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申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诗山词海中徜徉了多年,访过杜甫的草堂,观过太白的金樽,赏过义山的锦瑟,看过清照的莲舟,听过东坡的歌吟,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你手中那把长剑!
不错,李白的那柄剑也很有名,或许也杀过人,但终究象征或者装饰的成分多了些,通常是花前月下、饮宴酒酣之际舞弄把玩,用来助兴罢了。
而你的那柄剑,周身泛着幽冷的寒光,摄人魂魄的剑气中溢满了豪情,更裹挟着惊天的愤怒。
你的那柄剑,渴饮过胡虏的鲜血,斩杀过小人的头颅,掠获过叛将的反骨。你仗着它,从800多年前兵祸连结的金统区冲出重围,决然南渡淮水回归大宋。
你原本指望继续仗着这把剑,挥师北伐,定鼎中原,收复失地,然而懦弱的南室朝廷没有给你机会。
时光荏苒,但你“了却君王天下事”的那份忠君报国的信念始终未变,可惜镜中颜凋,帽边鬓改,英雄如你也因此常常泪洒衣襟。
凝望着破碎的山河,灰色的天空,你禁不住仰天长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但朝廷不信廉颇。
你却“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甚至去世时也连喊三声“杀贼”,然后气绝身亡。
你就是辛弃疾。
对你这样的大丈夫、真男人,所有的赞美之词都是那样苍白无力。我,惟有重温你一阕阕经典,从中感悟你超迈刚健又温情脉脉的人格魅力。
下面,让我们以敬畏之心,尝试接近辛弃疾那颗高贵而伟大的灵魂。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遥岑(cén):远山,此指沦陷区的群山。玉簪螺髻:形容远山如玉簪,如盘起的发髻般形状不一,高矮不同。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此以吴钩自喻,即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重用。
鲈鱼堪脍:用西晋张翰典。《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脍(kuài ):将鱼肉切成细丝。季鹰:即张翰。
求田问舍三句:以三国时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之事,借此责备那些贪图一己之利的人。才气:胸怀、气魄。树犹如此:东晋桓温北征,见昔日所种柳树已然十围,叹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此处借抒发自己不能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虚度时光的感慨。倩(qìng):请托。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歌女。揾(wèn):擦拭。
词意:
南国秋季,千里萧瑟寥廓,水天一色,无边无际。遥看如女子头上玉簪发髻似的群山,心中平添愤恨忧思。夕阳斜照着西楼,孤雁凄惨悲鸣,楼头孑然伫立我这个思乡游子。看着手中的宝剑,我使劲拍遍了楼上栏杆,也无人领会我此刻登楼的心意。
别提莼鲈美味,西风劲吹之时,潇洒如张翰,料也难归。更别说只图一己私利的许汜,自然无颜面见胸襟广阔的刘备。国事衰弊如此,但流水无情,仍北伐无期。叫谁去请那些歌姬舞女,来为我擦拭英雄失意的眼泪。
这是辛弃疾的名篇之一,充分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现实和矛盾。全词通过写景、联想抒写了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失意和抑郁悲愤的心情,极大地表现了他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善于用典和以文为词是辛作的特色,但他对典故的使用绝不是简单的铺陈,相反往往具有鬼斧神工般的演绎而摇曳人心。在他的笔下,看似松散的古文句式,自由不羁,变化多端,但无不语气生动,语义连贯,且节奏顿挫,铿锵有力,决非一般文章的套用和罗列。
记得介绍苏轼的诗歌时引用过林语堂的赞誉:“即便浴池内按摩筋骨亦可入诗,俚语俗句用于诗中,亦可听来入妙。”在辛弃疾那也一样,几乎无文无意不可入词。
既然再次提及苏轼,我们不妨再稍稍展开下。
说起豪放词的代表,我们一般称苏、辛,其实他俩的文风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苏词的豪放主要表现为清旷、淡泊和豁达,说到底是一种文人的豪放;辛词悲壮、倔强和刚健,是英雄的豪放。
也即是说,苏轼毕竟是一介文人,他的词只是“乌台诗案”后失意落寞才写的,大多是“余力为之”,而辛弃疾却像屈原、陶渊明、杜甫等先辈一样,他是用整个生命在写词,且表现的都是正面意志,用今天的话来说,全是满满的正能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吟诵辛词尤其他的爱国词时常会情不自禁地拍案击节,沉醉在他设造的或古典或自然的意象中不能自拔,被他的一腔至死不悔的爱国热忱感染得涕泪交加。
这是一名真正的战士,一位顶天立地的男人,一个携着燕赵奇士侠义与豪情的英雄。
那么,这位英雄来自何方?
1140年5月28日,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历城,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此时,中原大地已沦陷了十多年。为了家族的安危,他祖父辛赞忍辱接受了金国的伪职,但“变节”的耻辱感始终挥之不去,于是他只能将爱国主义教育灌输给“宋裔金籍”的辛弃疾,后者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成长的。
作为一名热血男儿,每天看着骨肉同胞被异族占领者虐待蹂躏,他的内心饱受煎熬,义愤填膺。他从小就立志要抗金复国、建功立业,以解君父不共戴天之仇。
但这需要机会。
倘若不是金主完颜亮好大喜功贸然南侵,或许辛弃疾一辈子都等不到南渡的机会。但这个傻子就来了。
完颜亮没想到的是,他一出兵,后方动乱就开始了。不但宋人反他,契丹人也反了,甚至连女真人也不买他的账。不久,完颜亮兵败采石矶,旋即为部下所杀。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辛弃疾拿起了爷爷赠给他的那柄祖传宝剑,振臂一呼,立马拉起了2000多人的义军,随后又加入了以耿京为首的另外一支起义大军。
然而,当他受托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后北还时,竟然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怒火冲天的他艺高胆大,亲率十八骑、五十多名豪杰之士竟然驰袭五万人的敌营,并生擒叛将,然后一路与追兵周旋,终于渡过大江,回归宋境,使张安国在临安闹市处斩。
那是1162年,辛弃疾才22岁。
他惊人的勇敢和过人的胆略,震动了南宋朝野上下。他豪迈倔强的性格和北伐的热情,尤其是“归正人”的标签,却让对他一度信任有加的新皇帝宋孝宗心存疑虑,更遭到那些投降派的猜忌和排挤,所以终其一生也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重用,甚至被闲置家居长达二十余年。
这首词大约作于1170年,辛弃疾时任建康通判,距他南归过了七八年了。期间,他曾写了不少著名的北伐建议,如《美芹十论》、《九议》等,但均未被采纳。
那天,他登上南京城西淮水河边的赏心亭,极目远眺群山,那份收复失地、统一河山的使命感油然再生,但恶劣的黑暗现实又让他限于进退两难的无可奈何中。
辛弃疾的人生字典里,原本没有后退两字,他浑身上下都是铁血傲骨,生命哲学里始终激荡着义无反顾、激流勇进的天性。然而,身份的特殊性,加上投降派不断的诽谤、污谗对他构成了一种致命的下行压力。
由此,我们在一部《稼轩长短句》里常看到两股力量的碰撞、对峙、纠缠以及冲击和消长,看到辛词壮阔炽热、震荡盘旋、变幻莫测的各种风姿。这种进退两难中的尴尬和挣扎几乎贯穿了他一生,同样贯穿在他的一部部作品中。结果,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无一例外的是他那英雄失志的沉郁悲慨形象。
此刻,他仿佛就站在我眼前,可当我谦卑地向他致意的时候,他却一转身飘然而逝,空留下清瘦挺拔的背影。
我拔起脚,毫不犹豫地追随了过去......
