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体会,关于学员提问说孩子不上学怎么办?
老师说:大家不要想一下子我们就能找到问题,把它解决了。这是100%的做不到的。
关于家庭排列,排列出来找到的原因,如果你不相信这个画面,立即无效。
我的理解:信则灵
老师接着说:如果把焦点放在让孩子没问题上面,实际上还是你想让这个孩子,像我们手里的遥控器一样,遥控他听我们的话,那么他长大以后就会像个机器一样,被领导、同事、其他人遥控一辈子。
这里的误区是孩子是我的。
孩子是他自己的,不是孩子有问题,是孩子的成长激发了我的恐惧,我控制不了孩子。
我的理解:要确定谁是来访者,在这里来访者是家长,而不是孩子。需要解决心理问题的人,是家长,而不是孩子。
老师接着说,凡是孩子出问题的,100%是夫妻关系出了问题。
学员一分享自己与孩子的相处过程:我的孩子高三不上学,我通过学习我充分接纳了他,我对他也没有期望,只要他不躺平就行,距离高考还有45天,孩子提出妈妈给我找个地方学习,我花了6万块钱请了1对1的家教给他上课,最后孩子考上了本科。孩子给我反馈,我的妈妈不再吵我了,我做什么她都支持我。
学员二分享与孩子相处的过程:我的孩子从初三到大学,慢慢的变好了,现在去考研了。我的心得就是对孩子接纳了,他就越好好学习,夫妻一起学习,他就越好好学习。
我的理解:对于孩子是一个逐渐放手的过程。0~3岁要无微不至的关怀,3~6岁可以鼓励,他6岁上了小学,可以鼓励他与同伴逐渐的发展友谊,进入了12岁青春期就可以逐渐的大胆的放手了,让他自己去飞。
助教苏苏分享:我的孩子得了抽动症,我孩子六年级时,我的前夫和我离婚了。那我把我的经历全部关注在自己身上时,且自己成长后。每次我的孩子看到我就说妈妈你变温柔了,我的孩子在一年级被同学嘲笑英语不好,现在英语是班上前三名,并且进入了学校的演讲队。我的总结是,当我们把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孩子就会跟上,我们变得更好。
我的理解:幸福心理学是后现代的疗法,它是目的论,是给你树立一个比较好的目标,激发你有强烈的动机去改变自己,如果你没有动机改变自己,那也白搭;经典的精神分析是因果论是发现的症状,去找那个原因。
紧接着老师找了三个学员分别扮演妈妈孩子和老公。模拟妈妈和老公谈恋爱时,孩子出生时,孩子5岁时,当下,这四个时间妈妈和爸爸的感受。
让妈妈和爸爸谈恋爱时,双方都很甜蜜。
当孩子出生时,爸爸和女儿关系很密切,妈妈感到了失落。
当孩子5岁时,夫妻俩的关系变了,焦点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当时间在当下时,孩子离爸爸妈妈很远,孩子感到爸爸妈妈给的关注太大孩子的压力太大了。
老师让扮演孩子的学员,拿着6个抱枕,分别代表妈妈的未来,爸爸的未来,父母关系,孩子情绪,孩子自己的事情等等。最后孩子没有力气了,把他们都放在了地上。
老师又让几个学员分别扮演孩子的同学,疾病,孩子的老师等等,结果表明孩子和这几个因素都没有关系。
孩子用症状在呼唤妈妈,妈妈要自我成长,我背负不了你。
老师继续解释:这位妈妈一眼望到头的人生,是多么的无趣,于是她本能的把焦虑放在了孩子身上,自己活得像个机器,工作的机器,生孩子的机器,吃饭的机器,但是凭什么把自己活成这样子呢?
