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雀楼,因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而名扬天下,成为中国四大名楼。今天有幸,到实地一游。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到达时已接近中午,先去普救寺转了转。
大家可能没听说过普救寺,但《西厢记》一定听说过,没错,“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没想到还被供奉为“爱情圣地”!
门口的介绍也蛮有意思,先不说故事真假,用当下的话说就是蹭了《西厢记》的热度,连所在的村庄也改名叫——西厢!
普救寺出来在门口吃永济牛肉饺子和凉粉儿,味道不错,老板娘也很热情!
问“到鹳雀楼的旅游观光车多少钱?”
老板娘说“原价三十,我可以帮你们说说,来回二十!”
出来刚买了票准备上车,一辆观光车突然停到面前,“两元,两元,两元鹳雀楼!两元!”
“别听他的,这是黑车!”
“我们是统一公司的,他是自己搞黑车!”
我们也搞不清状况,一脸懵圈!当地人还自己抢生意!不管谁是黑车,感觉自己才是又被黑了!
车上和司机聊,这一条路上有三个景点,先到黄河岸边看黄河,然后往回走看鹳雀楼,看完鹳雀楼,看黄河大铁牛。一条道一直走,电瓶观光车开了十几分钟,到了黄河岸边,一下车,这哪有黄河呀?站在堤岸上,一片大河滩,根本看不着黄河的影子。司机说往里走,看到那边的树了没?走到哪儿就看到黄河了!既然来了,就下去看吧。下到河滩,顺着土路往里走,大河滩没有水,被一片一片开垦成荒地,正好是大中午,走了几分钟,实在连个水都没看到。就不想走了,索性往回走,不看了,还是去看鹳雀楼吧,上鹳雀楼上看黄河!
回到堤岸边,碰到一个帅哥,两个美女,问黄河在哪里?司机坐车上哈哈大笑“往里走个三四里就看到了!”
“不看了,天太热了!上楼上看去!”
于是乎,坐电动观光车又返回去,几百米就到鹳雀楼,唐式大门建筑非常气派,购票一人55,进大门,一座人造桥,上桥望鹳雀楼,气势恢宏。穿过一片大广场,两边绿化带里,全是小风车,风吹过,哗哗转动甚是好看。
近鹳雀楼跟前,屹立高耸,气势磅礴,拾级而上,进大厅,凉意十足!一到六楼,各大厅展品丰富,诗词书画,情景再现,全部真人比例塑像,比较真实还原。登上六楼,终于可以极目千里,看到黄河了。
转至楼背后,大好河山一览无余,可惜虽日照当空,远处还是一片朦胧,雾霾严重,不能极目啊。这左手是黄河,右手一青山。楼角一王之涣铜像,一手持毛笔,一手持纸娟,诗意飘洒——白日依山,黄河入海!
站在楼上感慨,左手为西,右手为东,此楼坐北朝南,傍晚来看,诗意尽显,一定很美!
旁边路过游客一老一少,盯着我看了看说,西边是黄河,这山在东边!我一愣,黄河在西边?那就是右手为西,左手为东了?此处为鹳雀楼背面,那鹳雀楼,岂不是坐南朝北?这不应该啊!中国历代,建筑向来讲究方位,鹳雀楼也应该坐北朝南啊!再者——这诗里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应该是傍晚太阳落山时的情景啊,如果西边为黄河,东边是这座青山,那傍晚太阳应该落到黄河那边去,不应该「依山而尽」啊?这一下子激发了我的兴致,我重新绕楼转了一圈,发现除了楼背后左手边的一座大青山,四周再看不见山,皆一马平川,阡陌田园,——这诗里不对啊!
队友催促下楼,意犹未尽!走出大门,观光车换成一辆造型别致的仿老爷车,开车的是一位老大爷,本地人,在路边还开了一个渔村农家乐。一路侃侃而谈,到了大铁牛景区,问“里面除了大铁牛,还有什么?”
“没有了,就是前二后二四尊大铁牛!当年这里是蒲州城的西门,前面就是黄河河道,当年黄河河道只有500米宽,上建有大浮桥,铁牛就是拴浮桥的!”
“现在的黄河改道了,当年的大铁牛被淤泥淹没了,后来从泥里挖出来的!”
路右边有一座城门,城墙很矮。
“这城墙不高啊!”
“那是黄河淤泥盖住了,城墙都是三丈10米,看到下面露出的城门了没?都埋住一半截了!这就是当年蒲州府的西门,那在古时候这里可是大城市呢!”
这才看到田地里有个大坑,露出半截城门。
“这门票还要60不去看了!”
同伴没兴趣只好作罢,老大爷说:“又帮你们省了一顿饭钱吧!”
——淳朴的老大爷!
“大爷,你这车多少钱买的啊?”
“6万块!”
“一年能挣多少啊?”
“一个月2000块吧!”
“配置还挺高啊,还有音响!”
说着已到站,很遗憾,没有和老大爷的拉风的老爷车留个影,不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啦!遗憾!
回到酒店,还在想这个「白日依山尽」到底依的哪座山?
打开奥维地图,鹳雀楼东边这座山叫中条山,鹳雀楼与中条山相距10公里,站在鹳雀楼上朝南看,左手东边为中条山,右手西边为黄河,如果当时王之涣在傍晚时分登上鹳雀楼,那么太阳应该在右手黄河边,此时黄河向南流,唯独太阳不是「依山尽」!
如果王之涣是在上午登上鹳雀楼,那此时太阳应该从他左手即东边中条山升起,而不是落下。
而古往今来,「白日依山尽」的“尽”都解读为落下,也就是描写傍晚时分!那这就出来一个问题——在鹳雀楼的西边并没有看见大山。
再次沿着地图向西看,在距离鹳雀楼150公里开外,有座大山叫子午岭,属于桥山的一个支脉,轩辕黄帝葬于此——即黄帝陵墓所在地,又名“圣人条”,海拔1800米。
如果王之涣在150公里开外的鹳雀楼上看到的是此山,那当时的环境真是相当好!应该是一个万里无云的大晴天。
但是依然还有一个疑问,中条山的海拔至少也在500米左右,距离鹳雀楼仅15公里,而距离150公里之外的子午岭,海拔也不过1800米,即使在鹳雀楼上能看到此山,与近在咫尺的中条山相比,还是显得很渺小!甚至很怀疑,当时站在鹳雀楼上是否真的能看到「圣人条」。
所以很有可能,诗人当时是上午登上鹳雀楼,而看到的山应该就是他左手东边的中条山。一个尽字,可能不代表日落。诗人随口而出,不必当真。此我猜想,欢迎各位专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