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前后后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这本《舍得,舍不得》看完。这本散文集对于现在的来说,不是那么易懂,或许是经历不够,或许是修行不足。
全书分三卷:回头,肉眼,无梦。
回头一卷,多是对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讨论,回头看古人、看逝者、看自己。回看众生对人相、我相的执着,通过他人或自己生命某一时刻的境遇,探讨人相和我相。若以人相、我相观之,世间众生大概都是一个样:在茫茫红尘之中禹禹独行,或为相而活,或不为相而活。最终也无非两种选择:舍得,舍不得。以前只是敬佩东坡的潇洒豁达,读完此书之后,更加惊叹于他对人相和我相感悟,一个人若非舍得,又怎能挣脱我相桎梏呢?
肉眼一卷是我认为三卷之中最易懂的一卷,也是读后最多感触的一卷。卷中人物都是个性鲜明之人:失智的八大山人、痴绝的嵇康、莫奈、雷诺阿、西湖边来来往往的有名或无名之辈,神话世界里的鬼怪诸神等等。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什么样的人物都有,形形色色。大家都是肉体凡胎,以一双肉眼察世观人,能看到深处、窥得自然机密的天眼、慧眼、法眼等,靠的大都是一个悟字吧。所见所闻所悟所得最终集成人的精神,百世流传。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以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人的肉身故事能一直流传于世,大概是因为主人公均已不只具有肉眼,其肉身故事传递的内外明彻是真正的有所舍、有所不舍吧。
卷三无梦应该是最为晦涩难懂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作者通过讲述客居无梦寺的所见所感,吴哥窟的微笑之美,黑塞的《流浪者之歌》等探寻生命本来的意义。生命在世间留下的痕迹,或有形或无形,从出现到消失,这个过程真正的意义又何在?大概是存在本身吧。吾辈凡尘俗子,喜恶爱欲贪嗔痴,七情俱往,生于世便是一场修行,有人快,有人慢,其结局圆满与否,走到尽头时都不再重要。
世事或许本来就是一场大梦,色彩纷呈,心安便无梦。
本书的副标题是带着《金刚经》去旅行,其旅行表面上是在路上的旅行,实际上是时空交错的旅行,是人生的旅行。从落地婴儿的纯洁到少年轻狂的讽刺,从成年的略知天命到暮年的内外明彻,人的一生都是由选择组成,舍得舍不得,生命都将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