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圈里、群里,甚至在上下班途中,都听到大家议论“某中学学生因犯错并在未通知家长的情况下被老师赶出校门,最终导致孩子溺亡”的悲痛事件。
事件起因根据家长的说法是因为离校远,周一至周五寄宿在学校。20号下午上课时违反课堂纪律被老师赶出学校且未立即通知家长,导致孩子几个小时后在离学校20公里外的地方溺亡的后果。事后学校联系家长经派出所确定在太平间看到了孩子死亡的悲剧,家长到学校理论、舆论造势,要求说法等。
姑且不讨论学校和家长的是非定论。看到这种情况内心是伤痛、沉重的。孩子回家后我简单的告知了她这件事,问她如果遇到了相同的情况怎么处理?孩子理直气壮的说:“我肯定先给您打个电话啊,然后回家。有什么事告诉爸妈,还有爸妈解决不了的问题吗,再说即使犯错了,妈妈也会原谅我的。”听后倍感欣慰。是啊,有什么问题,不能给爸妈说呢?又有什么问题需要自己选择极端的方式而告别呢?
现在的孩子每个家庭都寄予了厚望,过多的包袱、学业、对比,压的孩子都喘不过气,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辅导和沟通、聆听。孩子没了作为家长的一员,我们能理解家长的心情。只是反过来想想:如果父母做的好,家庭是孩子温暖的港湾,那么,即使在学校受到再大委屈也不会选择轻生吧。我要反思,怎样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首先我们要善于接纳: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我要求,我想象的样子;接纳孩子的情绪,情绪没有对错,只有表达方式不正确。我以前很不喜欢孩子动不动哭泣的,总是严厉制止,后来看到一篇文章说,当孩子有情绪需要发泄时,就给孩子空间和时间,让她宣泄,结束后再去沟通。试着按这方法进行尝试,当孩子情绪来时,我并没有即时制止,而是张开双臂抱着她说:"来,到妈妈怀里痛快的哭",适时的轻拍背部进行安抚;哭完后孩子心情好了我跟她再沟通问题出在哪里,妈妈有哪些不对,孩子也会反思说:嗯,我刚才做的不对,要做哪些调整和改变。听后还是很触动的,毕竟她已经有所认知和改变。
接纳孩子的犯错,犯错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导孩子知错改错,犯错是成长的经历,经历等于财富。记得有次孩子在朋友家玩耍,做“侧手翻”时一不小心磕到桌角眉骨处磕破,鲜血直流,孩子非常害怕和担心的,以为我会吵她或者责备她,但没有。快速送医院包扎、安抚、宽慰;缝了10针,慢慢的陪她度过,事后孩子很感激也更加爱惜自己的身体,不随意接触高难、危险的动作和地方。接纳孩子的“叛逆”和小心思,孩子独立思考,有思想有主见比乖乖的听话更重要。最近孩子开始根据老师的建议隔三差五的写日记,有天我遇到了很自然的说,我能看看吗?孩子考虑了下说,暂时不行,等我想跟您分享时再给您看吧!我说没问题,你说了算。对待孩子有时是家长,有时是朋友,有时是玩伴,角色转换很重要,我可以不认同你的某种行为,但对你的爱不变。
然后家庭里要有人品教育,言谈举止之间给孩子做好榜样,尊老爱幼,懂得礼貌和分寸。记得有次有个朋友初识给孩子红包,爸爸和孩子一再推托不了收下后,孩子很自然的说:“爸爸,这钱我要给奶奶一部分,奶奶平时舍不得花钱,让她自己随便买点东西,买些营养品,剩下给妈妈补贴家用”。爸爸听后很感动,果然这钱她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了奶奶和我。每次出差孩子总会叮嘱:“别忘了吃饭啊,要注意安全”等,俨然一个小大人,比我还细心。其次是心情教育,第三是鼓励教育。最后一点,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吃苦。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和帮扶活动,感受别人的不同,懂得幸福生活的不易。参与一些社会实践,“以物换物”、“卖报、卖书”等等。适当的参与厨房动手能力,简单的做些饭菜等。只有孩子内心足够充盈,才不会轻易被外界所干扰。
俗话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有的花开在春天,也有的开在别的季节。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开的会更动人;如果你的花到冬天还没开放,没准你的花就是一棵铁树,开花惊艳四方。
即便是再清澈的水,如果在杯中不停地摇晃,它会变得浑浊;即便是再浑浊的水,如果将它静静地放着,也会变得清澈。我们的心也是如此。要给它时间去沉淀、去净化,有一颗干净的心,无论相貌,无论着装,心的透彻是最美的;不分贫富、高低,心的善良是最贵的。堂堂正正的做人,明明白白的做事,让人感受到你心中的阳光,这才是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