本来,辛弃疾这一章节,我是作为压卷之作放到最后解析的。但前几天,有位不自量力的老太婆瞎转悠,所以我特意提前了。何况近阶段赏析的词作,大都呻吟哀泣,有些甚至是死亡之吟,得换点血性刚烈的,提振人心。
无疑,辛弃疾的词作,就如一首首战歌,音节高亢,节奏强烈,旋律铿锵,最适合大家这几天吟诵高唱。让我们集聚到这面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一心,共御外敌。
接下来介绍他的《太常引》。
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太常引:双调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两结句倒数第二字定要去声。
吕叔潜:名大虬,生平事迹不详,作者的友人。金波:形容月光浮动。飞镜:飞天之明镜,指月亮。斫(zhuó):砍。
词意:
一轮缓缓飘移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如一块刚磨亮的铜镜飞上了天廓。把酒问嫦娥:青丝变白发,让人如何承受?
真想在浩瀚长空中御风而行,俯瞰大好山河;还要直上月宫砍去婆娑的桂荫,让月光洒向人间的清光,更多。
此词一反作者惯常的用典风格,而是通过神话传说,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借此表达词人反对朝廷怯懦投降、立志匡复中原失地的政治理想。
这首词大概为辛弃疾1174年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所作。
符离之败以及随后宋金之间签订的第二个丧权辱国的“隆兴和议”之后,宋孝宗更是不思进取,南宋朝廷上下弥漫着一股屈辱偷安之风。
辛弃疾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期间,除了《美芹十论》、《九议》,他还陆续写了另外几篇奏议,反复强调、陈述恢复大计,结果均被弃之不理。
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白发早已染了双鬓,却仍寸功未建,收复中原的梦想遥遥无期。面对一轮皎洁的月亮,辛弃疾再也无法抑制悲慨之情,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句:“被白发、欺人奈何?”以此排遣英雄怀才不遇而又无可奈何的内心矛盾。
可辛弃疾永不言弃!
他于是展开想象的翅膀,要乘风万里直上九天揽月,不仅如此,他要努力砍去那棵月桂树上的纷繁枝叶。他要荡涤一切黑暗,让月色清辉遍洒人间大地,让浩然正气飘荡在整个世界。
这就是他的现实理想,这就是他为实现理想所体现出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
然而,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在主和派百般阻挠、极力摈弃的压力下,他超乎常人的坚强意志面临一次次严峻的考验。
他会退缩吗?
让我们稍稍平复下心情,先一起欣赏辛弃疾的名作《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星如雨:形容满天的烟花。凤箫:箫的美称。玉壶:比喻明月。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词意:
就像春风吹开了繁花吹落了星星:一城花灯挂满了千枝万树;焰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走过,芳香飘洒一路。凤箫声声,月光流转,此起彼伏的鱼龙花灯正在通宵达旦地飞舞。
漂亮的姑娘们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从人群走过时,空气中顿时暗香弥漫、漂浮。我千百次寻觅她的芳踪,没有找到;突然一回首,却发现那人远远地站在灯火零落之处。
这是一首婉约词,运用反衬和对比的手法,着力刻画了一个不落流俗、自甘寂寞,不同于一般庸脂俗粉的女性形象。但,该词全无婉约派的绮罗香泽之气和剪红刻翠之态,相反倒有一种浩气逸怀的壮美意境,表现形式上也给我们深沉悠远、含蓄委婉的艺术美感。
记不清是哪一期的《经典咏流传》,创作过《迟到》《一剪梅》《无言的结局》等经典流行音乐的湾湾知名作曲家陈彼得先生,用吉他为大家献唱过这首词。我认为,老先生沙哑浑厚又不乏高亢的嗓音以及一气灌注的激情,不仅较好地把握了这阕婉约词的风格,甚至也十分精准地诠释了辛弃疾的个性特点。
原来在辛弃疾那,原本香软温柔的情爱,也能被他演绎得风情激荡,轰轰烈烈;原来追慕恋人、谈情说爱,稼轩先生也能独辟蹊径,与众不同。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该词的评析,我反对很多人诸如隐含国家兴亡之慨、不与苟安者同流合污、英雄无用武之地等等说法。
此词大概作于1175年,辛弃疾仍是一介微末小官。没错,他始终没忘抗金复国大业,对南宋朝廷不思恢复、偏安江左的投降主义路线深恶痛绝。他时刻准备上阵杀敌,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
他为此愤怒忧伤,却无济于事。他有些落寞。
他毕竟没有苏轼那种洞悉世事人心后的淡泊和旷达。何况,虽说是秀才出身,骨子里却是武将的做派。他身体硬朗,精力旺盛,他要将多余的激情挥洒出去。于是,酒色自然成了消解剩余精力的最佳选择,也成了安抚他精神伤痛的一剂良药。
据史料记载,辛弃疾妻妾成群,除了正室范氏,有据可查的小妾竟有七名之多,而且还说他常在外面拈花惹草,生活作风极其腐化糜烂。据说这也是他日后被反复弹劾下岗的证据之一:好色贪财,淫刑聚敛。
或许辛弃疾确实好色,但贪财聚敛,我有些怀疑。毕竟他后来也当过方面大员,以宋朝高官的工资待遇和各方面正当收入,弄个庄园,建个别墅,实属正常。何况他“聚敛”的资金大都是为了筹建营房、组建“飞虎军”、买粮赈灾、加固海防等,显然,这是宵小之徒构陷诽谤之词。真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我在欧阳修那个章节曾说过,风流是宋朝的标签,宋朝是一个风雅开放的时代。名相寇准好色无度且穷奢极欲;柳永成日厮混于亭台楼阁与歌姬舞女打情骂俏;晏几道终身在莲、鸿、苹、云的石榴裙下流连忘返;即使少有花边新闻的苏轼,也只是因为朝云至死不悔的深情陪伴,我们才忽略了他也蓄有几名家妓的事实。
因此,风流乍了?辛弃疾很坦然,从不回避。晚年,他在《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一词中就自嘲过: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
辛弃疾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只听从自己情感召唤的男人。
然而他自己行事高调、雷厉风行,却对自己爱慕的女子有别样的审美标准:她应该不同凡俗、遗世独立、冰清玉洁。
那年临安的元夕花灯节上,辛弃疾在穿金戴银笑语盈盈的女人间一眼就看到了心仪已久的梦中情人。但人群如流,鱼龙飞舞,烟火璀璨,一时让他丢失了目标。他开始寻寻觅觅,没有她的任何踪影。就在他蓦然回首的一瞬间,那位幽人却远远地站在灯火稀疏零落的地方。他没有丝毫犹豫,抬脚就朝那边跑了过去......
他就是那样大胆无畏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从不躲闪,因为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执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采摘到众芳丛中最美丽芬芳的那一朵。
这或许就是辛弃疾的爱情观,更是他人格魅力的写照。当然,男女情事永远不会消磨他一生的志向,那就是:抗金、杀贼、复国。
追求自己喜欢的女人,力主抗金复国大计,这两件事并不矛盾,辛弃疾一件也不想耽搁,且从来没退宿过。
所以,如果一定要说这首词,尤其是煞拍三句有什么寄托或寓意的话,我更倾向于王国维先生点评的做事业、学问之第三境界,即:只要不懈地追求奋斗,那么磨难波折过后一定会豁然顿悟、柳暗花明,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但近千年前的那个元夕晚上,我固执地认为,辛弃疾当时没考虑什么事业、学问,甚至复国大业一时也丢在了一旁。
那刻的他,只是一门心思追求那位孤芳自赏的姑娘,然后和她共诉衷情、共种相思,也许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他暂时忘了摇摇欲坠的山河国家。
可,他真能忘得了吗?
