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很少见到哪个学生光吃不读,也很少见到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在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哈佛凌晨四点半》
我们小的时候,有一个宿敌,叫做“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看电视的时候还在学习,你看你呢,你学习的时候净想着看电视,你咋就不能向人家学习呢?”《哈佛凌晨四点半》这样的畅销书和理念,其实意思和“别人家的孩子”差不多,只是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在哈佛而已。说到底,时间在变,时事在变,逻辑没变:孩子,你得努力啊,只有努力,才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啊。
昨天是教师节,除了许多的“感恩老师”之类的话外,许多人也借此机会在问: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
小学就学过一个公式:工作时间 X 工作效率 = 工作量。 我们就从这个公式出发,看看《哈佛凌晨四点半》的样子。
公式的右边:尊重,是教育的起点。
公式的右边是工作量。工作量是什么?
工作量本身并不是家长们期待的,在很多时候,公式中的工作量,被老师家长们等同于成绩。“题海战术”,不就是这样的逻辑吗?做的练习足够多,就可以获得好成绩。
但它们等同吗?从结果来看,中国大多数的学生们都经历过题海战术,对于数理化来说,这样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让大家对某一题型熟悉,做题时套用相同的方法即可。虽然我们学过数理化之后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去维修家电,更不用说去自己独立制作了。而对于英语语文这样的偏文科的专业,题海战术所能体现的优势更是相对有限的。
另一点,从更长的时间范畴来讲,好成绩是我们的追求吗?即使通过题海战术,我们获得了好成绩,进入了好大学。为什么进入大学的学生,会变得颓废迷茫?离开大学后,很多人过得平淡无味,这其中尤其可惜的是很多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离开了学校,离开了题海,离开了考试,人生变得无所适从。我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人生失去了目标。在高考前,人生的目标就是考个好大学。高考后,这一目标完成,没有人来指明下一阶段的目标是什么,失去了努力的方向。
对每个爱孩子的家长和老师来说,引导孩子自己逐步掌握自己的人生航向,了解自己的人生目标,是比好成绩更重要的东西。我们要的不是工作量,是每个孩子逐步放开家长老师的手,获得自己掌握自己幸福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我们现在逐渐知道,每个人出生时的天赋是不一样的。李煜擅作词,却做不了好皇帝;木匠皇帝明熹宗擅长木工,却成了明朝最没出息的统治者… …他们没得选择。而教育的目的,是让现在的孩子们发现自己的天赋,做出自己的选择。
从尊重孩子做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老师去细心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引导鼓励孩子,在自己的兴趣基础上深入学习,获得成长。
鼓励孩子去读书,去思辨。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些问题,看似很傻,却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指引着我们去做出自己的选择。鼓励去多读书,读各种各样的杂书,闲书。去多见识,看看世界各地各式各样的风土人情。去多聊天,去思辨,去找寻和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在找寻自己的价值观的过程中,建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这样的教育,公式的左边目的清晰,逐渐变大。
公式的右边:逻辑清晰,是教育的目的。
前面提过,《哈佛凌晨四点半》只不过是为孩子们树立了另外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意思是让孩子向书中所描述的哈佛的孩子学习,投入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最好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时时刻刻都在学习。
第一个问题,工作时间能有多长?
第一点,《哈佛凌晨四点半》这个观念最愚蠢的一点,不知道一天只有24小时,这24小时里面还包括了睡眠的时间。一句话概括,就是对于时间资源的利用,不知道底线在哪里。
每个人,不论是谁,一天都只有24小时。一天,就是一天,怎样度过都只有24小时。时间,是最公平,也是每个人做任何事情所必需的资源。
学生们的这一资源,大多数时候用来学习了,听课,练习,家庭作业。
没有人会24小时学习不休息,大家都知道那是人类做不到的极限。但是,家长老师们还是会拼命去挤占学生们休息的时间。上课12小时,家庭作业4小时,听上去还有8小时,8小时,吃饭洗漱睡觉收拾书包和父母说话,还不够,还得向“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到凌晨四点半?
不独于此,网上有人吐槽被父母逼婚,说“上学不许谈恋爱,一毕业工作就让马上结婚,当然不用想也知道,结婚后是不许随便离婚的… …“不明白时间资源是有限的,家长老师们终会成为孩子的对立面。
第二点,时间不是截止高考,这一生,我们都在学习。
刘墉曾经讲过自己的故事,说他学画画那时候,是班里同学中画得很差的那一类。可是毕业这么多年后再看,班上几十位同学,只有他还在坚持画画,而且画得还不错,可以开展览,靠绘画也能挣点儿收入了。
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在学习,每天的时间都排得很满。但是,我们的学习并不是在高考终结,人生也没有到大学毕业就结束。在漫长的人生赛道上,学习不停,进步就没有停下来。
第二个问题,被忽视的工作效率。
在工作量一定的情况下,工作效率反比于工作时间。在工作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工作量正比于工作效率。
越长大,我们的人生目标越分散。小时候,只需要做好作业,后来,需要好好学习,还需要参加室友活动,同学聚会;再大些,要谈恋爱,找工作;有了家庭后,照顾家庭,做好工作… …目标越来越多,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平衡。而平衡的背后,是对每一个角色的优秀扮演,是在每一项职能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仍能够高效率的完成。
这里的核心,就是工作效率。
电影《社交网络》有虚构的成分,可是里面提到的扎克伯格从有想法,到实现想法,写出程序并上线,挤爆了哈佛的网络,不过是几个小时的时间。扎克伯格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与他超高的工作效率,或者称为超强的执行力是分不开的。
第三个问题,是《哈佛凌晨四点半》这样的说法被辟谣:哈佛图书馆大多数都会在午夜前闭馆,唯一24小时的图书馆也鲜少有人去通宵学习。很多在哈佛或者周边读书的同学实地探访,也没有发现如书中宣扬的四点半大家都在读书的情形。
所以问题来了:一个畅销的理念,建立在虚假的基础上,我们鼓吹这样的观念,是想让孩子们建立怎样的价值观?
教育,不是去用已知的有限的知识,去束缚人们理解世界的能力。而是去在前人已知的基础上,去搭建肩膀,让后来人能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