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禅都在生活的美学中,素寂,残缺,不完美,隐匿而又有吸引力,残缺而又有生命力利休便在这自然平常的事物中,将日本茶道发展改革直至大成。
所有的自然都是禅悟,一切道法自然,皆归于寻常的自然之中。庭院扫净,叶落,风吹,只道无常,任其自然,才是一种内心的提升。
有一日,千利休去参加一位茶人在清晨举行的茶会。进入茶庭之后,只见些许落叶点缀在茶庭的地面,呈现出一幅乡间山村的景色。利休看到这番景色便对身旁同行的茶客们说道:“主人一定会把落叶扫干净的。”茶会在中间休息时,几位客人再一次来到茶庭,庭院中已经见不到一片落叶了,地面被主人清扫的干干净净。利休针对茶会主人清扫落叶的做法说道:“就打扫庭院而言,清扫之后,即使再有落叶飘洒下来,也不必理会,任其自然,这样做才是巧妙利用自然风情的高手。”
万物皆由因缘而成,明月有阴晴圆缺,四季有春夏秋冬,这都是宇宙的规律,是自然之法。自古以来,在日本茶道中,无心,无念,无意识,流露平常心态,为自然之美,刻意的完美,不是美,自然无心的美才是纯美。虽然“清”是茶道之中重要的修行要素,但这并非表面的清净无垢,而是一种对灵魂的洗涤。千菊丸曾道:“禅宗讲求‘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所谓无念,于念无念,并不是什么也不思念,应念而不执。所谓无相,于相离相,就像镜子,显示万般诸相,又不受其束缚。然后呢,无所住之心自生,于是能出入一切境,而不被一切境所束缚,这也就是大自在了。正如憨山大师所言:“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突然。”境界达不够,自然不懂任落叶飘洒的美感。
茶道的精髓在于一切平常的事物中,在茶事中一切追求自然美,茶道与自然融为一体才是最高明。在主人清扫落叶的这个故事中,茶会的主人在庭院一有落叶的时候就去清扫,其实是他未能完成发现美的过程,也是他对自己内心的拘泥与执迷,表现出来的行为非旦来达到“清”字的境界,反而显得矫柔造作,其结果自然是破坏了自然情趣,破坏了美感。要知道不完美,不整洁,并不妨碍荒芜与枯槁的美,反而会生出一种随性多变的灵气。
千利休是一个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人,就连他的师傅武野绍鸥也曾说他是一个真正的茶道师傅。因为他是一个爱美成痴的人,拥有一双寻常人没有的,发现美的眼睛。在利休的观念中,最自然的反而是最美好的。在《寻访千利休》这一部电影中,便讲述了千利休对于美的极致追求,也表现了他对自然事物须同茶道相契合的理念。
在别人看来,茶会或许只是一个单纯的社交活动,可是利休的茶会却不仅如此,在利休的精心的布排之下,客人能体会到从心而发的一种美的感觉,更能体会到自我生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当堺之名人呈贡物给织田信长时,别人都呈现的是著名的唐物,高丽物等,而千利休只是拿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盒子,在别人都低嘲他的时候,千利休以黑色漆盘反射明月的倒影而被织田信长高度赞赏。黑色漆盘内金色喷漆的树枝,在倒入水之后,明月倒映盘中,就像一轮初升的圆月挂于枝头,水随风而动,盒中的树枝也随之轻拂,实在是美极了。在千利休举行的一场春日茶会中,他将盛开的樱花吊挂于天花之上,在拉窗打开之际,樱花被微风吹落,从屋顶缓缓地飘落下来,自然而然融入于茶席之中。利休就是这样一个巧妙利用自然风情的高手!
利休在这美学的路上,在自我生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一步一步地将茶道融入美学汇集禅理,使之发展兴盛。其实,美学与自然环境同自我生命的关系,又何止是在茶道当中呢?茶道不过是一种形式,让我们有一种途径去培养美的能力,有一种方式去体悟人生哲理。将茶道融入平常的生活之中,这才是茶道修行最深的影响。就如利休所言“心中一尺自悟”,当世人心中有道,真实的生活,自然顺畅的融入世道之中,便会活得更逍遥。
结束语:茶禅一味,美学同行,不管是特意清扫落叶,保持庭院的洁净;还是顺从其美呈现于视野,都是茶道修行的阶段而已。当修行至一定境界,便可不受清规束缚,以自然的姿态去寻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