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贾宝玉搬进大观园,突然反常逃离,整天在外鬼混,他发生什么事?
趣侃红楼68:情窦初开,大观园锁痴儿,偷看禁书,林黛玉惊宝玉
贾元春下旨让贾宝玉与众姐妹搬进大观园。此举特别不妥当。以当时的礼法规定,十二三岁的贾宝玉与姐妹们整日厮混若被外人知道,于他,于姐妹,尤其是宝钗、黛玉等表姐妹,名声有损,日后婚配很受影响。而且表兄妹常在一起,也容易出问题。
贾元春不是想不到这一层厉害。她之所以坚持让贾宝玉搬进大观园,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协助母亲王夫人与贾母争夺宝玉的控制权。
贾宝玉只有搬进大观园离开贾母,王夫人才可以接收管理儿子。他若在外面,就一定要住在贾母跟前,王夫人插不进去手!不提。
不管如何,贾宝玉终究搬进了大观园。一时间志得意满,整天与姐妹们厮混在一处,好不快活。
为此,贾宝玉还曾作了四首即景诗,分别是《春夜即事》《夏夜即事》《秋夜即事》《冬夜即事》。四首诗各有道理,关乎了宝黛钗三人的情感姻缘纠葛。本文就不一一细说。
只说贾宝玉的几首诗传出去,竟然还有了粉丝拥趸,颇受人赞叹起来。一时间更有人跑来贾家求诗求字,也不知道真假,反而让他得意起来。可见他的诗作得不错。
贾宝玉诗好,伏笔众女儿之诗更好,为后文诗社埋下伏笔,这且不说。
不过,宝玉在大观园只开心一段时间,很快就闹心起来,他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第二十三回)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园中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儿,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烂漫之时,坐卧不避,嬉笑无心,那里知宝玉此时的心事。那宝玉心内不自在,便懒在园内,只在外头鬼混,却又痴痴的。
贾宝玉突然“静中生烦恼”,不自在来得非常奇怪。原本和姐妹丫头们整日玩乐好不快意,却又“不好了”起来。不但一个人闷闷的,躲着众人整天在外头鬼混,有时候还“痴痴的发呆”。
贾宝玉的这一反常举动一定不要错过!他突然“变了性情”,曹雪芹写来清淡,实则极为重要,甚至远比后文偷看《西厢记》更妙。
曹雪芹寥寥百来字,信息量却是非常大。
首先,贾宝玉有一天“静中生烦恼”,不自在的原因不复杂,是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与姑娘们的不同。
十二三岁的男孩子,会在一瞬间意识到“男女”有别。虽然贾宝玉早都与袭人“初试云雨情”,但他在心理上并没有接受长大的现实,也没觉得他与她们不一样。
可到了十二三岁,由于性激素的因素,男孩子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声音变粗,胡须、体毛等青春期特征相继出现。青春期的性冲动更是时有发生。这都让贾宝玉一时间“接受不了”,逃离了大观园。
其次,贾宝玉“早熟”,但姑娘们却并没有跟上他的步伐。彼时黛玉和三春以及更多的丫头,仍旧处于混沌的年纪,也只有宝钗、袭人这些年纪大一些的才“通了人事”。
突然的变化,令贾宝玉很“痛苦”。一群女孩子在一起玩玩闹闹毫无避讳,有一些亲密接触更会让他体会到什么叫“甜蜜的烦恼”。
如此这般他又怎么能不逃跑。只觉园子里到处都是“老虎”,不得已整天在外头鬼混。
最后,贾宝玉在外头也不轻松,“痴痴的”三个字表明他有心事。
按说他一个二世祖,一不愁吃,二不愁钱,三不愁高考,能有的“愁事”只有早恋了。
当初说到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就提到他对秦可卿有超越亲缘的特殊感情。
但彼时的贾宝玉无论生理、心理都处于刚刚觉醒的微妙时刻。他伺机接近秦可卿,不过是刚开始性成熟的小动物异性相吸的本能。到底不是爱情。
搬进大观园后,宝玉意识到男女的不同,他狼狈逃离却仍旧不能放松,只缘他发现自己对林妹妹有了超越亲情的感觉。
只有“爱上林黛玉”,才会让贾宝玉又惶惑又无助还恋恋不舍。他一时间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对林黛玉产生不一样的情感,才会“痴痴的”发呆。
所以,要问宝黛爱情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此之前都没有。无论吃醋、打闹都是小儿女的脾气。在此之后才真正出现,最开始是贾宝玉先觉醒了情感。而林黛玉还要再晚一点,需要等到贾宝玉的启发。
贾宝玉不开心,贴身小厮茗烟最先发觉。作为体贴主子的忠实奴才,茗烟年纪比贾宝玉大,又在外头接触的花花肠子多,可不像贾宝玉那般愣头青。
茗烟虽不知道贾宝玉为什么不自在。但青春期的男孩子,需求基本相同。他就自作聪明地给贾宝玉搜罗来一堆的“有色”图书。这些就不解释了。脂砚斋对此痛恨无比【庚辰侧批:书房伴读累累如是,余至今痛恨。】
人家茗烟也是恪尽职守,当然是殷勤过了头。只是谁还没有年轻过,又没教唆贾宝玉打家劫舍,已经很本分了!
