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了,流经裂谷的夕光
如同往事一般
今次的降临与离散,依旧如此仓急
还未待这片绿草铺开轻歌
柔软的风便已在不安中跳脱
你同那些失眠的星座
一定是许久未见了
你的夜,失掉了沉寂和徘徊
也失掉了我
这首诗,写自于吴丹,是他的新诗集《久违了,流经裂谷的夕光》封面上的一首。
如果你能慢慢地读完这首诗,在心中回味几秒,你也许能从中发现,那爱与美流经的痕迹。
不久前,贾浅浅的诗霸屏网络,刷新了很多人的三观。那些直白甚至带点粗俗的语言,被写进诗里的时候,无论如何也很难让人相信,那是一首诗该有的样子。
那么一首诗,应该什么样?一首让人五感舒适的诗,应该带着怎样的韵律与意境?在《久违了,流经裂谷的夕光》这本诗集里,或许我们能够找一个答案。
《久违了,流经裂谷的夕光》,单单从诗集的名字来看,就能看出其中的韵味。这本诗集,出自于现代诗歌创作者吴丹之手。作为一个八零后作家,他崇尚自由,并矢志追求“爱”与“美”的生命轨迹。在他这本诗集里,每一篇,都是用他发现爱,记录爱的眼光,在抒写他对于这个世界“美”的理解。一字一句,如同林溪间的清泉,缓缓浸润着我们的生活。
这本诗集,一共分为三辑,分别取名为《天际》《荒园》和《蒙太奇》,每一辑的内容与视角均有所不同,一共收录了作者近两百首现代诗歌。
在这本诗集里,吴丹记录了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对于生命的觉知。在时间、空间与心灵三个维度间,串联自己的生命记忆,抒写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片记忆的荒园,当你在阅读这些诗歌的时候,那荒园里枯萎的花草,也会想要尝试寻找,自己曾经美过的样子。
在《久违了,流经裂谷的夕光》这本诗集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荒园》这一辑。吴丹说“在这趟孤独的旅途中,我们着实走得太久了,以至于几乎忘记,我们每个人的身后,都还背负着一轮曾溺水的太阳。”
当我们穿梭在午夜的城市里的时候,你看见清冷的月色,看见虚无的万家灯火,有没有想起曾经逝去的爱恋。
当你走入了秋天,看见秋日里凋零的日落,泛着金灿灿的光,有没有想起那些羞涩炽热的往事。
当你走进了一个清冷的公园里,看着人来人往,行色匆匆,在他们流离失所的目光里,有没有看见你的影子。
当你认真去思考和感悟的时候,你会发现在这记忆的荒园里,那轮溺水的太阳,曾经如此闪耀。
《荒园》是吴丹为我们描绘的一幅内心世界的众生图。所谓的触景生情,皆来源于笔下。每一处走过的风景,经过的人,看过的故事,在你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穿梭在世间的时候,就会像一句句诗词一样,冲击你的脑海,涌入你的内心。在那一刻,万物都安静了,我们也才真刻地感知了,什么是活着。
在这本书中,我最不愿去触碰的,是《天际》这一辑,它里面充斥着太多相聚与别离地缘。有些人在我们生命里,曾经留下了一个光点,只是他走以后,一不小心,带走了我们整个白天。
这其中,有些,是相爱后又别离。就像吴丹笔下的这段话:“你说我们太傻了,看过了岁月婆娑却只能轻声问候,感叹韶华偏又独负春歌。情缘初初,无奈缄默。恨无处由起,凄凄落落各自生活。”
有些,是漫长而寂寞的暗恋。就像他说“我尝试着有一条最迂回的路线,绕过焦虑和期盼,绕过阻碍的绿篱,横在空旷的路肩,与我自己演说着久违的第一眼。”
有些是无怨无悔,长情的陪伴。正如这句:“假若你已去往睡梦,心便萦卧在你床头。你醒了,爱便是唯一问候。”
每一个字句,总会牵扯你曾经的某个记忆。
至于《蒙太奇》,我倾向于认为,它是这本诗集里,最沉重的一辑。吴丹将它送给了离经叛道的生活。我们沉迷于无形的杀戮,却又为此感到麻木。群居生活里的孤独,回不去的念旧,被雨水潮湿了的烛火,还有谎言、缄默与丢失的悲苦。那是生活中,种种悲情与无奈的放大,在那一帧帧的画面里,我们能更清晰地看见生活的另一种形态。
我们常说,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诗和远方”,但如今这两样似乎都很难达到了。我们被一日三餐,日复一日的工作,限制在了两点一线的距离里,没法去看远方的风景;同样的,我们又被恐惧、担忧、焦虑和烦闷的情绪,捆绑住了大脑,没有片刻的安宁,再去欣赏诗歌的美好。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我觉得吴丹在引言里写得极好。他说当我们在阅读一首诗歌作品的时候,其实我们更多的是在阅读自己。
诗歌重要的特点就是隐晦、朦胧。它不同于一般的散文和小说,不会把想说的东西直接给你,它更像是描绘了一幅画面,或者在你的记忆里扔进去了一块石头,用一字一句,激荡起你内心的涟漪,让你去感受,去揣摩,在这个段落中,你看见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个过程,是我们与记忆,与我们过往人生的一次链接。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种茫然的空洞的状态里,过了一天,就感受一天,这样的生活,将我们变成了一个“生活的容器”。而诗歌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把这装进容器里的东西拿出来,审视、把玩与欣赏。而那些,都是我们活过的证据。
就像吴丹所说的,“生命并非垂死的记忆,我们应时常抱以庄重的态度与之交谈。”
而这交谈最好的方法,就是安安静静,享受读一首诗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