我的理解:焦虑是指向未来的,是对未来的恐惧。
这位妈妈主要是和孩子没有界限感,沟通也不顺畅。其实用人生的三句话就能够解决这件事情,别人的事,自己的事,老天的事。
老师继续说:用钱解决的事儿都不是事儿,等孩子重度抑郁了,花钱也很难解决。
我的理解:你到底是想要一个完美的孩子,还是想要一个健康的孩子?如果非要让你2选1,你选择什么。
第2个体会,关于学员的提问,我现在卡在了,抗拒与丈夫发生亲密关系,隔着衣服可以抚摸,脱了衣服就不行。
老师的方法:重新爱上你的老公,两情相悦,以爱为前提。
如果这段婚姻不能维持,与其给孩子一个维持的婚姻,其实对孩子也不好。
你可以借着他用用,让你明明白白的爱着,如果以后再见了,还是朋友,但不是夫妻了,还可以互相谦让谦虚。
任何夫妻关系的扰动对孩子都是有影响的。
离了婚我们也可以照顾好自己,也得活得有艺术性,还可以给对方再找一个对象,然后两人可以继续发展友情。
对孩子说,爸爸妈妈都很爱你,虽然爸爸妈妈分开了。
我的理解:弗洛姆写过一本书叫爱的艺术,还有一本书叫爱的5种语言,此外,北京大学心理学院的钟杰教授(微博有公众号)出过一个课,关于亲密关系,可以免费获得,建议这位学员可以看看。有一个寓言是这样讲的,一头老虎和一只绵羊相爱了,老虎把自己最爱吃的肉喂给绵羊,绵羊把自己最爱吃的青草喂给老虎,结果对方都不满意,爱对方应该是以对方的需求为前提。
第3个体会,我做练习时,冒出来对初恋男友的愤怒,怎么回事?
老师举例:我的自卑跟了我一辈子,爸爸当兵长期不在家,奶奶爸爸重男轻女,我是第一个女孩,老二还是个女孩,老三是个儿子。然后我为了超越,我就处处要证明我比男孩强,拼命的工作,然后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但是还是感到很自卑。最后化解是通过资格法和接受自己法。
我的理解:老师大概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里面所说的自卑与超越,老师的这种自卑可能最先是一种不健康的自卑,最后转化成了一种健康的自卑,也就是自信。
老师继续解释说你发现的这个事情可能有关,那就先去整合。我们的目标不是说没病了,而是要更高更好更健康的享受幸福。
我的理解: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第1个关键点是要觉察到,第2个是要去整合。
我想,这个除了疗愈自己之外,还要朝积极幸福心理学的方向前进,那就是要去做自己,让自己快乐和擅长的事情,并且对这个事情赋予意义。比如发现美的东西。发现真善美,真也就是科学,是理性的;善是人文的,它是悟性的东西;美是艺术的,它是感性的东西。一个人如果左手持理性,右手持感性,头上顶悟性,那么这个人大抵是比较健康的。
第4个体会,关于智慧。
老师说,书是别人的,把书里的智慧活成自己就成了自己的智慧。大家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顿悟。
我的理解:最后这个顿悟就是上一个体会里面说的悟性。
第5个体会,关于体验喝茶。
老师说放慢自己的节奏,有了智慧之后,原来喝茶都是这么享受。
我的一点感悟:其实用学习正念和冥想就能够感受到喝茶的乐趣。
第6个体会,关于实践与理论。
老师说实践出真知,理论就是输入,实践就是输出;毛主席为什么那么伟大,就是因为他不停的总结用实践来指导整个理论体系的发展。助人是最好的自助。我们搞好了自己,就是为民除害。奉献给世界上,也就是活出了自己。我们走在了出无公害的路上。
对此我的理解:任何一套理论有它的假设,然后是理论,然后是实践,这三者形成了一个正循环。
我们把爱散发出去,爱会反弹回来;根据我这些年的实践,确实在生活中有应验。
第7个体会,关于亲密关系,人为什么要结婚?