贾宝玉虽然不爱读圣贤书,倒也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书都看过。贾家这等高门大户,更是规矩森严,少儿不宜的图书早都剔除。
茗烟找给他的这些书,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过这些书倒与现代的“动作片”不一样。茗烟也不敢将那些东西直接弄给贾宝玉。万一被知道,他不被打断腿才怪。
所以,《金瓶梅》等小说是底线,最多也就是两本“春宫图册”罢了。倒是《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禁书”是主流,也更为贾宝玉所接受。
贾宝玉如获至宝,一时间爱不释手,晚上也会携带一些能够带进园子里的书籍回去,几乎废寝忘食地读起书来。也不知道他用这个劲头好好读书,是不是能够少挨打。由此也让人反思,教科书是多么的索然无味。同样是书,同样不爱读书的人,换个风格竟然效果完全不同。
但就像经常偷开电脑的小子总有一天会在父母跟前“社死”一样,贾宝玉的社会性死亡时刻也很快到来了。
这一天他带着一本《会真记》,在大观园找了个背人的山石躲着看。不想就被林黛玉给抓包了。
先不提贾宝玉被林黛玉发现后如何,要说一下《会真记》。其实贾宝玉拿着看的根本不是《会真记》,而是王实甫据此改编的《西厢记》!所以这一回也叫[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曹雪芹不用《西厢记》,却说是《会真记》,只因后者更容易被接受,也有一点伏笔。
《西厢记》就是崔莺莺、张生在丫鬟红娘的撮合之下,历尽千难万难,终究结合在一起的故事。现在也是家喻户晓。尤其红娘名气更大,与月老一样,成了中国的丘比特。
《会真记》又名《莺莺传》,是唐代元稹所作的传奇。故事与《西厢记》类似,王实甫就是脱胎《会真记》创作的《西厢记》。
当年没有版权,不能定义为抄袭!否则古典文学将全军覆灭。像《红楼梦》这种原创故事并不多。
《会真记》中,张生最终对崔莺莺始乱终弃,一段“美好”爱情,在世俗的压力之下被踩踏和唾弃,一地鸡毛,尘归尘、土归土。
尤其张生在给朋友谈论此事时斥责莺莺为"必妖于人"的"尤物",并自诩为"善补过者",实在让人作呕,却又迎合了儒家礼教,士大夫思想。
曹雪芹不写“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西厢记》,却用“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会真记》,证明宝黛爱情最终会被拆散。贾宝玉也会“抛弃”林黛玉,“浪子回头”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了薛宝钗。
至于如何抛弃,看过前文的都清楚,君笺雅侃红楼的观点是宝黛二人订婚不久,贾宝玉被贾雨村陷害,逢冤遭难。期间过程种种不得而知,最后贾元春以皇家之名赐婚林黛玉和贾探春二女同嫁异国,算是黛玉救了宝玉,不久后她泪尽而亡。而脱险的贾宝玉却遵从父母之命,黛死钗嫁,娶了薛宝钗,“背弃”了林黛玉。
闲言少叙,却说贾宝玉被林黛玉发现偷看“禁书”,又会发生什么故事?为什么贾宝玉一句话,竟然会是他最终结局的伏笔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