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经过了大半个月,你家孩子是玩耍放任了大半个月?还是高强度继续学习?抑或是半休息半学习地度过?无论是学龄前的孩子,还是学龄后的孩子,都应该关注这个问题。
学习VS玩耍的震撼数据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社会学家卡尔.亚历山大曾经通过对孩子的跟踪调查,得出了贫富家庭的孩子在暑假之后的阅读分数的变化:
一年级后的暑假,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其阅读成绩下降了3分,而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其阅读成绩提高了15分,4个暑假后,贫穷家庭的孩子阅读成绩上升不够1分,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阅读成绩上升了7分,而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则上升了52分,这个差别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调查结果确实如此。
原因是富裕家庭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在假期进行学习。当然导致富裕家庭的孩子暑假后成绩提高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家庭富裕,而是相比起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更多,即他们在暑假里继续学习。在教育界里,有个词叫“假期滑坡”,那些闲逛、荒废时间的孩子,会被暑假期间保持甚至增加阅读量、改进阅读技能的学生拉到后面。
随后他们也研究了西方国家的暑假与东方国家的暑假,西方的孩子们假期比较长,一般为3个月,而东方的孩子们暑假大概只有2个月,在一次全球数学测试中,东方的孩子彰显了优势。因此美国甚至有专门弥补穷孩子们暑假学习缺失的KIPP学校。为穷人而设的KIPP学校也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即KIPP的84%的学生能超过美国同级别学生,90%的学生能获得教区的奖学金。
人脑与肌肉
如同土地越耕越肥沃,19世纪末,学者们认为,人脑就好比身体的肌肉,需要锻炼才能越来越强大。难怪勤劳的脑力活动可以预防老年性痴呆,勤劳学习和工作至10000小时就能成为某方面专生(一万小时理论)。
将假期塞得满满的对吗?
幼儿说赞同暑假让孩子学习,那是不是请家教、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将假期塞得满满的?当然不是。如同肌肉太高强度的锻炼会被拉伤一样,人脑高压的学习也会疲劳、效率下降,所以暑假做到劳逸结合是孩子们最理想的状态。除此之外,学习并不单单是指教科书的学习,阅读也是一种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做一个人偶手工等也是一种学习。
学龄前孩子如何安排暑假
这里指的是已经上幼儿园,但年龄尚不足6岁的孩子。幼儿说认为,6岁前的孩子,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还是建议以游戏玩耍为主。他们在暑假不建议学习语文算术等小学阶段才学习的课程,但孩子自己有兴趣的除外。建议这年龄段的孩子的假期学习以下面的为主:
1、养成阅读的习惯
一贯以听故事为主的孩子,暑假可以带他们到图书馆,或借书到家里,让孩子养成自己阅读的习惯,一开始可能有难度,但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看完,大人再给孩子讲一遍。
2、发展1~2种兴趣
乐器、武术、画画、手工、舞蹈、溜冰……等都可以成为孩子在暑假发展的兴趣,选择一种或两种孩子喜爱的,并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为学龄前孩子安排的暑假学习时间不宜过长,每天安排1~2个小时左右的学习,某些专注力好的孩子可以适当延长,其他时间玩玩具、跟同龄小伙伴玩耍、室外活动游玩等。
学龄孩子又如何安排?
1、文化课的温习和学习
2、阅读课外读物
3、发展1~2种兴趣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孩子的特性安排一些特别的活动,比如写一首诗、写信给远方的亲人、收拾房间、来一场小探险、研究太空的星球等。学龄阶段的孩子可以建议他们自己规划学习娱乐和休闲时间表,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
假期学习会让孩子厌倦吗?
只有无聊、乏味和强迫才会让孩子厌倦,你见过孩子对动画片厌倦吗?为什么很多孩子讨厌暑假上补习班,那是因为在学校学了1+2=3,而在补习班学习10+20=30;在学校学习“不”和“正”,在补习班学习“歪”,除此之外,还有无聊的作业!形式还是那么乏味,但赢在起跑线上超前学习把所有孩子都逼疯。就如同水煮白菜,这星期每天做了水煮白菜,下星期还是每天水煮白菜,有谁会不吐的?所以,暑假尽量为孩子选择不同于学校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即使差不多的知识,也建议改变形式,让孩子觉得有趣才不会厌倦。
最后,有家长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最Low的家长,我们不看重孩子的成绩!事实上,坚持学习≠看重成绩,学习其实是一种能力、一种品质、一种习惯,是对知识的渴望,是完美自身的一种追求,而分数是顺便而为之的结果。如果你身边有朋友每天都在坚持阅读,没有节假日地学习,你大概不会问对方你今天掌握了多少句子,或者你是否要参加语文考试等无聊的话。如同锻炼能炼出6块漂亮的腹肌一样,学习也能锻炼出发达的头脑,为孩子未来的人生打下最坚实的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