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生的某一时刻,我们回顾自己走过来的路,记忆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清晰的,会有恋人,老师,同学,儿时的玩伴,还有一个大家都不会绕开的,父母。
大多数人在谈恋爱时,父母的林林总总,会变成恋爱中无话不谈的内容之一,因为恋爱中彼此卸下了防御,是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巴不得希望把自己的见闻和情感都分享给对方的场景之一。可见,父母对于孩子的一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父亲是个严厉的家伙。可能是DNA的缘故,记忆中的父亲有两面,一面是笑容可掬,另一面,是严肃不可侵犯。初入职场的我,经常加班,应酬,有时候凌晨时分,才醉醺醺地回到家中。朦胧中,父亲会给我倒上一杯温糖水,并嘱咐我把温糖水给喝了,这样可以解酒。父亲给我最大的帮助,是一个词,就是“我”和“我们”的使用。他说,他的一位年轻的领导,就是因为习惯在会议中发言时,把该用“我们”的地方,用成了“我”,时间一长,年轻领导的人际交往就淡了,渐渐地,领导也不乐于跟他交谈。这位领导的仕途,可想而知。
最开始时我不以为然,然而一次两次提醒我之后,在家中的饭局中,听到父亲说到“我”和“我们”的使用时,我会不自觉地留意起来。确实,可以使用“我们”的地方,使整句话的表达,多了种亲切感,让人觉得大家是一伙的,有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感觉。
至此,在可以使用“我们”的地方,我就没再使用过“我”
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立业,成家,变成了父亲,而且,我的孩子比父亲的孩子还要多一个。
当了父亲的我,在父亲安详的眼光中,懂得了当家长的林林总总,我知道,我在给我的孩子们未来恋爱,创造话题。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在孩子这张白纸上,写点什么。
我喜欢看书,喜欢在自己的桌子上静静地看书,孩子还小时,经常跑来找我,抓着书桌的一条腿,问这问那。把孩子天真无邪的问题回答完毕后,我会轻轻地告诉孩子:“爸爸想静静地看书,下次你们有问题要问前,可不可以先敲门?”孩子的眼睛一眨一眨地,重复说:“爸爸想看书”。
有一天,我发现孩子房间的门板上,用透明胶贴了一张便签,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进门请敲门,我们想安静地看书”。看到这里,我不禁莞尔一笑。
孩子们自此喜欢上了看书,学校老师再三强调的阅读习惯,在我这里变成了约束,因为孩子看书几乎到了痴迷的状态,早上吃完早餐去上学的间隙,还见缝插针地抱着《女孩百科》看上一篇。
父母,真的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俗话说得好,血浓于水,血脉关系决定了,这一生中,最亲密的人,就是被你称呼为父母的人,以及称呼你做父母的人。还有一句话说了,三岁看长,八岁看老,这当中映射出来的信息,无不和家长的教育有关。
那么如何当好孩子的老师呢?
首先,你可以设想一个场景,孩子25岁时,你希望他是个怎样的人?是健康的,开朗的,好学上进的,知书达理乐于助人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请你审视一下自己,自己是否符合这些条件,因为孩子有样学样的能力,会大大超乎你的想象。
如果你暂时不具备,那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你就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改变自己的生活目标。在家里整天说红灯停,绿灯行,到了十字路口却红绿兼行的父母,孩子们会怎么看待你这个言行不一的家长?
其次,按照你设想的场景,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做榜样。
知而不行,是为不知
有了结果的轮廓,就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引导。最好的引导方式,就是以身作则。想要孩子身体健康,那么吃和动,就是重要的两点,有营养的绿色食品和保持运动,应该变成你的家庭常态;想要孩子开朗、知书达理,那么家里的学习氛围、沟通氛围,就应该是和谐的,吵吵嚷嚷满口脏话的家庭里,养得出明事理的孩子的几率,太低。
所以,作为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父母的我们,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不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