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先生
读了这篇文,我想到的其实只有一个点——为了以后稍微过得好一点,我到底要真正地坚持做到哪些事?
最初的目标特别多,比如要坚持学英语,以后才能看得懂英文名著原版;要坚持写作,这样才能有一颗比较好的脑子,以后才能在高科技社会有一席之地;要坚持健身,不然以后连最低的资本都没有;要坚持……
以上的种种都是非常好的习惯,也的确该坚持去做,但小小皮肉之躯,如果真的那样照着去做,貌似太无趣了些。
突然想到和菜头的那篇文《能坚持一两件事就足够了》。他说自己目前需要坚持的事只有三件:第一要坚持每天刷两次牙(对正常人可能不需要坚持),万一自己活得很长,却不能享受各种美食,这样很可惜;第二坚持每天8:20起床拍一张天空图,让自己尽量自律一点;第三坚持每天睡觉前想想自己今天做了什么。
他说,自己坚持做到这几件事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现在我们对他如此的生活状态可能并没有什么意见,要是针对10年前的他,我们一定说他太懒了,就像他写的一样,赤裸裸的一废物,一废物,以后能干啥才怪呢?
反观我们大多数人,事事都坚持,这样何尝不是最大的懒惰。
人从来都不是机器,不可能一插电就启动程序,开始运行,我们有自己独特的背景、价值观、性格等,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情感,我们不可能事事都坚持,这一点我们得承认。
有时想想,我们不能坚持往往是那时那刻的我们觉得正在坚持的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于是我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不了了之。
也因此,真正值得我们坚持的事并没有那么多。那么什么叫真正值得我们坚持的事?
答案就是:满足你的第三驱动力。
抛却我们的生存本能(第一驱动力),比如渴了需要喝水,饿了需要吃东西;再抛却外界对我们的奖励与惩罚外(第二驱动力),真正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探寻满足第三驱动力的事和人,然后你懂的。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第三驱动力,如果能够把它们调用起来,我们就基本不需要费神费力了。
那如何启动第三驱动力呢?
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笑来老师曾经开玩笑的说——罗辑思维一些工作人员说,连李笑来都这么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但笑来老师说,努力对他而言是不存在的,他坚持写专栏,文字内容本身可以帮到不知多少人,专栏费还可以捐给大学生学习编程知识,他觉得特别有意义,于是不需要坚持就一定能够做下去。
专精:每天都有那么多小时,看起来还是蛮多的,但我们有时往往懊悔一整晚,可能是因为自己明明做了一天的项目,却没有任何进展,于是沮丧颇多。这可能是你在做事时并没有把自己调到专精的模式,即全身心的投入,而不是懒懒散散,做做样子。
现在能够高度专注的人真的是太少了,不然你可以计算一下自己昨天真正集中注意力做事的时间长度,除以工作时间看看自己的注意力百分比变成怎么样的。
利他:这点听起来最容易,做起来特别难。
我们最怕别人成长了,自己却原地踏步,但若你真正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来做一件事时,往往你肩负的意义感更强,你更容易把事做成了。
而我,只希望你做能够真正让你开心的事,希望你是个不需要坚持的懒鬼,一懒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