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周我在亚马逊 Kindle 市场里随便逛时,顺手扔了几本中文电子书进购物车,其中就包括古典的《拆掉思维里的墙》和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因为作者是熟悉的名字,再加上评价也不错,还超级便宜,就买了。
这两本书看完对我倒没有太多知识上的增长,反倒是意外启发了我「该如何评价一本书好坏」的思考。
我先拿起的是《拆掉思维里的墙》(以下简称为《拆墙》),刚翻了十几页,就觉得读得很难受,一时说不上是为什么。再拿起《万万没想到》(以下简称为《万万》),先前那种不愉快的阅读体验就消失了。我心一动,觉得似乎发现了一个通往思考某个不相关问题的入口。为了让自己的观点和讨论尽量客观全面,我还是坚持把两本书都读完了再回来写了这篇文章。
接下来在读《拆墙》的过程中,我总结了几个自己阅读体验不佳的触发原因——
◕ 书里大量引用虚(虚构或虚假)论据或者一些很难查验真假的事例,这让文章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比如,“有一个人……”,“小张……”,“我有个同事……”等等;
◕ 没有处处给出论点、论据来源。比如第七章中作者提出对“社会系统”和“幸福系统”的讨论,虽然观点对我有些启发,但作者既没有充分解释理论来源(自创?还是借用?)也没给读者可以自行查阅追溯的文后引用——我试着谷歌搜索了二十分钟,毫无收获——而通常来说,举证责任应由观点主张者承担;
◕ 有一些引据即便是真实可考的,由于发生概率极低,因此拿来作为论证的力量也很弱。比如各种名人轶事。单个事件的发生可以用来证明一件事的可能性的,而进一步地,是否每个人身上都存在那种“可能性”则是不能顺势证明的。有趣的是,作者自己也专门写了一章《成功学不能学》……
对比之下,在读《万万》时,我就没有遇到上述问题。
《拆墙》和《万万》都是非虚构类书。非虚构类书的主要写作形式即,作者提出一个或一些观点,通过一系列解释讨论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正确性,从而达到影响、说服读者的目的。借用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智慧,「说服」的方式主要可以分成三大类:
Ethos - Personal Character of the Speaker 演讲者(即观点主张者)的个人魅力
Pathos - Emotional Influence of the Speaker on the Audience 情感诉求
Logos - Content and Argumentation 内容与逻辑
举个例子,联合国近几年特别爱拉明星来当大使为自己背书,看中的就是明星本身的个人魅力和广泛影响力(Ethos),即便那个明星可能对政治、对经济、对救助等专业领域一无所知,也会有来自无边无际的粉丝们的支持;慈善机构爱用可爱小动物和骨瘦如柴的非洲小朋友的照片来吸引人们目光与捐款,则是在用“感情牌”影响人的决策(Pathos);而用逻辑指导生活对于人类来说,既非本能也不轻松,所以选择用内容与逻辑(Logos)来传递自己观点的人往往借助文字的载体来筛选读者,比如学者发论文出书,比如@科学家种太阳 在微博写付费文章。
身为接收者,被 Ethos 或 Pathos 所影响是在所难免的;或者还可以进一步地说,由于人性的本能,在面对前两种「说服」的进攻时,我们无法自行决定心中不对自己的爱豆、不对萌宠产生涟漪波动。而那涟漪又会无形中影响到我们的理性决策,有时可能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那些看到丈夫下跪痛哭就原谅其家暴行为的妇女,她们就是在情感波动的影响下放弃了理性与逻辑。
但是不是就没办法不被 Ethos 或 Pathos 影响了呢?
——当然不是。
只要做到「识别(危险) - 避开(诱惑)」就好了。知道了自己面对影响和诱惑时是脆弱的,那就尽可能杜绝任何受虐式“抵抗诱惑”的考验机会,同时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扯了一通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理论,又和「评价一本书的好坏」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
对于我来说,能让我赞同一种观点的方式只有第三种 Logos ;因为我已经尽量提前避开了被前两种「说服」方式影响的可能性——比如,碰到大打感情牌、贴几张可怜宝宝、动物照片来卖内容的网络帖子,我会直接关掉,不给自己看下去的机会。仅仅依靠内容与逻辑来传播观点的难度很高,不仅对于作者来说很难,对于读者的要求也不低啊。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需要学习与练习的。
在这里就不得不又提起《超越感觉》这本逻辑启蒙书了。正是通过系统、细致地阅读这本英文书,我才真正一点点补全了自己以前的逻辑漏洞和思维陷阱。虽然我故意读得很慢,一周才看一章,但那一块儿块儿打磨好的拼图凑在一起,才让人看到了「如何评价一种观点」的思考指南全貌。
这也是我读《拆墙》时很不愉快的根本原因。体验过眼镜擦干净了去看世界之后,那就无法再安心戴着脏兮兮的眼镜了。接受了逻辑与思考的训练后,就无法再被逻辑混乱、论证无力的观点所打动。因此我也是“突然间”就获得了为自己甄别好书的能力。这是个不可逆的过程。我能想象,如果是高中时的我读到《拆墙》,肯定会觉得很有价值、收获满满。可是现在我看书的眼光、思考的方式都回不去高中了。
当然了,虽然《拆墙》在我的观点里完全算不上是值得细读的好书;但对于我来说,读它绝不是浪费时间。因为正是这个阅读的过程才直接启发了我对以上「如何评价一本书好坏」的思考;另外,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幸福是比出来的吗(点击左边蓝字可访问旧文),其直接灵感就来自于《拆墙》里对幸福的讨论,特别是我写到的「幸福贩卖机」类比的原型就出自《拆墙》。
所以说,只要怀着善积累、善思考的心,不论是读好书还是劣书都会有所收获。只不过那收获的多少是与书的质量以及读者思考的质量呈正相关:越是好书,对读者的起始独立思考能力反而越没要求,只要虚心地把书中的精华都学到自己脑子里就已是巨大的收获;越是烂书,则对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要求越高,因为那其中的内容鱼龙混杂,若不仔细思考分析,被带到坑里也是分分钟的事,那时的收获也许就变成负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