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李小辉究竟怎么呢?
他不爱学习,他讨厌学习,甚至对学习恨之入骨。
他为何如此讨厌上学?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物理不及格有他,数学考试他也不及格。而且,数学老师还甩着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因为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也无法争到第一。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绩:小学连续三年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初中。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21名,从此,李小辉便丧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
【评析】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将一条狗放到一个有门的笼子里,笼子的底是金属的,然后,给笼子底通低电流,使小狗受到虽然不致命、但会引起相当痛楚的电击。如果将笼子门打开,小狗会立刻跑出笼子以逃避电击。但如果用一个玻璃板将笼子门堵住,那么小狗在遇到电击往外跑的时候,就会在玻璃板上撞一下,然后被挡回来。重复给笼子底通电,使小狗一次又一次地在企图逃跑的时候受到玻璃板的阻碍。最终,小狗学会了屈服,它匍匐在笼子里,被动地忍受着电击的折磨,完全放弃了逃跑的企图。这时,即使笼子门上的玻璃板移走,而且让小狗的鼻子从门伸出笼外,它也不会主动逃出笼子,而是放弃所有努力,绝望而被动地忍受着痛苦。
小狗经过多次挫折之后产生的这种状态以及无能为力感,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习得性无助是指有机体遭受接连不断的失败和挫折并被不当归因和评价所左右时,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失去控制和无能为力,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它是描述动物(包括人在内)在愿望多次受到挫折以后,表现出来的绝望和放弃的态度。这时的基本心理过程是退缩和放弃,对人来说,还有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我设限等,使人变得悲观绝望、听天由命,听任外界的摆布,任自己的命运随着外力的强弱而波动起伏。
塞利格曼在习得性无助感理论中对无助感形成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他的理论,无助感的产生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获得体验,努力进行反应都没有结果的状况被称为“不可控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人会体验到各种失败和挫折。第二,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这时会感到自己的反应与结果没有关系,产生“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或外部事件”的认知。第三,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结果不可控”的认知与期待,会使人觉得自己对外部事件无能为力或感到无所适从,自己的反应无效,前景无望,即使努力也不能取得成果。也就是说,“结果不可控”的认知和期待使人产生了无助感。第四,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影响后来的学习。当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经受了挫折之后,并不是每个人都产生无助感,即使产生无助感其程度与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
在学生身上,尤其是在“后进生”身上,“习得性无助”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如文章开头的李小辉。学生形成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学生的成长是一件很艰辛的事情,常常面临许多冲突和危机,故而十分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关怀和指导。可是,我国从古到今,存在着“读书至上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有些家长和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他们成长中的心理需要和出现的心理危机。另外,还有一些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期望过高,常常提出一些超出他们力所能及的要求,使他们无论怎样努力都达不到要求,经常性地处于一种受挫折状态。总是指出学生的问题和缺点,很少从肯定、欣赏的角度评价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焦虑情绪,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形成“我不行、我笨”等消极的自我暗示,怀疑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难就放弃努力,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当孩子们否定了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呢?
首先,改变家长和教师的评价观念,形成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师长作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和帮助者,他们的评价在学生心目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情感和态度都会成为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改变学生“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应改变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态度,以鼓励性评价为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当学生学业失败时,不能对他们冷眉眼对,严厉的训斥,而应多给予关心、鼓励和帮助。在评价学生时,不应只注重分数,而更应注重学生自身的进步,以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正确面对失败。
其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20世纪70年代末,德韦克等人曾对儿童习得性无助行为作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发现具有同等能力的儿童在失败情境或挑战任务面前有两种不同的反应倾向。一种是习得性无助倾向,表现为低估自己的能力,对任务反感,并有退避倾向;
另一种是自主性倾向,表现相当自信。德韦克认为,这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主要是与他们的目标定向以及他们对“智能”的不同理解有关。习得性无助儿童认为自己智能是固定、不可控制的,他们追寻的是表现目标,相信成功或失败是判断一个人有无能力的依据;所以他们采用尽可能获得成功和避免失败的策略来提高和维系自尊。而自主性儿童认为自身能力可以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他们寻求的是学习目标,相信挫折和失败可以帮助自己获得新的学习技能;所以他们选择挑战性的目标,在学习目标下体验和获得自尊。因此,教师要注意教育学生摒弃智能固定、不可控制的观点,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即让学生将学习过程本身视为努力的目标,着重引导学生对学习任务的积极卷入。通过学习,尽自己所能来发展自己,避免仅仅把成绩当作努力的目标,这是避免习得性无助感,培养学生自主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一幅自我“蓝图”或自我画像,这就是自我意象,它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概念,建立在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基础上。心理学家马尔慈说过,人的潜意识就是一部“服务机制”——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而人的自我意象,就是电脑程序,直接影响这一机制动作的结果。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失败的人,你就会不断地看到一个垂头丧气的自我,听到诸如“我是没出息、没长进”的负面信息,于是产生沮丧、自卑和无奈,在现实生活中就“注定”会失败。相反,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成功的人,你就会看到一个不断进取,敢于经受挫折和承受强大压力的自我,听到“我做得真好,我今后会做得更好”的正面信息,于是出现喜悦、自尊、自信。由此可见自我意象是人行动积极性的源泉,同样也是自卑和无助感的根源。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良好自我意象的培养,以防治学生无助感的产生。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积极肯定的态度,引导学生充分肯定自己的优点,对他们的进步予以及时鼓励,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