让我们继续和辛弃疾对话,用心聆听他灵魂的歌吟。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西南,唐宋时为游览胜地。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长安:此处代指宋都汴京。愁余:使我发愁。鹧鸪:鸟名。传说其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词意:
郁孤台下的清江水,汇聚了多少流离逃亡之人的眼泪;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无数的青山将视线遮拦。
青山能遮住行人的望眼,却阻断不了江水的汩汩东流。江天渐晚,愁情正浓,可深山中竟然还传来鹧鸪凄苦的啼声:行不得也哥哥!
小词运用比兴手法,写得质朴、自然,在看似不温不火的简淡叙述中,却潜气内转,将一腔爱国情思以及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展现得蕴藉深沉。
这首词大约作于1176年,当时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经常巡视往返于湖南、江西之间。一日,他途经造口,俯瞰郁孤台下奔流不息的江水,一时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四十多年前,金兵攻陷汴京后大举南侵,势如破竹,其中一支追兵一直将宋高宗逼到了东海边,另一路人马则穷追隆佑太后(原宋哲宗皇后,两度被废又两度出山,对南宋初江山社稷的稳定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至江西造口时,太后身边亲信随从所剩无几,情势危急之下,她只得乔装成农妇,舍舟登陆,才侥幸逃过一劫。
往事历历,如在眼前。
纵使辛弃疾再豪气纵横、英武刚强,联想起几十年前那屈辱苦难的一幕,他也难免英雄洒泪。他不知道自己的眼泪是否能与当年逃难者的眼泪融合交集,但他深深理解广大百姓的那份悲苦。
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半壁江山依然沦陷,中原人民仍在敌国的奴役统治下卑微地生活。
何时能跨上战马、手挥长剑,进而直捣黄龙、收复失地?“可怜无数山”!这哪是什么自然界的荆棘野草、崇山峻岭,这分明是南宋主和派精心设计阻止主战派北伐的重重壁垒啊。
念及于此,辛弃疾心一沉。
但只不过一刹那功夫,那个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男人又回来了。
滚滚江水,能冲破重峦叠嶂奔腾向前,那么正义的抗金事业何尝不能克服一切阻力,取得最后的胜利?
可,仅仅几秒钟,他又陡然想起朝廷的苟安和不抵抗政策,当即悲慨难抑,触须份来。
暮色苍茫中,他满怀愁绪在江边徘徊,恰巧从山的深处传来鹧鸪鸟的哀鸣。难道“这行不得也哥哥”的啼鸣,是在暗暗规劝他收了北伐的心思,就此作罢么?
辛弃疾在身不由己的矛盾中纠结着,心开始滴血......
黄昏紧赶着黑夜的脚步。突然黑夜中传来另一种声音,低沉悲壮却坚定得不容置疑:不,我绝不会轻言放弃!
······
我们继续欣赏辛弃疾的作品。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镇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长门事: 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早先极受宠爱,后来失宠被废,贬居长门宫。陈氏听说司马相如妙笔生花,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百斤黄金,求得一篇《长门赋》。后来汉武帝看到此赋,有所感悟,陈皇后再度承宠。事实上,《长门赋》并非司马相如所作,史书上也没有陈皇后被废后复得宠幸的记载。玉环飞燕:分别指玄宗贵妃杨玉环和汉成帝皇后赵飞燕。
词意:
如何经得起三番五次的风雨肆虐,眼看春天又将匆匆离去。因为怜惜春色太短,所以常担忧花开得太早而凋谢太快,何况如今已到残春,落红飘舞。
请停住你的脚步!你可知,你若走了,天涯芳草就断了归路。你却沉默不语。算来,只有屋檐下的蜘蛛,为了保留些许春的痕迹,仍在辛苦地吐丝结网,殷勤地粘住漫天飞舞的柳絮。
想当年,陈皇后因人嫉妒陷害幽闭长门宫,本来定好的相逢佳期再次被耽误。纵然她曾花千金买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满腹情意又能向谁倾诉?
别得意忘形,在那鬼魅乱舞!难道你们没瞧见,像杨玉环、赵飞燕这般被宠极一时的人物,都早已化成了灰土。
愈思愈想,竟全都是烦闷愁苦。
别去高楼凭栏远眺,当斜阳落在暮霭笼罩的烟柳之时,只会使人更加悲郁断肠、伤心无助。
这首词,表面看似伤时惜花、伤春怨怀的传统题材,但在思想境界上,在传达出生命的感悟和艺术表现形式上,却远远不是一般婉约词可比拟的。
辛弃疾非常擅长比兴手法,加上他本人涉猎广泛、学识渊博,所以总能将自然景象非常妥帖地与古典事象交错融合,并借此抒情言志,表现他浓厚而强烈的家国之恨和失志之慨。因此,该词虽写得婉约,却沉郁顿挫,曲折缠绵中自有一种悲壮苍凉之姿。
这首词是作者由湖北转运副使调任湖南转运副使,同僚在小山亭为他设宴饯行时所写,时间是1179年暮春。
辛弃疾南归十七年来,坚持抗金的复国主张始终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他自己一直屈身就任于闲散官职,在江西、湖北、湖南辗转外放。这次居然调任到离抗金前线更远的湖南,且仍是掌管粮运的差使,他失望之余,苦痛不已。
眼见时局日益艰危,国势日渐衰微,他再也难以抑制内心的忧愤悲伤,即兴吟诵了这首回肠荡气的千古名篇。
很显然,这里的自然物象或古典事象,都有深刻的寓意。暮春、斜阳实则是指处于风雨飘摇、日薄西山的南宋王朝;殷勤的蜘蛛、长门的峨眉均是自谓之意;玉环、飞燕暗喻那些蔽塞言路、妒忌贤良的权贵奸佞。凄苦的“风雨”,不仅是他几十年遭受谗毁打击的象征,甚至也包含异族统治者对沦陷区人民的摧残蹂躏。
想到这里,辛弃疾不由得拍案而起。
想我南归,本来想借助王师有朝一日挥剑北上,荡平敌寇,收复失地,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父老乡亲。谁知近二十年来,我屡屡谏言却石沉大海,宵小当政,迫害忠臣,以致北伐事业未竟,空负了我一腔报国热情。如今,年届不惑,“匆匆春又归去”,我还能承受几番风雨的肆虐侵凌?
伤春惜花的婉约题材,却能倾注如此博大深沉的思想感情,能被演绎得如此沉郁豪放,这,整个一部词史上,或许只有辛弃疾一人能做到。
原因何在?
除了拥有豪杰之士的胆略气魄,辛弃疾还拥有一般豪杰欠缺的识见才能,同时还有一颗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正因如此,当报国之志屡屡受挫之时,他才能将所有的激情、才具都投入到词的创作中,成为历史上创作词体数量最多的一人,也成为驾驭词体最得心应手、取得最大成就的伟大词人。
他,无愧于“词中之龙”的美名!
话说宋孝宗虽然不辨忠奸昏庸无能,但鉴赏力应该不差。据说此词流传到他耳里,他颇为不悦。可见这首词流露出来的对国事、对朝廷的担忧怨愤之情是何等强烈。
皇帝老儿看不到辛弃疾的一片丹心,他看到的全是不满和怨恨。结果,不到两年,辛弃疾终于被罢官闲置了。
接着往下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又名《采桑子》,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词意:
人年轻时不明白忧愁的况味,总喜欢登高远望。登高远望,为了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如今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没有说。想说却没有说,只说了句:好个凉爽的清秋!
