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手中有一些钱在理财,可是理财收入呢,却又少又不稳定。
基金定投也在坚持、银行定期也有买,但是基金定投的收益仿佛几年都看不到,银行定期到的利息也不是很高,而且到期又要复投回去。
理财收入,作为财务自由之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却不那么好拿。相信大家都有感受。
最近重新读了《穷爸爸富爸爸》,复习了“资产”的定义,秋秋我陷入了深思。
那就是,理财的姿势一定要正确。
《富爸爸》里说,我们要不断的买入资产,资产就是不断把钱放进我们钱包的东西。读过书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这么做了呢?
反正我是没有的。我在去年就傻乎乎的在东莞买了一套自住房,这个被称作负债的东西。这个房子的贷款要还30年,我的一生就结束了。
我没有购入资产,而是买了一个负债。好在这个负债对我和老公来说,还不算太大。但是这个决策,无疑是错误的。
因为我们错失了用这个钱先去购买资产实现增值的机会。
所以接下来,我和老公要做的,就是多赚钱少花钱,用攒下的钱去购买真正的资产。
到这里,又一个问题出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资产?
富爸爸中给出的例子是:
- 不需要本人到场就可以运作的业务;
- 股票;债券;基金;
- 产生收入的房地产;
- 借据(票据);专利权;
- 任何其他有价值、可产生收入或可能增值并且有很好的流通市场的东西。
说实话,这段话让我云里雾里。比如说股票和基金,只有上涨之后才能带来利润。如果随便去买,很可能会亏损的,并不能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比如说专利权,似乎不是我可以拥有的东西。
那么我应该怎么做呢?怎么样才能让钱源源不断的进入我的口袋呢?
秋秋素来是个比较懒得人,我希望我的赚钱姿势是这样的:我拥有资产,不需要管理它们,它们自己就能给我带来收入。
第一个考虑是开一家可以自己运行的公司,不过做什么行业,如何启动,会不会亏得一败涂地,都是问题,对于刚刚开始赚钱的我来说,似乎难度颇大。
股票和基金呢?是否能带来收入取决于专业度。我会考虑配置一些,等待牛市卖出。但它不是理想的资产,只能说是一项长期大概率产生一次性收益的东西。
房地产能产生房租,这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国内价格这么高,限购这么严格,租售比这么低,让房地产成为门槛太高收益率又不尽如人意的鸡肋所在。
而后进入我眼中的是保险储蓄产品,然而国内这类产品的收益率…有的只有1.5%,最高也不超过3%…还不如国债。
那么国债呢?3年5年期的国债,对于我这种刚有存款的人来说,流动性太差,收益也不及时,并不适合我。
到这里,我好像把所有能买的东西都否定了……
这就是现在国人理财的囧状,买什么都很鸡肋,仿佛没什么可买。
说到这里,秋秋觉得现在加仓股票或基金,是个很好的时机。因为当人们的钱没有地方可放,那么股市就很可能成为大家的最终选择,牛市可能会到来。
所以说,秋秋最近的一部分配置,将会放在股票和基金里,占可投资资产的30%(之后或考虑将数字货币也加入进来)。
其他的资产配置,我将放眼境外资产。(※以下内容为个人操作,仅供参考,请勿随意模仿)
首先东南亚各国的房地产(经评论区小伙伴提醒,我把日本忘了),其租售比相比国内高出几倍,实现年化6-7%是极可能的。这部分将占可投资资产的40%。
但是其中坑也比较多,国家政策、人口趋势、经济水平都比较复杂。比如说菲律宾的0首付期房,5年建设期,前些年有人靠炒楼花一次买几十套,持有两年,涨价后转卖给接盘的人,赚了不少钱,但是现在再进入,找谁接盘呢?这种姿势风险实在是太大了,玩得起的人才敢吧。已经有人这样把自己搞shi了,也有胆子大的人还在这么干。
余下30%的可投资资产,用于购买“隽升”。很多有钱人对这个都比较了解,可以长期源源不断产生收益,长期年化也有6-7%。持续利滚利永不间断,需要多少取多少,灵活度也有保证。
总结一下:接下来5年的资产配置计划:30%股市和数字货币;40%东南亚房产;30%隽升。
3种资产产生收益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东南亚房产会在每个月产生源源不断的租金,是实现财务自由的主力军;股市和数字货币提供不定期的短期收益;隽升提供长期源源不断的收益。
而深圳的房子,近期都不准备买。既然租售比这么低,只有1.6%,那么坚持租房就是不错的选择。比如说万科的泊寓长租公寓就挺不错的。如果租售比回归到4-5%,那还可以考虑一下。
这一篇是我最近对理财的思考。在P2P几乎不能存活的现在,失去了定期稳定的高收益,我们的理财都显得有些鸡肋。如果理财不能长期稳定带来比较好的收入,那么可能过去再久,它也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接下来,我会开始践行这个计划,希望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好起来。
我是秋秋,理财作者,账号:晓财记。出身东北农村,27岁的博士后。目前在成为理财规划师的路上努力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