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生日,我向来对哪一天过生日并不在意,家人习惯农历,我自己觉得难记,就跟朋友都说公历。久而久之,农历生日变成了家人专属,也觉得蛮有意思。
往年要么在回程的车上,要么和家人一起,倒是很少一个人过。大家都说让我记得做点好吃的,可中午下了碗面,就再也没什么胃口。晚上去超市路过面包店,柜子里刚好只剩下最后一个小蛋糕,上面一层清理神器——蓝莓,想着既然碰到了,来点仪式感吧。
这是一年日更flag的最后一天,我其实有想过会是什么心情,欢欣雀跃?长舒一口气?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很复杂,都有一点吧,但我没有想过,最特别的,是我抗拒面对「结束」。
我最近几天都会有拖着不写的感觉,很像一开始写不出来的时候,但我知道本质上不一样。
很巧合,今天是假期的最后一天,虽然法定延长,但在家办公不可避免,所以,惯常的长假焦虑就出现了,晚睡,拖延,找东西麻痹自己。又碰到了生日,开始进入三字头,多多少少会觉得特别,尤其当我妈给我发了一个「万里挑一」的红包,寓意美好的祝福,真是哭笑不得。
傍晚街道空荡荡的,沿路碰到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也都低头不语,行色匆匆。超市里反而很多人,都在疯狂扫货,囤积食材。疾病阴影笼罩下的压抑,让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关于「结束」的焦虑:对死亡的恐惧。
对于意识层面,死亡象意味着结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结束也会有「死亡」的味道。而我们会特别在意人生中的「起点」和「终点」,我想,这是从远古时代就刻在潜意识里的吧。
我总觉得自己并不怕死,比起结果,我更在意过程。但是,当出现如此多的「结束」会带给我恐惧时,我才意识到:我不是不怕死,而是太害怕。因为害怕,所以把目光转移到那个节点之前自己所要做的一切。可感受不会骗人,像是命运把那个巨大的结束「拆分」成了一个个存在于生活碎片之中的小结束,而我,一遍一遍地经历着相似的焦虑与恐惧。
《想见你》里李子维说了一段话,大意是,他的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循环,每次他会发现,那些试图去改变循环的行动,反而促成了循环结果的产生,然后再一次次地对过去的自己说出曾经听到的话,但即便是这样,每一次都还是会有一点点的不同,循环还在,但好像在慢慢发生变化。
我最近写着写着会发现,自己的观点,关注的主题,用词语句,开始出现重复。正如电视剧一样,我们总在生活中不断体验着一些「循环」,我们总以为自己改掉了什么,可最后发现,事情发生的轨迹如出一辙。可是,也像是剧中的情节,这些循环里,一定有我们割舍不掉的东西,需要体验的感受,就好像,我在生活每一次「结束」中,练习如何面对。
如果说,人生是从终点再走回终点的过程,那么意味着,只要是有出发和寻找,我们就会一直在循环之中。看似不同的经历,其实也只是从一个循环,到另一个循环。所以,我们只需要坦然地去经历,而看清循环的存在,就是循环即将结束的开始。
为了抵抗结束的恐惧,我很多次决定要继续写下去,开始个「1000天计划」,或者「∞天计划」。有点自虐脑回路,其实是用一种可以接受的痛苦去代替不能接受的。现在我看清了,所以,我告诉自己,我可以选择不结束,这也是可以结束的事情,像是吸气以后要呼气一样自然的事情。
如果说非要给这365天上个价值的话,我觉得是,通关了一个循环游戏,知道每天都写作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同时,也开启了一个新游戏:不定期更——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写。
DAY202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