小词运用对比手法,着重渲染一个“愁”字,但浓愁淡写,重语轻言,将词人大半身失意悲苦的内容、令人啼笑皆非的人生过往,都留在了言外。真所谓言尽而意不尽,意尽而韵不断,因此有着极强的艺术效果。
1181年春,辛弃疾任隆兴(今江西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在上饶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安置家人居住。因奉行“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的生活准则,所以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自号“稼轩居士”。
筹建带湖新居其实也是为将来的归隐做准备,因为他太清楚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故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论盗贼札子》)而招致的结局了。果然同年十一月,他被弹劾落职。此时,带湖新居正好落成,于是辛弃疾回到带湖,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此后二十年间,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怡人,他却常常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而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久而久之,变成了有口难言,欲说还休,无奈之余,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平易浅近又蕴藉含蓄的词章。
我们顺便再来看他的另外一首《一剪梅》,一样的对比手法,一样的浓愁淡描、重忧轻言。
一剪梅·中秋元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显然,这是一首中秋赏月未果后借题发挥的词作。
如何忘得了曾经的那个花好月圆的中秋节:皓月当空,桂花飘香,花、月尽在杯盏中。而今宵秋雨纷飞,月儿没了踪影,空余寂寥孤独。真想乘风上天去问个究竟,为什么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呢,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想问也问不成啊。
只能借酒酣饮以及狂歌热舞来弥补这些遗憾了,然而词人真能从容得起来吗?我想,结果恐怕只是“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罢了。于是,忧国之思,无疑更甚。
好在,辛弃疾虽然政治上终身受抑,但他始终对生活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态度。正因如此,我们才有幸看到了他寄情山水田园以及反映农村生活、景物的一些短副小令,且大都写得清新生动,别具一格。
那么,在接触辛弃疾真正的壮词之前,让我们先欣赏他几首刚柔相济贴近自然山水的小令。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翁媪(ǎo):老翁、老妇。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无赖:顽皮、淘气。
小词构思精巧新颖,下笔轻简,没有一句浓墨重彩,却将一家五口的人物形象、生活场景描摹勾勒得惟妙惟肖,给我们展示了一副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农村风俗画。
这首词是我五年前记忆背诵的,记得当时还写了点感想,特辑录于此,权当解析。
······
说来惭愧,虽说我之前学的是外国文学,也看过些国外的文学名著,但老祖宗留下的经典瑰宝,尤其是唐诗宋词,能记诵的不到20首!我却还曾一再自诩粗通文墨的。想来实在汗颜,太对不起我们那些远近的先祖了。
今天我记诵的最后一曲词是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如上)。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桃园梦,都曾希望在安适的山水间将或孤独或纷扰的灵魂安放栖息,彼时再无车马喧嚣,再无俗事缠绕。
邀三五好友,煮茶听雨,沐风观荷,吹箫赏月,踏雪寻梅;抑或独自一人修篱种菊,悠然南山,清淡自持,粗茶淡饭,希冀彻底远离市井繁华,杜绝红尘蝇利。遗憾的是,我们这些肉胎凡身终究逃脱不了功利的羁绊,所以往往只能梦里依稀,南柯一场而已。
这不,放达洒脱如苏轼,也免不了依杖发出“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叹息。
辛词一贯慷慨豪迈,气势浩荡,故与苏轼并称“苏辛”,但在江山破碎,报国无门的境遇下,年迈的稼轩也只能将一腔热血豪情收起,转而寄身于田园山水之间,无奈忘却“横绝六合,扫空万古”,搁下“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雄心壮志。
但,我未料到的是,辛弃疾一转身,一放下,描摹的田园风光和乡居生活竟然如此恬静怡然,撩人心弦。
一条清澈的小溪,该是杨柳拂堤,堤上绿草青青;蜿蜒的小溪边是一座低矮的茅草小屋,一对白发的老翁老媪估计刚喝了自家酿造的米酒,微醺着,用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吴语”,闲聊着他们一家五口的家常,憧憬着秋季时分的收成。
当然也有可能在追怀昔日的青春,相伴一生的感激,甚至于令人心悸的那第一次见面…… 想远了,老头子,还是看看我们的孩子们吧。老媪红着脸轻嗔道。
只见大儿子正在豆田里忙着除草,二儿子专心编织着鸡笼,最小的儿子尚不懂世事,只知一味玩耍,此刻静卧在溪边剥着莲蓬......
辛弃疾短短几行字,不加雕琢,不施粉黛,不需泼洒,如白描一般,意趣盎然,清新恬淡,却将一幅生动、温馨、安静的乡居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恍如亲临其境又似缥缈依稀在梦中一般,引人遐想不止,甚至让我们忘却了光阴的流逝,漠然了流年的转换。
尤其描写其中小儿子的那句,使我不自禁地想起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垂钓》:蓬头痴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之“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雷震《村晚》“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以及袁牧《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尽管场景不一样,但孩儿们那种天真无邪、一本正经而又顽皮戏谑的动作、神情却又异曲同工,浑然天成。
于是就傻傻地想回到童年……
当然,童年一去不复返了。而且,我认为辛弃疾始终没有放弃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抗金大志。
他从来没有真正放下和转身。
他深深意识到,只有抗金复国,彻底打败侵略者,他和普天下的百姓才能真正过上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的田园生活。
他,能达成他的心愿吗?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见:同“现”,显现,出现。
词意:
明月皎洁,惊飞了栖息枝头的喜鹊;夜风清凉,送来了蝉鸣一片。稻花香飘,让人憧憬美好的收成;阵阵蛙声,似在歌唱可期的丰年。
微云漂浮的天际,闪烁着稀疏的星星点点;影影绰绰的山前,时不时落下几滴雨丝,在缠绵。昔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在哪儿呢?原来,一拐弯,上了溪桥,它赫然出现在了眼前。
这首词语言淳朴自然,平易而不失精切,笔调灵活生动,将人们最熟悉的月、鸟、蝉、星等自然物象巧妙地组织起来,在营造乡野山村恬静幽美的仲夏夜风光时,充分反映出词人对丰收的期待、喜悦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辛弃疾闲居后,活动轨迹基本以上饶为中心,所以他有更多的时间和闲情逸致去领略黄沙岭的风光。
黄沙岭一带不仅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去处,而且周围都是可以灌溉的稻田,是一片飘着“稻花香”的沃野。
辛弃疾不止一次去过黄沙岭,每一次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体验,因而也留下了了不少描写黄沙岭风光的词作,这首《西江月》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佳作。
与《清平乐·村居》一样,这首词的内容题材很平常,不过词人乡居生活的所见所闻,笔下也都是极普通的景物和人物。但这看似平淡的叙述和画面中,却蕴藏着作家独具的匠心以及醇厚的感情。
通过这两首词,我们可以隐约领略到辛弃疾豪迈雄浑之外另一种婉约深曲、清新质朴的词风,且这种词风一样能给人强烈的感发。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对自己的祖国、人民、甚至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满了深深的关切和同情。
他有词道:“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一个对松竹花鸟都充满爱心的人,可想而知,对山河破碎、同胞受辱的情形,他是怎样的痛心;对平和宁静、和谐安适的乡野生活,是怎样的期待和憧憬!
