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马塞尔.普鲁斯特
读完《皮囊》这本书,内心是非常震撼的。首先整本书是分几个章节写的小故事,每个小故事你读着读着就很容易将自己代入进去,感同身受作者那份深深的感情,同时又加入自己的遐想与回忆,让人深有所思,思有所得。很遗憾这本书不是一口气读完的,没有连贯性的感受它给我带来的深切感受。所以在文章开头我就建议想读这本书的朋友,抽一个下午,一口气读完它。
《皮囊》这本书在我看来体现了作者对家人对故乡对好友的真挚感情与回忆,那种坦荡荡的感情与回忆分析是经历过真切的真实体验而得到的,没有更多的加入修饰与掩饰,显得那么的真诚,让读者直接的感受到作者的人生情绪。书名取做皮囊,我理解为作者将自己的皮囊逐渐剥开,一层层的向读者展现其中的血肉人生,真实的展现,深层次的剖析与反省,让我这种普通而又充满感情的人受益匪浅,产生极大共鸣。如书中绪言所说:人生际遇的好与坏,关键往往在于生命里碰到什么人,只要能对你有所启发,都是明灯。书中的许多人物是作者的明灯,同样也是我这种读者的明灯。看这本书,真的很有收获,对待生活,对待亲人,对待身边的好友,对待所处的环境……
作者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与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描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的故事,表达了对父母亲人、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回答了那些我们终将要回答的问题。书中的小故事有9篇,自我感想与展望有5篇,分别是是《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海是藏不住的》《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家》《火车伊要开往叨位》。
《皮囊》讲的是作者的阿太,也就是外婆的母亲。一个99岁的没有文化的老太太,职业是个神婆,讲话偶尔文绉绉,但是却教给了作者具有启示力量的生活态度: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作者未来中能够坚强的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失败与挫折,阿太给了精神上的力量。
《母亲的房子》里,母亲想要建一座房子,一座四楼的房子,因为“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我们建到了,就真的站起来了”。为了房子,她做苦工,捡菜叶,拒绝所有人的同情,哪怕明知这座房子不久后会被拆毁,只是为了“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归”。其实母亲这么执着的建房子不仅仅基于这个原因,更多的是完成原本健康父亲的愿望,让父亲发起的这个家庭看起来健康而完整,深深的表达了对父亲深切的爱。人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这口气比什么都重要。这口气就是父亲,就是这个家。虽然没有被理解,但是母亲还是坚持了下来并默默承受着。母亲的房子就是我的家,这一辈子我都有家可归。
《残疾》与《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里的父亲,他离家、归来,他病了,他挣扎着,全力争取尊严,然后失败,退生为孩童,最后离去。父亲被照亮了。被怀着厌弃、爱、不忍和怜惜和挂念,艰难地照亮。就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长大成人,承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坚强的走起来。
《我的神明朋友》是在父亲走了后,母亲对父亲精神上思念而去找的自我安慰对象。但是这个对象给了母亲一份安稳,让母亲相信父亲在另一个世界重新来过,过得比现实世界好得多。这一篇深刻的描写出了母亲对父亲沉默而有执着的爱。
《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是作者在小镇里的几个故事。张美丽,文展,两个阿小,在现实生活中几乎都能找到相似的影子。最喜欢的故事是《天才文展》,小时候我们周围总有那么一个人简称别人家的孩子,用万丈雄心走在义无反顾的路上,所有人都对他将来会取得的伟大成就深信不疑,可是二十年之后,这个人消失于我们的视野,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做着什么样的事情,反而是那些曾经默默无闻、从来不谈论理想和事业、埋头只做需要自己做的事情的人衣锦还乡。
《厚朴》这个故事是源自作者内心希望改写的一篇小说。虽然离开了那片乡土,却是蔡崇达的一次深入的自我剖析。厚朴是谁?厚朴就是Hope,厚朴就是我们都希望成为的那种人:恣意而张扬,在人群中与众不同,做不一样的事情,过不一样的生活,从不被现实所束缚,无论如何,即使去工地上砸石头赚钱,也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因为生命的意义就是要燃烧,足够精彩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所以要去经历各种生命体验,才不枉世间走一遭。可是厚朴最终还是被现实打败,退了学,四处流浪,回到老家,去一个偏远的村庄教书,最后自杀了。
Hope is gone。
可是“我”却成功了,我压抑着自己的渴望,在自己规划好的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走着,放弃了很多美好的时光甚至爱情,最后成功地抵达自己的人生目标。其实“我”知道,“我”和年轻时的厚朴一样,一直在和自己抗争,我所得到的,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人生。
《海是藏不住的》《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家》《火车伊要开往叨位》这五篇算是作者的感情抒发与自我感想与反省。对城市与乡村进行分析表达自己对故乡对农村的怀念与喜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催生安排出来的城市的遗憾。借这种遗憾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生命的意义与活力存在何处?生活的气息从哪里感受,去哪里寻找?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李大人告诉我的是什么?如何去生活,这个问题需要答案,更需要回答答案的勇气。很多人在不知道如何生活的前提下,采取最容易掩饰或者最常用的借口:理想或者责任。这个是不妥当的。最后回家与火车的开往方向,让我们珍惜身边人,找到生命中对你最重要的东西,将它把握住。家,亲人朋友,就是作者的答案。
《皮囊》这本书似乎在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生活并不那么重要,痛苦和幸福也都不那么重要,灵魂的清澈和满足或许才是最重要的。可惜的是,我们不懂。最后对书进行总结:这是一本对家人对故乡回忆的书,作者通过对往事的回忆来表达自己的忏悔,并通过忏悔找寻生命的意义。推荐本书。
分享几句我喜欢的书中原话:
1. 理解是对他人最大的善举。
2. “有没有把世界掌握在手中的感觉?”这样提问的人,显然没有试过在现实生活中去真正奔赴梦想。
3. 这世界最美的风景,是一个个活出各自模样和体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