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能在文字上认同“改变别人,就是痛苦的开始,接纳对方原本的样子,快乐就会不期而遇”这句话。
这周,出现最多的词是“改变”和“接纳”。就此,我来讲个故事吧。
这位主人翁,简称A吧。A是我多年的朋友,最近在考虑辞职,我问她为什么不在原有的公司继续发展?
她抱怨道:你不知道我上面的经理有多垃圾,大部分时间是无所事事见不到人,业务能力很差,项目半年了都没进展。
我很惊讶:半年都没进展?就是你说的不怎么操心项目,沉迷打牌的经理?
她无奈:去这个公司几个月,发现经理不靠谱,我就没有好好工作的动力,做事敷衍,他对我意见很大。
我顿了顿:嗯,你是希望他作出改变?变成一个你理想中的经理?
她想想说:你昨天说的对,改变别人就是痛苦的开始,结合到这件事想了很多,我得接受经理是这个样子,要做出改变的是自己,我要么尽心做好分内的事,要么离开。
于是A准备辞职,她觉得这件事得跟她老爸聊聊,结果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建议,反而被逼逼叨一通。
A说:我爸永远是这样,我希望听到的是意见,不是抱怨,我一直希望我爸可以成为我三叔那般有主见的人,可以引领我。
我笑笑:打心底里,你希望你爸成为别人,按照你的想法来做一些事情,可是这样极其痛苦,就像,我们被他人要求,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一样。
从朋友这一系列的事情,反观自己,经常对父母有要求,希望他们可以快速跟上时代,多学习新知识。可是,他们会感到吃力。
当他们达不到我想象中的样子时,我会痛苦。在痛苦中,开始思考:他们是独立的人,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我应该接纳他们,就像,我希望他们不干预我,无条件支持我一样。
想通,也就那么一瞬间的事,而实现这么一瞬间,可能花了1年时间,从了解“接纳”这个概念开始,到遇到一些事,产生概念冲突,最后和自己和解。
有一句话说: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就是意识到一个道理到真切明白这个道理,其间需要很长的积累,它是一个过程,我们需要去做,去深入体验,不断和脑子里原有的观念碰撞,最后达到知行合一。
接纳别人,痛苦会少很多。在一段关系里,谁有需求,谁改变。谁改变,谁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