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自古生产小麦,面条是岐山人最爱吃的饭食之一,农村人有“一天不吃面,等于没吃饭”的说法,每逢过年过节,家家要做臊子面。
(一)臊子面的历史
说起岐山臊子面的历史要追溯到周朝,周人由豳(bīn)(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迁至岐之周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县),在渭河边和北原上繁衍生息。渭河有一恶龙为祸,大旱三年,民不聊生。周氏族人不忍离开经过数代开拓出的家园,奋起反击,大战七日才将恶龙杀死,饥饿的人们为庆祝胜利,将龙杀了和面集体食之,觉得鲜美无比。于是在以后庆祝这次胜利时,便用猪代替龙和面集体食之。后来扩展至其他节日和祭祀。这臊子面也渐渐传开,而其做法也渐渐在流传中得到了发展。
还有一种说法,臊子面源于周代尸祭制度的"竣余"礼仪,即先敬神灵祖灵,剩下的才轮到君卿,最后才是一般人。这种遗俗在岐山长期存在,不论谁家办红白喜事,第一碗臊子面先不上席,而由小字辈端出门外泼两次汤,象征祭祀天神地神,剩下的汤称"福把子",泼向正堂的祖灵牌位,然后才上席,并按辈数和身份次序上饭。过去吃面剩下的汤不能倒掉,还得回锅。即取竣余的余字之意。
臊子面是岐山和关中一带招待客人的便饭,新媳妇过门,孩子生日,老人祝寿,通常都以臊子面招待客人。
(二)臊子面的做法
臊子面是陕西省的特色传统面食之一、是著名西府小吃,以宝鸡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在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陇东等地方流行。
说起岐山臊子面的做法,那是相当讲究的,臊子面的特点可以用九个字概括“煎稀汪,薄筋光,酸辣香”,首先对汤的要求煎稀汪,味道要酸辣香,强调一个酸字,面条要薄劲光。
臊子面首先就是做臊子,臊子也就是肉丁,一般选择猪肉三分肥七分瘦即可,将肉切成指甲盖那么大小的片,锅中放入适量的植物油,等油热后依次放入肥瘦肉,小火煸炒,把肉中的水分炒出来,再加入生姜去腥,放入十三香,等肉七分熟了再倒入家酿的陈醋,大火入味,根据个人口味放入生抽老抽,喜欢吃辣的可以多放辣椒面,最后再放入食盐,因为盐放早了会粘锅。等臊子燣好后出锅装盆,我们一般做臊子要两三斤的肉,因为全程不加水,臊子能放很长时间 。
臊子做好后,接下来就是做面条,用碗盛些水,里面在放些碱粉融化开。〈目的是用来和面,面煮熟后吃起来筋。〉在盆里倒些面粉,用刚化开的碱水和面,和出的面粉湿度用手抓一把面,放开后面粉散开为宜,但不可太干,多揉搓些,放置一会儿后,用压面机压或用手擀。最好是到市场去买现成的又薄又细又长的机器压面。
臊子和面做好后,接下来就是做底菜和飘菜,底菜一般为胡萝卜和豆腐,也可以是当季的时令蔬菜,豆角,蒜苔都可以,将它们切为细小的丁,如果肉臊子刚出锅,锅中留有适量的臊子油炒最好。也可在凉锅中先用适量臊子热锅,再倒入胡萝卜末,同时旺火翻搅,放 入碘盐。半熟时,文火慢慢的焖,同时要勤翻动,在菜快被焖熟时,放入味精、花椒等调味品。还要有黄花、木耳、鸡蛋饼(用鸡蛋摊成的薄饼,切成1厘米见方的菱形块)。飘菜最好是蒜苗,切成小丁备用。
然后是调汤,锅中放少许油,油热放入切好的生姜沫,放入四小勺盐,一勺十三香,半碗醋,加适量水烧开,放入底菜,和燣好的臊子,放入辣椒油和,再倒入切好的鸡蛋饼,汤就做好了。
另起锅下面条,面条煮熟捞出盛入碗中,一碗只盛一筷头面条,面条和汤的比例是1:7,我们称之为一口香,再给碗中浇上汤,撒上飘菜,一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臊子面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