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是一本对话实录,是人类学家项飙和《单读》的主编吴琦多次长谈的结果。
项飙1972年生于浙江温州,现为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著有《跨越边界的社区》《全球“猎身”》。
在本书中,项飙对吴琦讲述了个人思想的形成,他的人类学家的经验,对于一个流动世界的看法,一个中国学者的焦虑等。
全书以对话的方式,按时间的脉络,共分北京访谈、牛津访谈、温州访谈三大部分。
北京访谈分为访谈之前、童年图景、80年代、北大青年的焦虑、研究“浙江村”、年轻人之丧、边缘与中心、个人危机、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用80年代来批判80年代,什么是批判、理解的学问。
牛津访谈分为访谈之前、牛津记忆、距离感与直接性、人类学的圈子、非虚构写作、学术不是天职、民族与民粹、新加坡启蒙、跨国性的自洽的小世界、大学应该寻找例外、个人经验问题化、新研究、共同理想、乡绅作为方法。
温州访谈分为访谈之前、人的再生产、阶层流动的悖论、寻找新的话语、作为中介的人类学、再谈乡绅。
【采撷拾得】
1.重建对话的精神
许知远在代序《重建对话的精神》中,以西蒙·佩雷斯(Shimon Peres)与罗伯特·利特尔(Robert Littell)的对话录《为了以色列的未来》为契引,展示了对话录文体的魅力,也说明了这种文体的难处:“这不仅需要一个诚实、丰沛的谈话者,也需要一个敏锐、耐心的提问者。他们穿梭于不同时空,同时紧紧抓住个人思想之锚。”
国内学者总体上不太流行或习惯通过访谈来表达自己。而项飙认为,把模糊的想法清晰化,能够用直白的语言表述出来,需要很高的造诣;所以访谈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而对话更重要的价值是互动。作为一个社会研究者,就是做思考工具的孵化器。“我不能给你什么,我只能激发你、提醒你。原来那种专家告诉群众的模式要改变”。
这本书更具体、更内在的对话对象,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人。因为他们谈话的线索之一始终是知识如何更有效地介入社会。
2.把自己当作方法
吴琦在前言《自我是一种方法》中讲到了成书的最初设想以及推进情况。
本书体现的内容,是项飙作为一个学者在专门研究中的深思与实践。而深思与实践,本身就是“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书的过程,也即两人的对话,“也是一个参与者不得不首先把自我交出来,又在共同的探索中得以放下自我的过程,直到最后发现,正是“自我”这个工具,让我们能够撞击出超越自我的问题。”
吴琦认为,更重要的是在成书过程中,他们找到了观察与反思的位置。“自我”不再是一个自足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检验的命题,在不同的层级和权重上,取不同的分寸和距离,而不止于一些抒情或模糊的话语。
在本书中,“自我”在很大程度上被凸显了,包括他们自觉展现的部分,也包括不自觉的流露。但作者也明白表示,展示自我从来不是目的,甚至可以反过来说,这本书的目标之一正是把这个概念从利己主义的泥沼中解救出来,揭示出原本就附着其上的历史脉络和社会关系。
3.附近的消失
项飙观察到有些知识分子活在话语中,讲的是从一个话语到另一个话语的逻辑推演,也许和实际发生的事情相去很远。他们搞学术、做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进入那个话语体系,而不是观察身边的世界。
而进一步,项飙提出了“附近消失”的观点,并认为这是我们现代社会一个总体的趋势。所谓“附近”,就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个小世界。我们现代人天天沉浸在特别宏大的事情上,讨论着国际局势、关心着行业动态,但是对身边生活的小世界熟视无睹。
《把自己作为方法》就在提醒我们,要回到近处,回来看你身边忽视的人和事。
4.回到人本身
传统知识分子重诠释,而非反思。
项飙举例说,年轻同学做课题,题目大多是规范式、很无趣、常规性的,即便谈的时候觉得很有趣,但一落到课题上,连激情的表达也比较僵化,有一种宗教式的为了寻找意义而做这个事情,而不是要面对社会现实,进入现实。
而项飙认为,知识分子的生活方法的要义就是分析性的反思。反思就是提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提问要有一定的逻辑性,根据实际的观察进行比较,通过推演。这不是对别人的责任感,也不一定是共同体的责任感,其实就是对自己、对自己附近的反思。
重要的是一定要回到人本身。意义不是虚无缥缈的人文精神,而是来自人和人的关系怎么构造。
5.理解世界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
知识分子是否接地气,还要看他能否从非常具体的生存状态出发讲事情,讲的东西是否会无机、缥缈。
项飙认为,具体的表现是:收集事实,可以定性的猜测、定量的分析。拿到不同事实后,再动态调整观点。在这之上的观点分歧和辩论才有意义。
理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结构严密的推理型表达,有展示性、图景式的表达,后者通过无数细节一笔一笔叠出来,就像一幅巨大的壁画,不能把它浓缩为一个结论,如果浓缩为一个结论,就会觉得这个结论本身毫无意思。
理论不在于新不新、深不深,更不在于正确不正确,而是能不能形成沟通性。可沟通性非常重要,哪怕是一个浅显的理论,但它一下子调动起对方的思想,把对方转变成一个新的主体,那这个理论就是革命性的。
项飙提醒我们,我们读书,理解人类社会的规律,都一定要和自己这个人发生关系,否则搞艺术就是为了美,好像是一个服务工作,去取悦人。
在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你一定要带入你个人的经验,否则其他东西都是飘着的”。
6.边缘与中心
项飙认为,人生活中的原则不是靠抽象理念来维持的,都是靠具体的社会关系。如果跟周边的人、生活的世界关系不清楚,就会变成机会主义者,其他人都成了利用工具。学界是这样,官场最明显,商界也是一样。
在现代性之下,“边缘”和“中心”变成一组对立关系,边缘的人要进入中心的欲望特别强,甚至有一种中心情结,觉得边缘的生活不值得过,因而造成极大的焦虑。
边缘的人要进入中心的强烈欲望,当然会让人发挥很大的能动性,但也造成各种扭曲。而且一旦进入中心之后,很多人就变质腐败,变成没有原则的人,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是谁想清楚,存在就是为了进入中心。
【写在最后】
看《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我最大的感触来自于项飙主张的具体、真实、个人、自我、构建小世界等理念。
或许是因为对话体的缘故,这些主张散落在书中各处,但又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它们都是项飙的立身立论之本。
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把自己作为方法。即深入到自己周围的小世界中,观察分析并用自己的话语来作出独立的叙述。
正是从此出发,项飙讲述了中心和边缘、社会阶层固化、国际与跨国、反全球化趋势和动向,以及手机等大众媒体的广泛普及对大众带来的影响、公知的缺位、知识分子身份的模糊、青年人的“丧”等现象和问题。
这种把自己作为方法的探究途径,值得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