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他那颗忧国忧民、情真意挚的善良心灵。
写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站起身,脱帽向他致敬!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这首小令,题目为《遣兴》,看似即兴之作,抒发闲居生活的自在悠闲之情,其实往细一看,作者是在借幽默诙谐之笔宣泄心中的不平,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倔强的生活态度。
写到这里,我不妨顺便介绍一下“四大中兴诗人”之一的杨万里的一首词,供大家参照对比。
昭君怨·赋松上鸥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俄倾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这首词,语言清明朴素,初看内容平淡,不过作者闲居生活的一个片段,但反复吟咏后方知笔墨隽秀,思致蕴藉。杨万里为人正直,因奸相专权愤而辞官归隐。他假借“鸥鹭忘机”典故,想忘掉尘世间一切污浊的心机,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排遣内心的忧愤苦闷。
然而,同样是表达内心的愤懑,但格调高低一目了然。杨万里更多的是无奈,辛弃疾更多的是抗争。
回来继续说稼轩。
词中“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两句,出自《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本意是那些所谓的经史子集等权威的书籍上说的话,难免与事实不符,不可一味采信。辛弃疾翻用此语有了进一步的诠释,他想表达的是,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但在世道日非的现实社会根本行不通,所以信它不如不信。
下阕描写松人互动的情节,憨态可掬,活灵活现,却将作者执拗、自立、无畏的性情展露无遗。
也是,醉昏头的哪是我辛弃疾,而是那帮纸醉金迷不思进取的奸邪佞臣啊!何况,我即使烂醉如泥,也会努力挣扎着站起来,不需旁人搀扶,更要对那些假意殷勤的小人断喝一声:滚开!
辛弃疾心在“天山”,莫非也要像他的长辈陆游那样身老“沧洲”吗?究竟还要等待多久,才能擂响战鼓、沙场点兵,然后横戈跃马上阵杀敌,去“了却君王天下事”呢?
他,不知道。
前几年,虽说混的也不太顺,好坏手里还一度掌握钱财粮草,还能暗暗购置军备,训练甲士,组建军队,以图抗战大计,或者赈灾救荒造福一方百姓,而如今却废官罢退在家,落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遇。然而,除了郁愤愁苦,他无计可施。
他只能痴痴地等,哪怕每日忧心如焚,哪怕经常借酒消愁,以此麻痹自己的神经。
好在阴暗的日子里,也不总是凄风苦雨,偶尔也会出现清风明月,更重要的是,这个黑白颠倒、泾渭不分的恶浊世道,终究不乏一些铁肩担义妙手著文的志士同仁。
因此,辛弃疾孤独,但并不孤单。他对恢复大业始终充满了信念。
接下来,让我们欣赏最能代表辛弃疾豪迈沉郁、诵之令人血脉偾张的那些壮词。
第一首,就是《破阵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八百里:指牛。《世说新语·汰侈》“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后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麾(huī):军旗。麾下:指部下。炙:烤肉。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翻:演奏。的卢:骏马名。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词意:
带着醉意剔弄灯花察看宝剑,梦中听到了各个营垒的鼓角声声。士兵们正在战旗下分享着美味的牛肉,乐器演奏的雄壮军歌激荡人心。原来秋高马壮,沙场正在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离弦之声如霹雳般雷鸣。一心想要替君王完成恢复天下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如今成了白发人!
这首词结构独特,文笔矫健,恣肆的豪情中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强烈的功名观里难掩报国无门的悲愤。
人们都说辛弃疾的词是“英雄之词”,主要是指词文中流露出来的逼人豪气以及黄钟大吕般的鞺鞳之声。
这种豪气,源于他坚定的政治抱负,得益于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更多的可能还是青少年时期养成的无拘无束的个性以及冲锋陷阵沙场喋血的亲身经历所致。因此,他的壮词,绝非那些“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文人寒士能写得出的。
幸亏辛弃疾有同道中人。其中之一就是题目中的陈同甫-陈亮。
这位义士,前面登场亮相了几次,想必大家还有印象。不过,我还想借此机会,再多说几句。
1188年冬日的一天,雪后初晴,一位壮士正骑着一匹大红马驰骋在白雪皑皑的原野上。他就是从浙江依约前来铅山鹅湖拜会稼轩的龙川先生。当时,辛弃疾不幸身患小恙,但依然在自己庄园扶栏远眺。
那点火红,热烈而耀眼,正如闪电点般疾飘而来......
辛弃疾不再细看,顿然觉得,伤痛消失得无踪无影。他笃定是好兄弟来了,随即转身下楼,策马相迎。
两人在村前石桥上重逢了,两双手紧紧地抓在了一起。多少话要说,多少痛要诉,可不知从何说起。就这样,他俩静静伫立石桥,一任爱国之情汹涌澎湃,最后几乎同一时间拔出佩剑砍向了坐骑。
如柱的鲜血喷洒天空,染红了天边的晚霞,凛冽的北风中传来悲怆而坚定的盟誓:为统一祖国奋斗不息。
写到这里,我脑海中闪现刘关张桃园义结金兰的画面,而刘欢那高亢深情的歌声回荡在耳边: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这一拜,报国安邦志慷慨;这一拜,建功立业展雄才;这一拜,忠肝义胆,天地日月壮我情怀......
辛弃疾和陈亮并没结交为异性兄弟,然而他们“斩马盟誓”的英雄形象却一点不比刘关张单薄,甚至在我的心里,更加崇高、伟大。
如果说十三年前的第一次“鹅湖之会”,朱熹、陆九渊、陆九龄等思想家成就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盛典,那么,“辛陈之晤”(第二次“鹅湖之会”)更是传扬千古震撼人心的英雄之会,是一台洋溢着极致阳刚、蕴含男性美学力量的合奏交响之会。
中国,太需要这样有血性的男人了。
辛弃疾和陈亮这次会晤,瓢泉共酌,鹅湖同游,长歌相答,纵论世事,相处了十多天才挥手作别。别后,辛弃疾仍念念不忘两人一起立下的豪情壮志,于是借梦境做成《破阵子》,寄给了好友。
只可惜,英雄早逝,陈亮六年后虽高中状元,第二年就不幸因病去世了,年52岁。
但,辛弃疾还得继续赶路。他甚至来不及擦拭老泪,来不及悲伤,因为几年后,一代理学大师朱熹也告别了这个世界。
尽管以朱熹为代表的义理学派开启了十二世纪中国古典哲学的辉煌年代,但他晚年却被斥为“伪学魁首”,甚至死后,当局也严禁参加其追悼仪式。
辛弃疾和陈亮一样,是朱熹的诤友,虽然观点学说相左,但在抗金复国反对议和这些大义上,他们从不含糊,故彼此惺惺相惜,情真意厚。
此番朱熹下世,曾经亲近的门徒友人为了避嫌,或远走他乡或隐匿不出,更有公开表示与朱熹脱离关系的,致使吊唁会出现了“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的尴尬境况。但辛弃疾风尘仆仆地赶来了。
不仅来了,他还亲致悼词:“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这就是辛弃疾的勇敢。
虽然早已双鬓染霜,但四十年前突入金营俘掠张安国的那份豪气犹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胆魄没丢,安身立命的忠义气节,从来就不为浊流所动。
从这意义上说,不止是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美学享受,更重要的是,他那饱满、奇崛而响亮的生命形象时时冲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领略感悟到英雄人格的真正力量。
壮哉,辛稼轩!
