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第13章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笃:形声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中的小篆,尚未见于甲骨文和金文。
在字形上,小篆中的“笃”字由竹和马组成,隶书中的“竹”与“艸”常相混,故“笃”字在隶书中也写作“䔍”,楷书写成“笃”。
在字义上,笃”字的本义为马行走缓慢,引申为深厚、厚重;又引申为沉重(多指病势);又从厚重引申为加厚等意。
守:会意字,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后延伸为坚持、把守、保卫、遵守等意。守死就是坚持到死不改变之意。
危:在高而惧也,从厃从卪(jie同节)。危指“人在厓上,自卪止之也。”卩字本像一跪跽人形,所以危应当是“跪”字的初文或异构。
见:现的通假字,“现”从玉,从见。意为明显看得见。后延伸为“显示”,“显露”等意。
“现”还有(打开玉璞的)当时、即刻、此刻等意。这里的“现”是出仕做官的意思。
隐:会意字,从阝(阜)、爪、工、又(手)、心。阜指山崖边的石磴;又工爪心结合,会手抓住石蹬,让心情稳定下来、隐藏之意。
“隐”后延伸为藏匿、伤痛、怜悯、凭倚等意思。
这里的“隐”即隐居之意,儒家的“隐居”和道家的“隐居”不同,前者指隐而不仕,但依然关心天下苍生,他们会继续学习、从事教学、著书立说等工作。并等待机会再次出山,也就是“藏”。
后者消极避世,他们往往隐居于山林,对世事不闻不问。
贱:贾少也。形声字,从贝,戋(jiān)声。戋有“少”的意思,如“戋戋微物”。戋加水就是“浅”,戋加丝就是“线”。“践”就是用脚使土变薄,“划”就是用刀使之变薄。
戋又有“农具”的意思,古人曾用金属做的农具作为货币,所以金加戋就是“钱”。
贱的本义:价格低,便宜。后延伸为其地位低下,鄙视、轻视等意。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守卫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能行大道,就出来从政,天下不能行大道,就隐居不仕。如果国家政治昌明、安定,而自己贫穷鄙贱,是耻辱;如果国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而自己富有显贵,也是耻辱。”
本文的“善道”是大道,也就是治国安民、修身之道。对于“道”的信念必须坚定,不能摇摆。
“道”是要经过学习的,所以笃信还要好学,《中庸》曰:“好学近乎智!”想要有聪明才智,好学是前提。
《孟子》曾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意为:人的凶吉祸福,无一不是天命,顺从天命,就叫正命。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尽力行道而死的,就叫正命。犯罪受刑而死的,叫非命。
有身体才谈得上行道,所以孔子提倡爱惜身体,反对暴虎冯河,盲目冒险。后人把孟子的这段话总结为: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文中的“天下有道”不是指天下太平,人民幸福,而是指“天下能行大道”了。孔子不是机会主义者。
孔子也不反对追求荣华富贵,如果天下政治昌明,自己还贫穷鄙贱,说明能力不够,应该感到可耻。如果天下政治黑暗,自己还能得到荣华富贵,说明自己在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也是可耻的。
东汉大儒——郑玄
郑玄(127年-200年),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今山东省高密市)人。
郑玄出生时,郑氏家族已经败落,他的祖父郑明、父亲郑谨,都没有出仕,只在乡间务农,家中生活比较贫寒。
郑玄从小学习书数之学,到八九岁时就精通算术。十二三岁时,就能诵读和讲述《诗》、《书》、《易》、《礼记》、《春秋》这儒家“五经”了。
同时,郑玄还喜欢钻研天文学,并掌握了 “占候”、“风角”、“隐术”等一些以气象、风向的变化而推测吉凶的方术。
郑玄自少年时就一心向学,不尚虚荣,天性务实,他在十一二岁的时候,曾随母亲到外祖父家做客,当时客人很多,在座的十多位客人都衣着华美,打扮入时,一个个夸夸其谈,显得很有地位和派头。
唯独郑玄默默地坐在一旁,似乎身份和才学都赶不上人家。其母见状,感到面上无光,便暗地督促他出头露面,显露点才华,郑玄却不以为然,说这些庸俗的场面 “非我所志,不在所愿也。”
为了生存,18岁的郑玄出任地方小吏,掌管诉讼和税收等事务,他不但对自己主管的工作勤恳认真,还极具同情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孤苦可怜的人。
因此,郑玄得到乡里好评,不久便升为乡佐,就是在乡里管理税赋的小官。在当差的同时,郑玄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
就这样,北海相杜密(东汉名臣,今河南登封市人)到高密巡视时,很赏识郑玄的才学,把他调到郡里任职,郑玄有了深造的机会。
到北海郡不久,郑玄辞官进入太学(东汉时期最高学府)学习。郑玄师从当时知名的经学博士。此后10年间,郑玄悉心治学,遍访名儒,使学问达到了极为渊博的程度。
郑玄仍不满足,他不远千里西入关中,拜马融(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名将马援的重孙)为师。
马融是当时全国最著名的经学大师,他虽然有很多徒弟,但是能得到他亲传的高徒很少。大多数人只能通过这些高徒间接地受教于马融。
郑玄投到马融门下三年,一直都没能亲见马融,但郑玄却丝毫不懈怠,治学一点也不马虎。
有一次马融和他的高徒们在演算一道混天题时遇到了困难,此时有位徒弟想到了郑玄。这个徒弟去请教郑玄,在从小就精通数学、天文学的郑玄看来,只不过是一道很普通的天文学问题,很快就得出了答案,此时马融才见识到郑玄的才华,从此十分重视郑玄。
郑玄在马融门下学习七年后,回到家乡赡养父母。此时郑玄精通百家之学,成为一代鸿儒。但他家境仍然很清贫,于是一边种地一边讲学收徒。
东汉时期官员选拔采取察举制,郑玄这样的学问很容易被举荐或征召入朝为官,不幸的是“党锢之祸(因宦官专权,文人被排挤)”让郑玄遭到连累,被禁锢14年不得任职。
这正好让他有时间集中精力研究学术,他开创了新的学派——郑学,并逐渐成为儒学主流。
黄巾农民起义爆发后,东汉解除了对党人的禁锢,郑玄才有了出仕的机会。但此时的他对黑暗的东汉官场已十分反感。
郑玄笃信孔子说的“无道则隐”的思想,先后十次拒绝了各种征召,决心不再做官,而是专注于经术,立说著书,收徒讲学,很快,他的学生遍布天下,为一时之盛。
郑玄在晚年遭受兵乱,曾避居徐州。孔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孔子20世孙)任北海相时邀郑玄回乡,在回高密的路上,郑玄与黄巾军遭遇,但他们对郑玄十分尊重,见到郑玄都行礼参拜,并且停止了对高密的攻击,郑玄无意中救了高密。
官渡之战时,袁绍(今河南商水县人,东汉末年军阀)为壮大声势,争取民心,逼迫年迈而又染病的郑玄随军,郑玄无奈抱病而行,不幸在元城(今河北大名境内)病逝。
直到临危之时,郑玄还在注释《易经》。他的学生们为了纪念恩师,把他的言论编辑为《郑志》。
郑玄以其毕生的经历注释和传授儒家经典,是一位集大成的经学大师。
郑玄不愧是个儒学大师,他不仅笃信好学,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无道则隐”的思想,在东汉末年的黑暗社会,他不富也不贵,被后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