭台的功能是供奉神主。当时认为,商王的祖先都陪伴在老天爷身边,通过祭祀和祖先沟通,可以让他们做老天爷的工作,降下福运。
字形“示”是在祭台的两边加小点,表现祭祀时涂抹在神主上的血液。后代字形承袭于此。
康熙皇帝把“示”当作了护身符,希望列祖列宗能“贴身”保护他的儿子们,所以,从第十个儿子开始,精心挑选了胤(表示子孙相承续,所谓骨肉所传,传之无穷)和“示”字旁作组合,给他起名叫胤祉。
前面活下来的两个儿子,保清改作胤褆(tí ,大家熟悉的大阿哥),保成改作胤礽(réng,后来的废太子)。
此后,康熙皇帝又生了25个儿子(他一共生了35个儿子),其中17个活到了成人。比起前十年的30%成活率来说,高了不止一倍。
其实,与其说“示”这张护身符起到了作用,不如说早育的危害性必须要重视。
因为“示”的本义是供奉神主,遂成神灵的象征,所以后代引申之以“示”表示天所显现出来的某种征象,向人垂示休咎祸福。
《周易》:“夫乾,确然示人易矣。”意思是说,六十四卦中的乾卦,明白地向人垂示变易的道理。又如《三国演义》第八十回:“此是上天示瑞,魏当代汉之象也。”所谓“上天示瑞”即天象大吉也。
旧时,也以“示”来敬称别人的来信。鲁迅的《书信集》收有写给姚克的信:“所以此后赐示,可寄‘北四川路底、内山书店转、周豫才收’,较妥。”意思是说,你以后写信给我,可以寄到新的地址。
姚克在上世纪30年代初致力于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介绍和翻译,1932年,为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作家,翻译完成了鲁迅《短篇小说选集》的英译本,并与鲁迅成为交往密切的朋友。
“豫才”是鲁迅的字(鲁迅本名周樟寿,又名周树人,字豫才),他从在日本留学时起公开发表文章,很少署名为周豫才,知道他的字的人也不多。内山书店是其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开设。1931年1月,因柔石等人被国民党军警逮捕,鲁迅离家避居,其落款署“周豫才”,不署“鲁迅”,有着隐蔽的意味。
本文作者是生姜乌梅,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使用请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