······
继续欣赏稼轩的词作。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贺新郎》小序: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邑:指上饶铅山县。仆:自称。停云:停云堂,在瓢泉别墅。甚矣吾衰矣:源于《论语·述而》之句“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是孔丘慨叹自己“道不行”的话(梦见周公,欲行其道)。问何物、能令公喜:源于《世说新语·宠礼篇》记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晋大司马桓温)喜”等典故。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这两句出典于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搔首东窗:借指陶潜《停云》诗就,自得之意。江左:江东,原指江苏南部一带,此指南朝之东晋。浊醪(láo):浊酒。云飞风起:化用刘邦《大风歌》之句“大风起兮云飞扬”。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引《南史·张融传》的典故:“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见我”。知我者,二三子:引《论语》的典故:“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词意:
我已经垂垂老矣。遗憾的是,曾经的好友风流云散,如今所剩无几!白发空自疯长,而功业未成,却早已看穿洞悉世间万事。还有什么事、什么人能让我称心如意?我看青山潇洒多姿,想必青山也同样这般看待我自己。无论情怀还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窗边搔首,把酒一尊;自斟自酌,心旷神怡。想当年,陶渊明写完《停云》诗后就是这样的感觉和心境。江南那些沉溺于功名利禄的人,怎能体会到饮酒的妙趣和真谛?回身朗啸,一时云海翻滚、狂风骤起。我不恨见不到同道的前人,只恨他们无法见识我的疏狂而已。了解我的,就那么两三个知己。
与陈亮“鹅湖之会”后,辛弃疾一度被朝廷复用,但1194年夏再次被罢官。回到上饶后,他开始在铅山东期思渡瓢泉旁筹建新居,四年后,新居竣工,内设“停云堂。这首《贺新郎》,即是辛弃疾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而作,抒写了作者罢职闲居时寂寞与苦闷的心情。
是啊,英雄暮年,交游零落,白发如许。问世间,却无一物能令自己一展愁容,只有那妩媚的青山知情识意,尚能与自己结为忘形之交。窗下手把酒杯,想学陶潜远离尘俗,不计得失。那些偏安江南的“沉酣”者,如何能了解我的心思?因为他们不过一些“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苏轼语)的追名逐利之徒。我,云飞风起的壮志雄心依然不减,可放眼四周,孤寂无友,只剩下寥寥的“二三子”!
此时的辛弃疾到了花甲之年,然而北伐大计仍是遥遥无期。痛心失望之余,他自然想到了种菊东篱、悠然南山的五柳先生,然而他终究学不来渊明先生“幡然醒悟”后的气定神闲,甚至,连东坡那种淡泊旷达的处世方式,他也做不到。
他,实在是一个不会后退的人。
于是,我们一次又一次看到盘旋交替的两股气流在他胸臆间碰撞、冲击。一种是舍我其谁、忠义奋发的上冲力量,一种是受人排挤、掣肘后的下压之力,结果,呈现在我们面前,无一例外的是一个英雄失志的悲慨而又无奈的形象。
是的,他终其一生,几乎都挣扎在“天远难穷休久望,楼高欲下还重倚”这进退两难的悲苦中。
然而,或许正是他政治失意、报国无门,才让他将自己惊人的才气、不羁的性格和剩余的精力,全部投入挥洒到词的创作中。而援引古文成句、肆意铺排前人典故、无视词的“本来面目”,几乎可以无所顾忌地笔走龙蛇且纵横捭阖,就成了辛词最大的特色之一。
这种特色,越到晚年,尤为明显。
据辛弃疾忘年之交的岳珂记载,辛弃疾特别喜欢该词中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两句,常常在朋友间非常自得地亲自吟诵,并问坐客如何,众人不约而同都叹服不已。
可见,这首词作,是辛弃疾晚年最得意的词作之一。
······
这几天,没来由地有些心慌。我原本很清楚,天下本无不散的筵席。离散是常态,而所有的相聚,似乎到头来只是分别的铺垫。是的,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相聚,不过上帝对我们的恩赐而已。
也就是说,进入简书一年多、写了近四百篇文章、总计八十多万文字的快乐人生老陈我,不得不要与简书,不,要与大家暂时告别了。
因此,除了不舍,此刻的我竟然觉得,以后恐将似漂泊无依的浮萍,从此失去了根基,再也体会不到曾经的那种踏实和温暖了。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可,我哪有东坡先生这般的豁达和胸襟?
因此,请允许我躲在一旁稍稍掉几滴老泪。
因此,今天请大家随我一起感受辛弃疾笔下的别离。其实,我是真的舍不得你们!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鴂。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鹈鴂(tí jué ):作者自注:“鹈鴂、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一种近似杜鹃叫声的鸟类,亦称伯劳。 未抵:比不上。马上琵琶:用昭君出塞事。“更长门”句:用陈皇后失宠事。燕燕:《诗经》篇名,卫庄姜送归妾之作。将军:引用汉武帝时李陵与匈奴激战,寡不敌众而投降之事。“向河梁”句:苏武滞留匈奴数十载,终得回汉,李陵于河梁之上为其饯行送别。“易水”句:引用《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王之事。
词意:
绿荫丛中鹈鴂声叫,好似在抽泣;鹧鸪哭嚎刚停,杜鹃又发出凄厉的啼鸣,声音更为悲切。它们竟然一直啼到春天归去再无半点春色可以寻觅,接着再怨恨百花凋零、芳菲消歇。但这些,又怎能抵得上人间的悲苦离别?
昭君出塞,呜咽的琵琶声中,她奔向未知的茫茫荒野;更有陈皇后幽闭长门别馆,含冤辞别了金阙。还有《燕燕》一篇,说的是庄姜无奈送别戴妫之事,后者曾是卫庄公的小妾。
汉代名将李陵身经百战,但因兵败归降匈奴而身败名裂;在河梁为苏武设宴饯行,他回首遥望万里之外的故国,在依依不舍中与老友诀别。还有猎猎西风中,燕太子丹和众人皆穿戴如雪的衣冠,在易水河边为荆轲送行,荆轲慷慨悲歌,回荡不息。
鸟儿如果知道人世间有那么多的生离别很,料想不会再哭泣掉泪,而一定会痛苦地悲啼出鲜血。你这一走,还有谁共我醉赏明月?
这首词悲壮沉郁,感情强烈,音节更是声如裂帛,在巨大的摩擦力中,声情并茂地抒发了词人送别堂弟茂嘉时的沉痛心情。
据张惠言《词选》记载,茂嘉因罪谪徙,辛弃疾于是借题发挥,将个人身世与家国兴亡馆结一起,以致多年的郁积不平,一触即发,一发不可收了。
辛弃疾描摹的三种鸟,任何一种啼声都足以使人断肠,何况它们此起彼伏,在耳边交替凄鸣?于是,一场不仅仅关乎普通送别的情感基调就这样被浓墨重彩设定下了。
是的,它更可能引发的是词人沉潜心底几十年的家国之恨。
辛弃疾彻底爆发了。
他再也顾不得词体格式,顾不得起承转合,那刻,历史上种种离愁别恨的典故,纷至涌集,突口而出。他不是在写词,他简直是在宣泄,宣泄心中的愤怒和悲伤。
诗的形式,尤其律体诗,往往过于刻板正经,如果过多使用排比、铺陈,不仅有损结构,读起来反倒更像歌谣了。于是,《贺新郎》这种近似“骈四俪六”的长短句组合以及这种词牌特有的高亢激越的节奏,就成了辛弃疾释放情感的最佳选择。
中国古代所有文体中,赋体的气势最是磅礴跌宕,内容也最为汪洋纵恣,而辛词之“豪”,某种程度上正是由赋体营造渲染出来的。当然,我们不能排除词人博大的家国情怀,然而形式本身蕴含的美学力量,我们也不能忽视。
就这样,辛弃疾以天才般的创造力,在词的海洋里纵横跳跃,上下腾挪,轻而易举地发现、开拓出词坛彼岸的一片美丽新天地。
正因如此,辛作“以文为词”的笔法,且时而骚体时而集句的表现形式并不让我们惊讶和突兀;他铺排典故,大量化用前人成句并没让我们产生堆砌、厌倦的感觉。相反,吟诵他的作品,总觉一股浩荡、爽利的清风扑面而来,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激荡人心。
南宋,何其不幸,但幸运的是有了一个辛弃疾!
