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应摄取水果类食物200~400 g。同样,该膳食指南也适用于特殊人群和某些疾病患者,只不过他们在摄取水果的品种、用量和食用方法等方面可能与一般人略有不同。下面分别介绍一些特殊人群和患者在吃水果时应注意的问题。老年人 一天吃四两水果
老年人多存在牙齿松动或脱落的情况,对质地较硬的水果,如苹果、梨、菠蘿等可以榨成汁饮用,但应即做即饮。老年人大多患有慢性病而又重视养生,故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养生目的来选择水果,如血脂异常者可选择山楂、苹果;想缓解便秘者则应常吃苹果、菠萝、香蕉和梨等;想通过水果补充一些抗氧化物质来延缓衰老的则可以经常吃深色的水果,如蓝莓、猕猴桃、紫葡萄、桑葚等。孕妇 “水果可致流产”没道理
妊娠早期出现妊娠反应常会导致食欲减退,酸味水果有助于改善食欲,如杨梅、橘子、苹果等;妊娠中晚期,水果可在两餐之间食用。适当多吃些水果对预防或减轻妊娠斑的形成有较好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接触或食用已知过敏的水果,因为每次过敏都会影响胎儿。不要听信有些水果可导致流产的传闻,只要不是过量食用,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报道。儿童 水果去了核再吃
婴幼儿胃肠功能尚不完善,所以吃水果要格外注意。可给牙未出齐的婴幼儿吃果泥或喝果汁。婴幼儿吃第一次接触的水果,家长要注意严格限量,并细心观察,防止发生食物不耐受的现象。不要让婴幼儿在饭前吃水果,以免影响食欲和食量。对日常活动能自理的婴幼儿要纠正对某种水果偏食的行为,如过量食用荔枝可能引起荔枝病。婴幼儿食用带核的水果时,要将果核去除再食用,千万不要让其将杨梅、樱桃、桃、杏、荔枝等果核含在口中玩,以免发生气管异物等意外。有时,把水果煮熟或蒸熟吃可能更受婴幼儿的喜爱,如蒸梨、蒸木瓜等。肥胖者 水果应在饭前吃
建议肥胖者在进餐前先吃水果,让热量相对较低的水果占到一定胃容量就会相对减少每餐摄入的热量,有利于减肥。但对生活中流行的吃水果减肥法,笔者持反对态度。其主要原因是水果类食物并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通过破坏均衡营养而导致的体质量降低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而且,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难免会迅速反弹。糖尿病患者 尽量少喝果汁
糖尿病患者只有血糖控制满意了才能吃水果。其原则是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即水果一定要包含在已计算的营养范围内进行食物交换。吃的量应根据水果种类的不同而异,吃的时间也应安排在两餐之间。要注意尽量选择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水果,如柚子、苹果、桃等。糖尿病患者不要将水果榨成果汁饮用。消化道疾病者 每次别吃太多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适合吃酸甜味的水果,如菠萝、苹果、柑橘等,但每次不宜吃太多,尽量避免吃难消化的水果,如柿子和未完全成熟且涩味较重的水果。
消化性溃疡患者应尽量避免吃酸味水果,如山楂、杨梅、柠檬、李子和酸葡萄等。适合吃的水果有芒果、柿子、木瓜、西瓜、柚子等。
慢性结肠炎患者此类患者多有脾胃虚寒,因此应避免寒凉性水果,如西瓜、柿子、香蕉、枇杷、梨、猕猴桃、山竹、葡萄柚、荸荠等,可选食一些温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金橘、乌梅、芒果、红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