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约两岁多的时候,我从书店里买回了四张识字卡片,这种卡片每张上面四行五列,共有20个汉字,每个汉字都有对应的图,并且每个汉字都如同拼图镶嵌在图板上,图板上面的字和下面的字都是一模一样的。和孩子玩这个图板的时候,我认为孩子太小,可能不会有兴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不但喜欢玩,而且很快就能自己找到对应的位置拼好。以后在玩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我就有意地告诉他这个字怎么读,大约几周后他就基本上认识了这80个字。看到孩子这么有兴趣,我想故技重施,但当时书店里就只有这么四张,连万能的淘宝也没有。我们买了一些识字大卡,但孩子根本不感兴趣,也没有再认识更多的字。
孩子快三岁的时候,我们送他上了幼儿园,在幼儿园里我们让校车接送,因此很少跟老师打交道,再加上他比别人家的孩子上幼儿园稍微早一点,因此老师每天带回来的作业,我们怕他不懂就从来都不做。这个时候倒是天天都会给他讲故事,也变着法子和他玩一些游戏。“悟空识字”的电脑游戏大约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玩的。刚开始的时候大约一周玩个两三次,后来就不大喜欢玩了。但是那个时候的识字量却有快速进步,大约到五岁的时候,他的识字量就应该有1000字了,我们常常坐公交车的时候,他会念公交站牌,有几次都惊到了旁边的叔叔阿姨或者是爷爷奶奶。
陪他阅读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给他念故事听;慢慢地我们用手指着读给他听;后来让他指着读给我们听;再后来我们读半句他读半句,我们读一句他读一句,我们读一段他读一段,我们读一篇他读一篇。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他听到了、读到了很多故事,也认识了不少字,等上小学的时候,他课本上的字就很少不认识了。也是从上一年级的时候就再也没有给他买过带拼音的书。
刚上小学以后,他的阅读几乎是停了下来,一方面是他没有上过学前班或者叫幼小衔接班,就连拼音也搞不明白(他之前的读书过程几乎没有使用过拼音阅读),学习上有些吃力;另一方面,他们的作业相对有些多,一些学习习惯也需要纠正,每天我们和孩子都觉得很是疲惫,基本上限于课堂作业,几乎没有课外阅读。
一年级的暑假,我陪着孩子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老人与海》,那个时候还是以朗读为主,一个假期也就读完了这两本书。不知是不是这两本书的人物种在了孩子心中,还是天天阅读养成了习惯?正是这两本书的阅读,孩子的读书习惯慢慢地就培养了起来,到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孩子的阅读已经变得自觉主动了。那个时候他的阅读范围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故事、漫画、绘本、小说之类的什么书都愿意读,并且在他眼中书的幅面薄厚已经无所畏惧了。这期间他读了不少童话、绘本,偶尔也读一些“小部头”的经典名著,逐渐地他的阅读速度也有了不断提高。
进入二年级,孩子的阅读我们基本上不再催促,只是给买一些适合他读的书放在书柜,偶尔说说书的内容,或者在说起其他书的时候,说一下我们也有这么一本书,讲了什么内容,其目的就是“诱惑”。这个时候我们不再买任何的教辅,为了能有时间读书,孩子的作业也完成的较好,每天完成作业后总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用来阅读。这种良性循环,不仅仅使孩子更加专注,而且孩子更有安排时间的自主性,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兴趣,这段时间里,他的书法、围棋都很少练习。不管这些做法对不对,我觉得比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来说,那些牺牲都是值得的。
二年级的寒假,孩子已经看完了50多部经典动画片,为了让他在假期里少看电视,我们约定在假期里看《哈利波特》8部电影,前提是每看完一部电影,要同步看完一本书,才可以再看下一部电影,就是这样一个约定,让我非常吃惊,整个假期孩子基本上只要有时间就会读一会《哈利波特》,开学前终于看完了7本书、8部电影。这个阅读量(200多万字)对于孩子来说非常不容易,但我一点都没有看出孩子有什么不高兴!
这个学期已经开学了一个多月,他对阅读还是一如既往的热爱,每天晚上看着他那么专注的阅读,我隐约感觉到他的阅读习惯已经形成,因为这已变得很自然,“习惯成自然”或许就是这个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