最后,我还得添加一句豪言:简书本就人才济济、绚烂多姿,但锦上添花者,得算上一个快乐人生老陈!
······
继续欣赏稼轩沉郁豪放的一首壮词。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锦襜(chān)突骑:穿着锦绣短衣的精锐骑兵。襜:战袍。燕兵:此代指抗金义军。娖(chuò):整理。银胡觮(lù):镶银的箭袋。汉箭:即义军之箭。金仆姑:箭名。髭(zī)须:胡子。唇上曰髭,唇下为须。平戎策:作者南归后屡次上呈的抗金方略。东家:东邻。种树书:表示退休归耕农田。
词意:
忘不了年轻时率领千军万马南渡淮水的情景:义军枕戈达旦,然后一早万箭齐发向敌军发起了攻击。
追忆往事,不由得我深深叹息,即使春风也不可能再把我的白胡子染黑。看来还不如将那万字抗金方略,跟东邻人家换一本种田植树的书籍。
辛弃疾短短五十五字的小令,高度概括了他一生先扬后抑的人生际遇。扬,所以气势恢宏,不可一世;抑,所以悲凉如水,透骨伤心。正是这种巨大的悲喜落差和抑扬对照,才将这首作品演绎得极为丰满而富有感染力。
既然此词是追忆之作,我很愿意再带大家稍稍回顾下辛弃疾南归前的旧日时光。
辛弃疾是济南历城人,与比他大半个多世纪的李清照是标准的老乡,史称“济南二安”或“历城二安”。正因如此,稼轩在文学上最推崇的两位就是东坡和清照。
辛弃疾的上祖是西汉时有名的将军,可以说,他的血液里自然流淌着铁血侠义的英雄因子。不过,他的父亲辛文郁却是体弱多病,所以爷爷辛赞在他襁褓之时,或许从汉代大将军霍去病的名字中得到了某种启示,便给他取了个“弃疾”的名字,乳名“幼安”,寓其孙儿无病无灾,强壮健康地生长。
后因其母早逝,辛赞便将孙儿留在身边,亲自教诲,并敦促他习文学武。机缘巧合,靖康之变后,一位当年的御林军教头,被囚北行途中逃脱、流落到山东,恰逢金兵追击,幸得辛赞救助,遂留在了府中。
就这样,在那位师傅的亲自调教下,辛弃疾的武功得以迅速提高,且掌握了一套排兵布阵的实战要领,为以后带领义军与金兵作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归顺耿京义军做了掌书记后,他后来的同门师兄义端和尚竟然借机偷取了由辛弃疾保管的帅府大印,只身逃逸,辛弃疾义愤填膺,策马狂追,最终大义灭亲,一剑结果了那小人的狗命,完璧归赵。
再后来,就是杀叛将张安国,诛逆贼邵进,最后带领义军度过淮水,南归大宋······
上了年纪,辛弃疾常常陷入这样的回忆中,先是被自己感动着,最后无一例外地跌进悲慨的无奈中。
顺便再看他的一首《浪淘沙》。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一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顿挫跌宕之气势,情感之波涛起伏,家国身世之慨叹,跃然字里行间,尽显沉郁悲凉之致。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然而当客人前来闲谈功名时,辛弃疾还是忍不住回忆起几十年前夜袭金营、活捉叛将以及引兵南归诸事。
那是他一生最高光的时刻。每每想起这传奇般的经历,他仍豪情四溢,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可当他怀着一片报国之心南渡归宋,满怀希望为宋杀敌建功之时,朝廷不但不委以重任,亦不采纳他的平戎之策,反而将他长期投闲废置,使他壮志难酬,遗恨终身。
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待?还有多少光阴能被浪费?鬓发胡须皆白的辛弃疾,在无奈的自嘲中陷入了深深的失望。
但,辛弃疾还在顽强地期待着,期待柳暗花明的那天。
这不,机会貌似来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兜鍪(dōu móu):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坐断:坐镇,占据,割据。曹刘:指曹操和刘备。孙仲谋:孙权。曹操大军南下,见东吴军队威武雄壮,随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词意:
何处能看到中原大地?从北固楼上眺望,山川秀丽,却仍看不见北国神州。千古兴亡,往事悠悠,只有长江水夜以继日滚滚东流。
当年孙权年少英武,统帅三军,独霸东南,坚持抗战,始终未曾屈服低头。天下英雄有谁堪称是他的敌手,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难怪曹操会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笔致遒劲疏旷,感怆雄壮,在借古讽今中问答自如,风格明快,充满了昂扬进取的情调。
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六十四岁的辛弃疾先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次年被改派为镇江知府。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花甲之年的辛弃疾,此时重被复用,且在战略要地担任一方大员,他精神大振,对挥师北伐、挺进中原、收复失地信心倍增。尤其当他登临北固亭时,压抑已久的满腔报国豪情油然而生。
他想起了年轻有为的孙权。
按理,无论智谋才略,孙权都不及曹操,然而他雄据东南一隅,卧薪尝胆,不畏强敌。在兵力悬殊、敌强我弱的赤壁大战中,他联合刘备,大破曹兵,一举奠定了鼎足而立、三分天下的格局,那时,孙权才二十七岁!
如今的南宋,也是占据半壁江山,却一直以来耽于安乐,投降苟且。好在韩侂胄力主抗金,使辛弃疾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谁才是敌酋的真正对手?当下是否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来扭转乾坤?
是韩侂胄?也许是吧,但可别小瞧了我这个“廉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才是真正的孙权,只有我才能力挽狂澜,直捣黄龙!
我想,这才是辛弃疾真正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借千古英雄自喻,从而表达他匡复中原的坚定信念,同时也代表了广大人民奋发图强的时代呼声。
然而,历史再次跟他开了个玩笑,让他刚刚燃起的的一点希望火焰瞬间熄灭。
这,可从他另一次登临北固亭的感发中找到佐证。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想当年”两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和后秦,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元嘉草草”三句:元嘉是刘裕之子刘义隆年号。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想要像当年汉将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一样扫平北方,结果却大败而归,惊慌失措。
“四十三年”句:辛弃疾四十三年前南归,当时扬州地区正烽火漫天。佛(bì)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他当时击败南朝宋军后,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当地百姓年年在祠下举行迎神赛会。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词意:
千古江山依然,却再也找不见东吴英雄孙权的住处。昔日的舞榭歌台、风流余韵,早在千年的风雨中化为了尘土。
斜阳映照着长满野草杂树的普通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那儿停留驻足。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之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是何等的威猛英武!
然而他的儿子宋文帝却草率用兵、好大喜功,欲效法汉将在狼居胥山刻石纪功,结果大败南逃,仓皇失措中只能遗憾地回首北顾。瞭望江北,眼前惊现四十三年前的那一幕:烽火连天的扬州城,多少生灵惨遭荼毒!
