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人可以提前看到未来
全文约为2100字 | 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01生活空间的本质
前两天的《“格局”系列续——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一如格局系列首篇,受到大家的喜爱,看来“请辩”的深度成长氛围已经形成,这使我感到非常欣喜,也让我有冲动跟大家分享下“精神空间”的构想。
我在首篇中提到“精神空间”这个名词,绝非一时念想,而是在下一个时代真真切切地存在着的。
在互联网诞生以前,我们只能生活在物理空间,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虽然从古至今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却并没有改变“生活空间”的本质,比如当你要听一场心仪的讲座,你依然需要跋山涉水,耗费巨大才能达成,只是从马换成了汽车、火车、飞机,路途从半个月变成了1天甚至是1小时。
那么如果一周后有第二场呢?你是留下来听完,还是一周后再来呢?我想这是个问题。报告厅只能容纳几百人,你抢不到票怎么办呢?这也是个问题。
因为地理上的限制,无论交通工具有多便捷,“生活空间”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我们的知识积累也一直是很缓慢的。
自互联网出现后,尤其是近10年的大爆炸下,你会发现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也产生了诸多传统和现代知识的冲撞,很多之前奉为圭臬的经典,突然发现经不起聪明人的反复推敲,于是,多元分化在所难免。
我相信很多人有一种非常直观的感受,那就是大家突然都懂了很多道理,变聪明了,这就是革命的开始。可能有更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在目前的这辆车上,上车和下车有着多么大的区别,放心,以后一定会意识到的。
02精神空间领域
随着互联网工具的不断普及,一片片的领土诞生了,这些领土并非虚拟,而是真实存在着的,你看现在投资机构疯狂地在某些特定领域内跑马圈地。有专家斩钉截铁地说是泡沫,我想他们可能连泡沫是什么意思都不太清楚,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群只说不做的人,跟互联网初期发表评论的可能是同一拨人。
那么这些人都在圈什么呢?本质上是在圈领土。
有人会奇怪,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领土在哪儿呢?这就是我说的“精神空间”。
你们关注了“请辩”,它就是一块供大家栖息和吸收养分的地方,目前这里是一座小庙,当庙里有法师讲经的时候,会千里传音给你们一个通知,你们都拥有灵魂出窍的本领瞬间到达,且没有门票上限,来了就能听,听完就能走。
之后呢?它会逐渐演变成一个生活空间,你们可以长久地住在这儿,甚至有人能在这儿盖自己的房子。这儿会有超级市场、会有学校、会有医院、会有银行,会有你能想象到的所有的配套,这就是领土扩张了,只是更棒的是,物理空间的扩张有诸多限制,而它几乎没有。投资机构买的,就是它还没扩张前的那块领土,有了这块领土,后面怎么扩张,那都是有份儿的。
看,精神空间也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且对比物理空间,它还更适合“居住”。
为什么呢?你看物理空间,基本是以财富为分界线的,虽然住在同一小区,财富差异也会有,但对多数人来说,还是接近中位数的,至少不会天差地别。那么财富上旗鼓相当,在一个空间内生活就会愉快吗?恐怕并不是这样,这跟犯“门当户对”的认知错误是一样的。
但在精神空间,彼此是以“志趣和品位”为分界线的。
以前一直有一个理想,等我退休以后,约上三五个音乐上的好友,大家一起住在一栋很大的靠海别墅里,你弹吉他我弹琴,你打鼓来我打碗,没有什么高低贵贱,就是单纯地享受生活,虽然现在早已摒弃了“退休”这个世俗概念,但这样的画面感一直在我脑中漂浮着。
在物理空间里,要让它成为现实,极其困难,甚至要抛妻弃子才能实现。但在精神空间里,你会发现,你能轻易在里面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如果再有一个人,能将这样的精神空间扩展,让“居民们”能在里面干所有物理空间能干的事儿,那就真是功德无量了,能极大地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我就想慢慢做成这样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儿,有多少居民不强求,但求提供最好的居住品质。
03后记
在上一篇文章的文末,我简单提了一两句,很多读者非常关心,并让我不要太辛苦,这令人感动,但在这里我还想跟大家普及一个关于“辛苦”的概念。
辛苦分为好几种:
第一种是体力上的辛苦,指的是出大力、流大汗,肌肉酸痛,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你的辛苦程度是你的工作成绩与身体耐受性的比值。
第二种是智力上的辛苦,指的是从事创造性工作,绞尽脑汁,搞不好还脱发,但有时候像解题一样,解不出就是解不出,这种辛苦并不以工作成绩来论,没出成绩的不一定比出成绩的付出的努力少。
第三种是内心深处的辛苦,这种辛苦比较特殊,它是最辛苦的,但有时候却被误认为是一种享受。比如很多人为了逃避劳动而选择安逸,但当他们安逸的时候,却也能望见那些辛苦加班的小伙伴都渐渐露出了事业的峥嵘,于是内心极度痛苦挣扎。然而每当也想拼搏一把的时候,却依然被自己的懒惰所打垮,只好常常自我安慰,但尚存的理智还是会时不时让他的内心疲惫不堪。
上面两种辛苦与第三种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但为何很多人还是选择第三种?因为第三种带来的后果并不那样瞬时和直观。
这个世上有的人受大脑控制,有的人受身体支配,受身体支配的那部分人对于身体上的短暂反应特别敏感,于是,陷入了为逃避短暂辛苦而不得不长期更辛苦的循环之中。
对于我来说,常常加班到凌晨2点这种工作强度真的不大。首先,我十分愿意为了自己喜欢的事而付出,因此这在概念上就不能算辛苦;其次,短暂辛苦是为了长期可以选择不辛苦(当然也可以选择继续辛苦,仅仅是选择权),因此,其实我反而在做一件让人生整体更安逸的事儿,如果将辛苦拉长到整个人生的话。
最后还是感谢大家的关心,真的不辛苦,也不劳累,“精神空间”的架构已经在我脑子里,剩下的就是简单的实现,相信我们一定能成为邻居,同时你们也可以把你们希望一起住的小伙伴叫进来。
未来已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