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始终找不到那种工作前很惬意的感觉,每天感觉都不是很轻松,后来将原因归结为“社会人”,但还是觉得不对劲,然而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于是就算过去了。去年冬季我们云南有个项目,我前前后后在那边待了大概一个月,感觉非常好,那里的天真的很蓝,蓝到可以直接当电脑桌面,文艺青年看到一定会直呼忧郁,那里的云也真的像棉花糖一样白,而且很低,容易让人遐想、忘掉烦劳,那个时候我好像找到了学生时代的感觉。
今天出差安徽,来机场接我的黄师傅,年纪较大,在该公司工作十多年了,属资深老员工,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看着公司长大的,说起公司那些事,除了老板及少数几个高管,数他最有发言权。一路上和他聊了很多他们公司的事,感觉得到,他很乐意回忆公司过去的点点滴滴。其中有一点,我觉得很有趣,他说:“以前公司不大、人数不多时,同事之间那种相互帮助真是让人感动的,光想想就觉得充满人情味,当时都是自觉的加班,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安排,任何人吩咐,有些部门有时工作量大,或者临时有什么活动需要加班,会有好多同事自发的过来帮助他们一起干活,而且从来没有说向公司要加班费,但是现在这种环境完全不如从前了,比如前几天端午节,很多人被要求加班,我看到大家的反应:1.给多少加班费?是不是按国家规定给双倍?2.为什么就不能快乐的过个端午节?!”
同样是今天晚上,我们以前服务过的一公司一位年轻的管理者向我“诉苦”——她们老板如何的埋怨她没把工作做好,导致现在公司的管理比较混乱,制度、流程都流于形式,不能执行等。虽然她把自己最好的年华都一心一意的扑在了工作上,却没有得到合理的理解和回报,所以现在她的心很冷,以后宁愿尽可能的少做,因为少做少错,不做更不错……我给了她一些建议,但是不知道能不能重点点燃她的激情。
基于我们民族的文化,“好面子”、“讲排场”几乎是绝大多数人与生俱来的“天赋”,基本上是无师自通,一学就会,比方说春节期间我们看到很多人吸很高档的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很有面子,好不好吸喜不喜欢都是其次的。这样的“天赋”很自然的、顺理成章地被很多企业经营者带到了自己的公司。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很小的公司,非要给自己冠以“集团”二字,然后名片上一定要印个“总裁”、“董事长”的头衔,小小公司人员往这一站,头衔很吓人。等到企业有一定起色后,他们常常很乐意干一件事——建一个总部用来办工。接下来,我们会看到有一群人每天准时到这里上下班,他们基本上在办公室里待着,即便下到一线(基层)去,也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似的看一看,渐渐地他们就会和一线脱节,而且会脱得很严重,也就是官僚诞生了。
我们服务的浙江某民企,传统的制造业起家,虽然很辛苦,但确实赚了不少钱,后来他们决定花一笔钱给自己建一座像样的总部,以便大家工作的更舒适。不久,他们就建立了一座“高大上”的行政大楼。三年多下来,老板跟我们讲,他反思发现下面子公司从上到下都在应付集团,集团向他们传达一个指令,表面上他们很认同,甚至允诺保证完成任务,结果该怎么做还怎么做,但是他们却挖空心思在想如何应付集团的问题上,往往集团人员指出某一个问题,他们就会有“一、二、三、四……”若干理由来回应……所以,最近这位老板打算去行政化管理,集团解散,大家都到一线去,自己也不要做什么“董事长”、“总裁”了,到一线当个“厂长”,管实事。
哲学上来讲,这叫回归简单,或者说大道至简,管理结构上来讲,我们更需要扁平化,垂直领导,而不是设很多部门、很多岗位,人为地增加沟通成本,造成人的隔阂。回归简单,回到过去,保持创业时的激情和文化才最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