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里偷闲,两天看完了《祈祷落幕时》。东野圭吾再次披着推理的外衣讲人性和情理,这部作品被誉为“感人至深的亲情力作”,但我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不是被感动,而是觉得悲凉又无力。
身负巨额债务的父亲走投无路,带着女儿逃亡。而在逃亡过程中,女儿遭受侮辱错手杀人,原本打算自杀了断的父亲为掩盖女儿的罪责从此过上了隐形人的生活。
父亲本是忠厚老实之人,在知道女儿杀人后竟然能顶住巨大的压力,当即消灭罪证,制造假象,让大家以为死去的是他自己,而他,从此便只能以另一个人的身份苟延残喘。
不管怎么样,告诉警察,死去的就是你爸爸。
如果他们发现了他的身份,就告诉他们你太害怕了,没有仔细看。爸爸一大早就不见了,你什么也不知道。
听明白了吗?
“听我的话,幸福地活下去。守望你的成长和成功是我这一生全部的意义,而你越成长越成功,就越是对我命运的诅咒。”
女儿成为一名戏剧演员,后又成为著名的戏剧导演。父亲想要安静地守望她的成长和成功变得困难重重。他是以死之生保护女儿周全,他注定无法活在阳光之下。
所以当女儿的情人发现自己的存在时,当初中同学在剧场碰到自己时,他别无选择,只能将其杀害。
背负三条人命,他再也走不动。
最关键的是,女儿已经如此成功,他可以功成身退。
“押谷的尸体迟早会被发现,警察到时候应该会追查越川睦夫这个人。我已经这把年纪了,逃不了的……不可能的。”
“博美,放过我吧。”
“我已经很累了。这几十年我都在逃亡,隐姓埋名地生活着。这种躲躲藏藏的生活我已经厌倦了,我想要解脱。你让我解脱吧,仅此而已。”
就像木心说的,死从来都是简单的,活着才是不容易。
父亲的生活更是难以想象的艰难。
他却还是满足:“你别误会。虽然很辛苦,但至今为止的人生我从不后悔。我有很多快乐的回忆,一切全都是因为博美你。博美,谢谢你。”
多么沉重的爱。
我爱你,所以我愿意为你去“死”;我爱你,所以我愿意为你而生;我爱你,所以我愿意为你杀人;我爱你,所以我要让你幸福。
读者看完之后感动地涕泗横流,便指着他们说:“看,这就是亲情,这就是父爱。”
如此岂不是太残忍?
对这本书的脚注,实在不必要大肆宣扬父爱如何伟大,这并不是爱的最佳途径。
与其说这是感人至深,不如说是凄惨悲凉。
主人公身世太凄苦,形势太危急,作为父亲的浅居忠雄如何忍心看着女儿去坐牢?
故事本没有问题,感人是不假,但这份沉甸甸的爱,注定是属于浅居忠雄和浅居博美的独一份。
但我们真的要选择接受这种模式的爱与感动吗?
我们真的要在思想上种下这样的萌芽吗,父母爱我们所以理所当然地为我们牺牲?
最好的爱,难道不是成全么?
父母与子女,彼此成全对方作为独立个体的生活追求。
而现在一个让人很无奈的现实是,父与子的关系根本就难以分离来看。
一旦孩子出生,父母的生活里就很难再有“个人”,衣食住行处处以孩子为先,整日绞尽脑汁地为孩子的未来铺设道路。
父母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也心怀梦想。
但往往作为子女的一方,习惯性地忽视父母也是拥有过闪耀的年轻岁月和发光的英雄梦想。
子女需要明白,父母与他们斩不断的牵绊并不是他们能够肆无忌惮的资本,更不是他们据以要求父母牺牲一切的条件。
独立这件事,越早完成越好。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作为子女。
我一直在想,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很酷的母亲,也许生活的重心会偏向孩子,但任何时候绝不以子女为中心,即便到了四五十岁也要有“仗剑走天涯”的决心。
与孩子做朋友的关键并不在于相处模式随意化,而在于让你们彼此了解对方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你们有各自的生活,你们有不同的梦想和生活追求,但你们之间必须互相约束、彼此扶持,这个强制力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而之所以现实是牺牲常有而独立不常有,原因大概在于牺牲相比于独立更加简单粗暴。这就像,做teamwork团队懒散时,索性牺牲个人独自完成任务更加省心。
授人以鱼往往比授人以渔容易。
帮助下一代独立实在是一项技术活。
约束过度,他们可能会丧失自己做决定的能力。
放任自由,他们可能会误入歧途而不自知。
我的身边不乏从小到大都是父母在帮着做决定的同龄人,他们习惯于被管束,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已然过了被当做孩子的年纪,争先呐喊着要自由却并不知道什么样的选择才是适合自己的。因此往往被一句“无病呻吟”打回原形。
也有在被放养的条件下失败的案例,本质上总归是一样的。#### 没有相对成熟的价值观,“独立”只是花拳绣腿。
当然,关于牺牲易于独立,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说来倒是可悲。原因不在子女的自私,而是父母太过“无私”。
每次听到为人父母者说“只要孩子能过得好,我怎样都可以”,我首先感到的是巨大的压力和心酸。这样押宝似的将自己的人生堵在下一代身上,真的是负责任的表现吗?
看过了世事纷杂,莽莽撞撞地跌倒过无数次,初心是很难守住的。更何况,有的人从头到尾都不曾有过所谓的初心。虽为人父母,但不过是重复生命的规律,继承着从上一代那里袭来的“牺牲精神”,有样学样总没有错的。
离家以后,我常常鼓励父母亲多多拓展积极健康的娱乐活动,重新尝试年轻时想做的事情,可年仅中年的他们竟然回答我:都已经这把年纪了。
这是他们的悲哀,也是我的。
子女能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和生活方式,是谓成熟,令人欣慰。
父母能永保独立的生活和这份意识,是谓难得,令人敬佩。
而父与子之间能够认识到各自的独立并相互理解,彼此修正,是谓可贵,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