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不受其他小朋友欢迎,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 脾气不好,经常打人
2 在别人遇到事情时嘲笑别人
3 不愿意跟别人分享
受其他小朋友欢迎的孩子往往拥有较好的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也是我们常说的同理心,换位思考的能力。
共情能力非常重要,拥有较好的共情能力是心理成熟的重要指标,意味着他不再是以自我为中心。
共情能力较好的孩子能体会到别人的情绪,同时体会别人的想法,了解别人情绪变化的原因,进而做出共情行为。
共情能力较好的孩子,能拥有较好的亲子关系、人际关系,同时他的情绪管理能力也较好,攻击行为也较少。
共情能力在孩子2岁的时候就开始萌芽了,但因为认知水平有限,还不能分析出情绪背后的原因,也无法做出共情行为。
而我们常认为,3-5岁是共情能力重要的启蒙期。
在此阶段,家长要注意自己的做法,以免影响孩子的共情能力培养。
错误做法1:否定孩子的感受。
“你不可以这样想。”当家长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时,这本身就欠缺了同理心。这会给孩子一个错觉,如果别人跟你想法不一样,你就可以骂他。
错误做法2:忽略孩子的情绪。
作为家长,要能敏锐地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及时回应他。如果家长经常忽略孩子的情绪,不给予回应,那孩子也不会回应别人的情绪。
错误做法3:强加自己的感受给孩子。
有些家长会觉得这个他喜欢,孩子也会喜欢。孩子受到这种做法的影响后,也不会去尊重别人的感受。
错误做法4:漏接孩子的同理心。
有时候孩子的共情行为已经做出,但是孩子的同理心被误解为打扰,久而久之,孩子也不再展现他的共情行为。
例如,旁边一个小朋友摔倒了,孩子想要去扶,这时家长如果说“不要多管闲事”,就会因为漏接孩子的同理心影响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