往事不堪再回顾。如今的佛狸祠堂,老百姓年年在此欢度社日,全然忘了这儿曾经是拓跋焘皇帝的行署。瞧:乌鸦啄食着祭品,祭祀擂起了大鼓。还会有谁再关心探问:廉颇老了,饭量何如?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抚今追昔,然而这首《永遇乐》的格调明显与《南乡子》不同。如果说《南乡子》充满了昂扬奋进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词却沉郁顿挫,豪壮悲凉,抒发了词人面对恶劣现实愤懑却又无力回天的无奈心情。
除了作者生发的强烈深沉的家国情怀,这首词在引用典故方面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还是那位岳珂,年轻时有幸在筵席间听见辛弃疾反复要求歌女歌唱这首《永遇乐》。当时稼轩几乎一个个地询问来客,征求大家的意见。岳珂毕竟年轻大胆,认为该词用典太多。
据说辛弃疾还果真听取了晚辈的建议,重新修改润色达几十遍之多。如此想来,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阕词,或许已经是修改版了,否则可能看到的典故更多。
然而,或许正是作者恰如其分、贴切自然的大量用典,才让这首词体现出应有的沧桑和厚重,才有了处于危艰时局却难以言说的阵阵隐痛之感。
本来这几年,应是“隆兴和议”以来最为群情激奋的年代。
蒙古族的崛起,早已威胁到金国的安危。此时的金国,正忙于应付北方这个强大的对手,根本无力兼顾南线战事。权臣韩侂胄或许正是看清了这千载难逢的有利时势,才积极主张推行北伐大计。而且,还有好消息,那就是,韩侂胄曾经的政治对手以及那些素来对他抱有成见的人,也群起响应,纷纷站到了他这一边。
辛弃疾更不用说,为了这一刻,他可是足足等了四十三年!
眼看几十年的夙愿即将实现,辛弃疾和大多数主战人士一样,无不欢欣鼓舞,豪情万丈。尤其辛弃疾,他立誓要学孙权搏虎,像孙权大破曹兵那样建功立业,威名远扬。
然而,事情远非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韩侂胄其实不过一介刚愎自用的政客,尽管他在舆论宣传方面做足了功课,但军事方面的准备工作极其草率,又在战略上采取极左的冒险主义路线,加之将帅乏人,他自身心性狭窄,排斥异己,凡此种种,使得本来较为主动的北伐战事渐渐陷入到被动之中。
辛弃疾心急如焚,屡屡谏言,反招韩侂胄猜忌以及言官的攻击,最终又落得调职的结局。
他清醒地意识到,这场轻率的北伐必将以失利而告终,但却没有半分力量再加以阻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辛弃疾再登北固亭瞭望江北时,不由怀古兴悲,忧愤难当。于是,憋闷心中几十年的那股怨气,冲天而起,化为这首千古传唱的《永遇乐》词曲。
正像辛弃疾预料的那样,史称“开禧北伐”的最终结局就如当年宋文帝面临的一样,只落得“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的下场,甚至,一时众叛亲离的韩侂胄也为当时的礼部侍郎史弥远矫诏所杀,首级竟然被恭送去了金营。
韩侂胄的时代就这样结束了。由于他历来反对程朱理学,并实施过臭名昭著的《庆元党禁》,所以史书一向视他为奸佞之臣。但公正客观地说,他毕竟贬秦(秦桧)崇岳,彻底恢复了岳飞在政治上的名誉和地位,加上力主抗金,这些,都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倒是那个史弥远,才是与秦桧,不,比秦桧还要奸邪百倍的小人。
幸亏辛弃疾没有那么长寿,否则,他更会痛不欲生、死不瞑目了。
这是怎样的时代悲剧?!
看来辛弃疾此生,注定等不到山河一统的时候了。
两年后,即1207年秋天,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的诏令送达铅山的路途中,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9月10日(一说10月3日)深夜,昏睡几天的稼轩突然从床上一坐而起,双眼紧盯着挂在墙上的那把鱼肠古剑,嘴里大喊了三声“杀贼”后,轰然倒下,带着无限的遗恨溘然离世,享年六十七岁。
几天后,江西铅山州南十五里的阳原山中,多了一抔新土。
他的忘年之交、八十三岁高龄的陆游,在绍兴鉴湖听闻噩耗,不禁悲从心来,仰天长叹:“君看幼安气如虎,一病遽已归荒墟。”以此悼念这位至死不忘北伐的挚友。
······
稼轩先生,其实你无须遗憾也不用抱恨。
知道吗,你当年突入敌军阵中生擒叛将的壮举早已彪炳史册,你对文学形式(词)开创性的贡献无人可及。
当苏轼先生以他的智慧从容驾驭他的人生之舟,成为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心中的典范时,你用血性、无畏、执着和勇敢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传奇。某种意义上,你更应成为民族生死存亡时万民的楷模,因为你才是那个真正大写的“人”,一个值得大写的真男人!
还有,你知道吗,七十年后,你和陆游念念不忘的王师,不仅没有平定中原,相反连自己都消失了。敌人是谁?不是原来的金人,而是换成了更加凶猛的虎狼之师蒙古铁骑了。他们先灭掉了你终身都想杀的敌人,然后回过身来毫不犹豫向王师开了刀。
这就是历史的铁血和无情,这也是时代发展、人类进化的必然规律。落后总要挨打,懦弱必定被欺,古今亦然。
不过,即使七十年后的南宋小朝廷覆亡之时,还有一个人保持着不可覆灭的崇高气节,他就是文天祥,一位誓死不屈、舍生求义的民族伟人。
你听到他气贯长虹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命赞歌了吗?你看到他用铁血丹心书写的那篇绝命遗书了吗?
是这样写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稼轩,所以你不必再抱憾遗恨,因为你的人格力量早已深入人心,并在文天祥那得到了延续。你无愧于朝廷,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也无愧于自己。
因为是你,我不知不觉写成了诗词解析以来最长的文字,但我并没感到丝毫疲惫。
我几乎一直保持着与你一样的心跳和呼吸,在任何一次的快意恩仇中与你同悲同喜。我知道自己浅薄寡闻的知识才情不足以诠释你一篇篇千古雄文,也没能力概括总结你作品的艺术特点,但我自以为读懂了你的个性,理解了你的生命。
生命的意义在哪?在于创造,为了崇高的理想,坚韧不拔无怨无悔地向上、穿越、创造。
你做到了。你不仅将词这种文学形式拓展开创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更重要的是你塑造了多元、立体、有活力、有深度的生命形象,因而也就为后人竖起了一座“人”的丰碑,尤其是男人的丰碑。
于是,我最后的结束语就归结为:要做,就做辛弃疾那样的男人!
然而,八百多年过去了,我惊讶地发现,这样的真男人越来越少了。他们不仅身体素质大不如从前,心智更是脆弱不堪。
我常常怀疑,承平日久的神州大地,一旦经历巨大的社会变革或外部冲击,还有多少像你这样的英雄能站出来捍卫男人的尊严、抵御强敌的进犯、守护璀璨的华夏文明?
我知道,我这又在杞人忧天。
但稼轩先生,你知道吗,另一个不知比你当时敌手厉害凶狠千倍的异族--米国,近年来正磨刀霍霍,肆无忌惮地向我们施压,其险恶用心,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
我想,你绝不会答应。
我想,所有的中国人坚决不会答应,尤其是中国的男人!因为我们毕竟是你的传人,血液里始终流淌着你无畏不惧所向披靡的基因。
来吧,该来的总会来。
如果是朋友,我们好酒相待,如果是贼人,对不起,我们现在多的是“猎枪”!
“杀贼!”“杀贼!”“杀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