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斯这个名字,提起来就是一种“经典”。他先后在布拉斯加大学、圣迭戈大学等几所大学任教,理论基础雄厚,加上曾在壳牌石油公司和雷诺金属公司工作过,实践经验充足,两相结合,写出了《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皇皇巨著,《管理学》一书被美国上千所院校采纳为教材,同时也是几十个国家上百个院校的教材,在中国的管理学和企业界,《管理学》无疑也是最受欢迎的教材。
而这本《做出好决定》却是一本“大家写小书”,虽然只有168页,但书小道理深,厚积薄发,干货满满。罗宾斯糅合千余篇决策学的研究,结合几十个例子,指出了人们决策过程经常犯的17个错误,并且给出了12个有效的决策建议,以帮助人们更好的做出利于自身的决策。
本书可大致分为两部分:选择的重要性和如何做选择
选择决定成败
生活无时无刻不需要做决定,但做决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的人生由你决定,太多的可能和选择让我们看起来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决定权,有更大的选择的自由。然而面对的选项太多,可能性太多,你可能更无法迅速理智地做决定。
而我们薄薄的A4纸人生,有多少时间能浪费,有多少机遇可以重来?
我们中很多人忽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我们所做出的决定会塑造我们的生活。你是谁、你将成为谁(或已经成为了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决定。
完善决策技能并不能保证所有的决定都会产生你所希望的结果。良好的决策能力更关注你做决定时所使用的手段而不是决策最终的结果。你无法控制结果,你只能控制促成那些结果的过程。正如老话所说,跑得最快的人不一定会赢得比赛。
理性决策的六个步骤
1.识别和确定问题。当现状和渴望的状态存在差异时面对的问题。2.确认决策标准。分清在决策过程中什么是相关的、什么是重要的,把决策者的兴趣、价值观念、目标和个人喜好纳入决策过程。3.评估标准。评估第二步中的确定标准,为重要性列出一个先后顺序。4.制订备选方案。制订可以解决问题的所有备选方案。5.评估每一个备选方案。对每一个备选方案仔细地分析和评估,通过和第二步中的标准对比,进行评分,与评估后的标准进行比较之后,每个方案的优缺点就会一目了然。6.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得分最高的方案也是最理想的选择。
风格很大程度影响你的决策
决策风格理性(深思熟虑,逻辑性强,注重事实、细节和因果逻辑)vs 感性(依靠直觉和感觉,注重观点之间的可能性和联系,以及自己的价值理念)
风险偏好
愿意冒险(更容易选择独特的、风险系数更大的方案)vs 不愿意冒险(更愿意选择与现状相比差别更小的方案)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要求每个决定都是完美的,更容易后悔) vs 非完美主义命运控制向
内控制向(命运由自己掌控) vs 外控制向(命运受外界因素控制)拖延指数
拖延症经常阻止人们采取行动或做出改变(很多人都有选择恐惧症) vs 没有拖延症的人可能会因为过早行动而懊悔易冲动程度
易冲动(很快就能做决定,跟拖延相反的一个性格) vs 不易冲动情绪控制能力
情绪控制能力好(能控制情绪蔓延,避免其影响决策过程) vs 情绪控制能力差“理性模式要求我们做决定时淡化焦虑、恐惧、挫败感、高兴、嫉妒等情绪的影响。清晰的头脑和理智的行为会让你更容易做出明智的决策。”过于自信
“过度自信会导致你坚持最初的观点而忽视了对立的证据。良好的决策程序不仅要求你知道事实,还要求你了解自己知识的局限性。”
常见的错误
即时满足人类总是倾向于及时行乐。例如,抽烟和玩游戏都能给人们带来即时的快乐,但代价却是未来的健康问题和时间稀缺。“高情商的人有能力推迟满足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做那些不紧急但真正重要的事情,尽管眼前你无法体会这些事情给你带来即时的快乐。
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指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重视的倾向。” 谈判的主动权一般控制在最先提出方案的那一方。
选择性知觉偏差
“真相和美都是旁观者眼中的。” 我们都带着有色眼镜观察这个世界,认知的偏见和局限使得我们选择性地认识和诠释事件。多学习,丰富自己的阅历,感受不同的文化,避免过于自信。
框定偏差与语言陷阱
一个手术如果说成活率有68%,很多人就会去做。但是如果说死亡率有32%,奇怪的是愿意去做手术的人反而会减少。但本质上这两种情况是一回事。
易得性偏差
“易得性偏差让我们趋向于记住那些最容易从记忆中提取的事件——这些事件多是最近发生的、较为生动的事情。” 我们日常聊天的时候只会问“最近怎样”,而不会说“你五年前怎样”。决策的时候也是一样,近期发生的事情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媒体大量报道儿童失踪和飞机失事,使得民众高度关注儿童失踪拐卖和出现了恐飞症?可是,近年来儿童失踪案件发生频率真的升高了吗(是否值得关注是另一回事)?飞机事故的概率其实低得出奇。
沉没成本偏差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的成本。“决策研究表明,人们在某件事情上投入越多(这种投入可以是金钱、时间或情感),就越难以舍弃这件事。” 当一个错误的选择进行到90%的时候,你真的还要继续下去吗?我们所有的决定都是针对未来的。
12条建议
1、没有目标就没有有效决策无法事先计划是有效决策的最大绊脚石。认识你的目标,了解你的价值观与优先项。2、有时,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选择情绪高涨、危急时刻、缺乏信息或者受到压力时,什么都不做可能是最好的选择。3、选择不做决定也是一种决定
什么都不做也是一种维持现状的决定,问问自己为什么不抛弃当前的道路,追求另一条途径,同时也要考虑无所作为的成本。
4、当下的决定将严重限制未来的决定决定是环环相扣、互相连接的。展望今天的决定带来的未来后果。把现在的决定与未来的目标联系起来。5、人生很长,可关键的决定就那么几个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重要的人生决定上。如果不区分关键决定和其他决定的话,反而会忽视真正重要的决定。6、高效的决策者知道什么时候适可而止我们几乎不可能得到所有信息的事实,花点时间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反思,当继续努力不再可能产生任何有价值的选项时,做出你的最终决定。7、给自己的选项,不要超过6个选择越多,越容易出现遗憾。限制选择项和降低期望值可以增加幸福感。8、纠结于过去的决定只会浪费你的时间沉迷于过去的决定常常与惰性和拖延有关,或者是害怕犯错。投入更多的时间到重要的决策中去,在不可逆的方案上多花点时间。9、成功人士懂得冒险如果不放弃一些稳定的东西,就很难取得巨大的成就。拥抱变化,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承担适当的风险。10、是人就会犯错误把错误当成失败还是当成可以借鉴的新信息都取决于你。做决策就存在风险。无论如何总会有失策的可能,但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去决策。11、经验可以依赖,但也会变成负担经验可以改进策略,但是经验也是一种负担,经验可能会导致傲慢和自负。在面对新的情况,需要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时,要淡化经验。12、你所在的文化决定了你的决策风险
尽管决策理论推崇理性,但也存在文化偏见。占主导地位的决策风格和实践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
不要以为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做决定的方式和你一样。它是存在文化偏见的。
书名:做出好决定
副标题: 理性掌控工作与生活
作者: [美]斯蒂芬·P·罗宾斯
译者: 包云波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年5月
以上内容转载自书入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