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个体的为人处事方式来确定个体的人格类型,如果这种为人处事方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令人(自己或他人)感到痛苦,并影响个体的社会功能,我们就可以确定个体具有人格障碍。
除了上述的人格适应性问题外,还有哪些标准来诊断患者具有人格障碍呢?
我们先看DSM-5[2]对于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第1条 明显偏离了个体文化背景预期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的持久模式表现为下列两项(或更多)症状:
① 认知:即对自我、他人及事件的感知和解释方式;
② 情感:即情感反应的范围、强度、不稳定性和恰当性;
③ 人际关系功能;
④ 冲动控制。
第2条 这种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是缺乏弹性的且广泛的,涉及个人和社交场合的诸多方面。
第3条 这种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引起临床意义上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第4条 这种心理行为模式在长时间内是稳定不变的,发生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时期或成年早期。
第5条 这种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结果来更好解释。
第6条 这种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如滥用的药物等)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如头部外伤)。
从DSM-5的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看,我们在前面给大家介绍的人格适应性,实际上讨论的就是这个诊断标准中的第3条,这条是人格障碍诊断的严重程度标准。
除此之外,人格障碍的诊断还包括:症状标准(第1条)、广泛性标准(第2条)、持续性标准(即病程标准,第4条)和鉴别标准(第5条与第6条)。
人格障碍讨论的对象是个体的心理行为方式(即为人处事的方式),它通常是指在众多场合或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模式或特点,在人格概念中,这样的心理行为方式往往被称为人格特征或性格特点,例如,猜疑、追求完美、善良、随遇而安、控制他人、逆来顺受等。
被诊断为人格障碍的患者的心理行为方式是有问题的。心理行为方式的问题表现在认知、情感、人际关系功能和冲动控制等四个方面。
用认知行为疗法的观点分析这四个方面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问题的心理行为方式一定是基于歪曲的认知,由此产生偏离的情绪体验、异常的行为反应,最终造成人际关系的功能问题。
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角度,心理行为方式是建立在认知上的,如果个体存在人格障碍,就一定存在对自我、他人的歪曲认知(负性核心信念),存在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的歪曲解释方式。
在歪曲认知的基础上,个体对生活中事件的情绪反应就与正常人的反应不同,他们情感反应的范围、强度、性质就不正常,情绪可能变得更加不稳定。
在情绪驱使下,个体就可能做出不理智或者他人不能理解的行为,他们可能变得非常冲动、非常回避退缩,等等,最终造成个体人际关系功能上的问题。人格障碍认知、情绪、行为和人际关系功能就是这样统一的。
虽然个体的心理行为方式都是由认知、情绪、行为及其人际关系功能四个方面组成的,但对于不同人格障碍的心理行为方式其突出的特征是不相同的。
例如,偏执型人格障碍以歪曲认知为突出的特征,这类患者总是以恶意或怀疑他人的方式解释周围的任何事,这样就会造成情绪体验不正常,他们往往开不起玩笑,会对玩笑怀恨在心,这自然会影响其人际关系功能。
边缘型人格障碍则是以情绪不稳定和行为冲动为突出特征的,这类患者经常发脾气,心情时好时坏,动不动就要自杀、鲁莽驾驶等。
广泛性和持续性是人格障碍诊断中非常重要的标准。
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如果患者的问题仅存在于某个方面,如与上司搞不好关系,而与其他同事能很好相处,家庭关系也不错,就不能认为他有人格障碍,如果一个人几乎与所有同事都处不好,而且与父母、配偶、子女也有冲突,也没有多少朋友,这样就符合人格障碍的广泛性标准。