老师的回答是出于本能。
然后老师找了7位学员,分别扮演老婆,丈夫,岳父,岳母,公公,婆婆和孩子。
分别模拟,祖辈互相指责模式,住在婆婆家模式,住在丈母娘家模式。
通过从公婆以及岳父岳母的相处模式,延伸到老婆和老公的模式,一直延伸到孩子。
形象地展示了整个家庭的传承,我们最终活出了父母的样子(我们不想要的样子)。
最后,老师还叫了学员展示了一段婚姻应该有的一些仪式,两位年轻人向彼此父母感恩仪。然后公公婆婆的婚姻,岳父岳母的婚姻以及年轻人的婚姻,都走向了一个平衡的状态。
第8个体会,关于爱的界限的练习。
爱的界限
我把我所有的爱都给你
1、你要听我的(会产生委屈和反抗)
2、你要变成我想要的样子(会变不成你想要的样子)
3、你要为我的人生负责(这是一种托付心态,会让人变成乞讨者)
4、我什么都不要(会让对方接不住,爱不起)
5、我也接受你给我的爱,同时我做自己,也尊重你做自己(这是最健康的一种相爱模式)
让学员两两一组, A学员对B学员说1~5句话。然后双方分享的感受,然后交换做练习。
通过之后练习,大家发现只有说第5句话大家心里才好受。也就是说第1234种策略都是不成功的。第5种策略是比较成功的。
老师解释:男人需要赞美,女人需要宠婚姻的关系就是一个照妖镜,我们要学习爱的模式。夫妻关系之间的收取是平衡的。关系需要去维系,需要去培养,要提升自己,把对方吸引过来。在实际生活中不要下腰太猛,会有波动,要循序渐进,如果不适应,会有冲突。
其实上面的这个关系的调整,它不只在婚姻里面,而是适用于所有的关系,因为两个人永远成不了一个人。我们在关系里面要用到合而不同以及三赢的原则。婚姻是成年人的游戏,谁也对谁负不了责任。男人和女人他的前提是成年人。
在婚姻里面最基础的是爱、性和身份。然后第2层是家务事,事务事,财务事,孩子的事和老人的事。其实这些事情都可以外包出去。第2层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是求被理解,尊重,倾听和信任。其实这4种需求是婚姻的灵魂基石。
两性关系和其他关系唯一不同的是,这是唯一发生性的关系,所以性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两性都需要学习。
这里面的前提是,只有一个读懂自己的心的人才能懂得别人。
我的理解:适度和尊重。
第9个体会,关于爱的表达的练习。
爱的表达
1、我愿意付出我的爱给你
我也愿意接受你的爱,虽然也许有所不同
2、我愿意你接触我的身体
我也愿意接触你的身体
3、我愿意做你生命中唯一的男人/女人
我也愿意你是我生命中唯一的男人/女人
学员两两一组, 将对方投射成自己的爱人,A对B说以上的文字,并由此做动作,分享相互的感受,最后交换做。
整个练习的效果是大家感到了爱在两人之间流淌。
第10个体会,初级班一共有33个练习。
第11个体会,关于感性觉察与回应练习。
感性觉察与回应(步骤)
1、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你的情绪感受是_0-10 分
2、回忆一下,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第一次有过这种感受?
3、那里发生了什么?你经验到了什么?
4、那时的你期待他人能怎样?]技巧
那时的你期待自己能怎样?」植入
5、回到现在的自己,当面对这种情绪,最需要突破和成长的是什么?
6、突破和成长的自己对自己的支持是什么?
我的理解:这个练习其实就和冰山法比较类似,属于冰山法的变形。
第11个体会,关于状态和技术。
老师举例张聪,张聪从来不学技术,但是他有不要脸的状态。所以这充分证明了状态永远大于技术。
我的理解:状态非常重要,能够感染求助者。能够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所以得以让咨询进一步继续下去。
第12个体会,关于老师。
张老师的风格偏向于个案,老师会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个案上,通过个案的呈现,让大家逐渐看清了自己身上的一些东西。
这里面最奇妙之处在于,老师是通过家庭排列的这个方式,将个案的状态呈现给求助者看。这个时候求助者一般都会承认这是自己的情况。这样就能够建立比较良好的关系。
这个和解梦有点类似,因为求助者来找咨询师解梦的时候,求助者不能否认,这个梦就是他的。所以求助者相信咨询师。这样就解决了信则灵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刚开始就取得了对方的信任,基本上咨询就完成了一大半了。剩下的就是用NLP的一些技术让来访者去落地。督促来访者去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