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这本书我整整看了三个月,这本书堪称一部现代版的《儒林外史》,具有一定的讽刺性。其中的语句值得推敲,本书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开始很难看懂它,所以看的过程很慢,看着书中的人物发生的一件件故事,一幅市井百态图便呈现在我脑海,人物的灵魂也呈现在我眼前。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
合上书本的最后一页,久久不能忘怀,满脑子都是方鸿渐与孙柔嘉吵架时的情景。他们的婚姻,无疑是失败的,因为他们根本不爱对方。一个因为安全感,一个因为责任,不得不结合。婚后如冤家缠斗,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他们为对方的家庭吵,为职业和前途吵,为朋友吵,为女人吵,随便说一句话也要吵,到最后居然大打出手。
婚姻像一件被撕碎的狍子,在咒骂和拳头中,变得七零八落,狼狈不堪。方鸿渐甩门而出,孙柔嘉摊到在沙发里,扶头痛哭……现实中有很多婚姻是这样子的吧,我亲眼见过。很多结了婚的人都想过离婚。这便印证了《围城》里这句最经典的名言:“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
方鸿渐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也正因为他是知识分子, 而且是那种带着玩世的态度处世又有点良心的知识分子, 他希望做个大人物,可他自身的性格,又将自己围在自己的围城里。
他毕业回国、追求爱情、失恋、任教、结婚……这一系列事件,无疑不都是在“围城”内外进进出出。在感情的围城里,他与四个女性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都有瓜葛,但在爱情面前却节节败退。最后落入孙柔嘉的网里,由合到分,吵吵闹闹,最终婚姻失败。婚姻这堵围墙,他始终没有走出来。在事业的围城里,他同样也不如意,他经历两次转系后大学勉强毕业,他在岳父的资助下踏上留学之路,却因无心学业而没拿到文凭最终买了张假文凭搪塞众人。由于生活所迫,他回国后和赵辛楣等人一同踏上了前往三闾大学的求职之路,学校虽地处偏远,但绝非一方净土。但他自视清高,手持的却是一张假文凭。自我感觉颇好的他,课堂效果却死气沉沉。正是他对自己过高的估计,使他越来越不如意,无所作为的方鸿渐终于在十几个知识分子间的勾心斗角中败下阵来。
钱钟书对方鸿渐的描写可谓是出神如化,但最终给了他一个悲惨的结局。他揭示了旧中国混乱荒谬的病态社会,也写了那个社会中迷惘、落寞、卑琐的病态知识分子,揭示他们在中西文化碰撞与国难家愁中的动摇和怯懦的基本根性。他揭示了悲剧的众生相时,也揭示了现代人所处的多层次的人生困境。方鸿渐所经历之处,无不是“围城”。虽说围城存在,但大多数是他自己造成的。
无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生活小圈子,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围城,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困惑与烦恼。其实围城所给予我们的束缚和磨砺一直存在,我们又何必让自己的心态处于围城中呢?不要总想着去改变环境,更多的是认识自己,努力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