具备广泛性之后,还需要同时具备持久性标准。也就是说,患者与人相处不好的情况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最近才有的,而是很早就有的,如果要追溯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其在青少年时期或成年早期就有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要有人格障碍的话,初高中阶段就会显现出迹象了。
我们用四个特性来总结人格障碍的表现:模式性、广泛性、持久性和非适应性。
模式性就是指人格障碍诊断是个体的心理行为方式(或为人处事方式);
广泛性是指这种为人处事的方式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之中;
持久性是指这种为人处事的方式从初高中阶段就存在了,持续多年;
非适应性是指这样的心理行为方式严重影响个体的文化/社会适应性,给自己或他人造成痛苦,影响个体的社会功能。把握好这四个特性,我们也就能够判断个体是否属于人格障碍了。
我们在确认患者罹患了人格障碍后,就需要对其人格障碍类型做进一步诊断。
人格障碍类型可以从人格障碍的关系类型(关系寻求、关系冲突或关系疏离)和患者的核心信念(关于自我、他人)、补偿策略的角度来判断,最后根据各种人格障碍类型的症状标准做出具体诊断。
我们应用一个案例来说明人格障碍的诊断过程,这个案例取自王伟的《人格障碍的基础与临床》一书。
李某,男,28岁,初中学历,已婚,某酒店厨师。
李某近来常感到头痛心慌,有时还有濒死感,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减少,感到自卑空虚,同时食欲下降,有厌食症状,常感到恶心,进食后容易呕吐,睡眠质量差,迟睡早醒。
李某在家里的三个孩子中排行最小,与父母和妻子的关系较差。李某有婚外恋,他想通过与婚外恋对象恋爱而发财,也曾有过赌博、嫖娼的经历。
李某对朋友的依赖感强烈,处理问题时倾向于听从或依赖朋友的意见,而不是自己做决定,缺乏主见,多数决定都取决于他人的想法,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会选择伪装自己,为了不失去他人的支持,不敢否定他人。
同时他有强烈的自卑感,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下且无社会能力,善于逃避参加活动,在社交场合常感到极度不舒服。
李某爱幻想,情绪强烈而且变化剧烈,对待他人或事物时常采取极端的态度,说的话也很荒诞。
李某有时很诡诈,长期心怀记恨,容易嫉妒他人,情感冷酷,多疑,警惕。擅长撒谎与推脱责任,容易被激怒且过度自卫,有时为了不做事,而倾向于阻挠他人的努力。
李某称自己小时候经常被父亲家暴,觉得父亲在情感上对自己非常冷漠,不怎么与自己说话,即使说话,他的语气也不好,从不表扬自己,爱侵犯自己的隐私。
我们用人格障碍诊断的四个特性来看李某是否可以诊断为人格障碍。
① 非适应性,从李某与父母和妻子关系都很差,赌博嫖娼、逃避社交、撒谎等这些表现看,李某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给自己和他人(如妻子、母亲、朋友)造成了痛苦,并且影响其社交和职业发展;
② 广泛性,李某各方面的人际关系都存在问题,与父母、妻子和朋友的关系都存在问题;
③ 持久性,上面的案例描述并未涉及具体时间方面的信息,有待确认;
④ 模式性,李某与他人相处时主要表现出依赖他人、警惕他人、回避他人等心理行为方式。
由此可见,李某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我们可以将他诊断为人格障碍。
接下来,我们需要来讨论李某属于什么类型的人格障碍。
其实李某的人格障碍并不典型,它具有多种人格障碍类型的某些特征。
例如,李某对朋友的依赖强烈,倾向于听从朋友的意见,这是依赖型人格障碍的重要特征;李某逃避参加活动,在社交场合感到极度不舒服,有着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李某诡诈、嫉妒他人、多疑、警惕,有着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李某撒谎、推脱责任、情感冷酷,不想做事,有着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
但上述人格障碍的特征表现并没有达到某个特定人格特征的症状数量要求标准。因此,我们不能将他诊断为某种人格障碍,只能暂定为“未特定的人格障碍”。
关于人格障碍的具体分型大家可以参阅DSM-5的诊断标准,和“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学”中有关人格障碍的讨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