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是少年 不忘是初心
——影片《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观后感
来 亮
近些年很少进影院看电影了,更不要说还会泪目,但最近由林州本土作家市委宣传部长王献青编剧、林州籍导演李正伟导演的一部《红旗渠之归来是少年》以其生动的情节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强烈的冲击着观众的心灵,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上周末,朋友相约,在市图书馆的小影厅观看了这部即将在全国院线公映的影片,我与在场的几十名观众都深被影片中感人的情节和振憾人心的场景所感动,几乎所有的观影人都流下了眼泪,相互间传递着纸巾,电影结束后心情还难以平静,久久不愿离去,争相谈论观影体会,直到下午一点多才吃午饭,席间还继续议论影片……这是多年来少有的情况了。大家为红旗渠除歌曲、舞蹈、话剧、文章,电视剧、巡展等多种表现形式外,又创作出了电影这种特殊表现形式,填补了空白而感到高兴!
几天来我也在反复思考,这部影片为什么能在当前大片纷呈,巨星林立的影视界脱颖而出,在这样多的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并且在省委宣传部组织的专家评审中获得“河南电影第一名”,认为是建国以来河南电影界最振憾的一部电影,我感到,原因主要有三:
一,影片抓住了红旗渠精神的本质——即: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始终把党的宗旨和人民的追求紧紧结合在一起。党的领导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党的主张高度与人民的利益相契合,党和群众血肉相连,心心相印。正如老书记杨贵说,建国十几年了,人民群众连水都还吃不上,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要我们这些共产党人干什么!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我们不忍心看到林县人民祖祖辈辈缺水、盼水,找水,连很多人的名子中都是“水”字,常年遭受缺水的煎熬,我们县委一班人就是要下定决心带领林县人民解决吃水用水的难题,所以才能在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毅然做出修建红旗渠的决定,60年春节还没过完就率领全县三十万民众踏上太行山,拉开修渠的大幕,在修渠过程中,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始终战斗在第一钱,与群众同甘共苦,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这才是真正的情为民所糸,利为民所谋,这也才真正打动观众的心灵。这些场面都在影片中得到生动的反映,如县委书记,副县长,共产党员,突击队长等,都在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初心”和“使命”,什么是把人民群众的追求做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感天地,泣鬼神,催人泪下。
二,抓住了林州人骨子中那种执着顽强,不怕难,不服输的“小推车精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太行山的坚韧和艰苦岁月的抗争,加上修建红旗渠的锤炼,铸造了林县人这个特殊群体不可复制的意志品质。影片把“林县人生性犟,后面小车前面放”,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意志品质表现的非常强烈!除了红旗渠精神外,对林县人普遍存在的生活检朴、吃苦耐劳,办事认真,不甘落后的传统美德表現的也非常突出,你说,全国有山的地方很多,缺水的地方也很多,为什么偏偏是林州人民能苦战十年,修成了被称为世界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为什么是一个干旱缺水,土薄石厚,没有明显优势的地方能跻身全国百强,全省十强,人均存款余额连续几十年全省第一?所有这些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影片中的隧洞塌方,铁姑娘请缨,凌空除险,都体现了林州人那种不屈不挠的红旗渠精神,这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在表现手法上,新旧对比,平行推进,音乐时尚,方言点缀,加深了影片感染力。影片以红旗渠的今昔为主线,以艰苦创业和幸福生活两条线索交替推进,更加深了我们对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理解,尽管红旗渠已经历了近六十年的洗礼,但她仍坚如磐石,风采依归,走出故乡的红旗渠的儿女们遍及全国和世界各地,名人如流,他们继续在用红旗渠精神书写着各种最美的画卷,他们永远是红旗渠精神的传人和翩翩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