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很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一句多无奈心酸的话啊。然而还有更加悲催的事情——某人每年阅读100本书籍,却依然生活和工作再原地踏步。纵然前者也是很悲惨,但是,总没有后者经过了多方努力却依然无法破局来的更加无奈。
就拿我自己来说,断断续续投资理财的书也看了有近几十本,但却仍然在投资理财时凭着感觉做事情,对于如何分析、如何决策依然是一脑袋雾水。思前想后,是我的天资太低了吗?我想了想,然后否定了这个想法——好歹我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智商应该还不算差。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这样的结果?我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最近看到《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第十三章,我才恍然大悟。
[if !supportLists]1. [endif]实用性的书有阅读规则,但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
当聪明的读者看到“实用原理”这样的书时,总是能读出言外之意。他可能会看出哪些虽然没有明说,但却可以由原理衍生出来的规则。他还会更进一步,找出这些规则应该如何实际应用。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每每写作一本实用类的书籍,总是有自己的写作目的,那么,什么是实用类书籍呢?我们在这里不妨将它定义为指导我们达到某一目的或状态的书籍。这类书籍,作者总是在试图阐述一些原则和理论,当然,对我们来说原则可能更为重要,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死教条地去记住这些原则,而不知道变通的话,那么我们势必从这本书中一无所得。
一般来说,书上所写的原则是基于作者的某种经历或者理论研究的推论,虽然具有普适性,但是,在我们实践过程中,因为环境、时间、地点、人员等的不同,真实的场景会非常复杂,也有可能与作者预设的或者书中所举出的案例背景相差非常大,所以,如果死搬硬套书中的原则,要么可能根本执行不下去,要么可能得到不尽如人意的结果。
就拿我在看的《吃掉那只青蛙》这本书,书上说要把自己最不想做,最难完成的事情放在第一时间完成,有一段时间,我确实每天认真地在小本子上列出自己最不想做、最难完成的一件事情,但是,执行的时候却发现出了问题。因为这些拖延着的事情动辄就需要数个小时来完成,而我上班时间总是得围着领导转,随时有可能被指派任务,而这些临时指派的任务成了重要工作,就没时间完成那些青蛙了,结果就是,本子上写着的还是在本子上写着,但是总完不成。后来我就把这些青蛙逐一拆解成很多步骤,利用十分二十分钟的就可以完成一个步骤,在上班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时,见缝插针地做一点,反而一点点地完成了这些青蛙,而当我分解了这些青蛙后,我也发现这些青蛙也不再是最难做、最不想完成的事情了。
如果当时没有对这些难做的青蛙进行分解,可能《吃掉那只青蛙》这本书我也就只是看看而已——看了也白看,根本执行不下去。
所以,学会了原则而不会灵活运用,学了等于没学。作者只能交给你普适的道理,而具体怎样运用,还要靠自己去总结和摸索。
[if !supportLists]2. [endif]行动才是一切迷茫的解药
关于实用性的书有一件事要牢记在心: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只有行动能解决问题。行动只能在现实发生,而不是在书本中发生。
——《如何阅读一本书》
为何“明白了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何“懂得了原则却依然迷茫”?那是因为行动。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前几章的介绍,也许你已经懂得如何去列出一本书的大纲,也许你已经懂得如何去总结一本书的中心思想,也许你已经懂得应该要找出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但是,再次阅读别的书时,你依然像是没读过这本书似的,完全没有按照书中的一些原则去进行尝试,那么,请问,你又有什么资格不迷茫呢?
其实,与上面读书的例子类似,我们大部分人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动作,在一生中无尽地做着一日一日地循环,虽然听了很多道理,但是也就是听听而已,又有多少人去实践这些道理呢?
我的一个朋友家里负担很重,曾多次跟我说要好好赚钱,我们也曾经多次讨论过他的赚钱方案,讨论到兴起处,甚至还会列出详细的计划,场面甚是激动人心,然而第二天一到,原来怎样现在还怎样,丝毫没有要行动的样子。现在,他仍然每次见面都要说赚钱的事情,然而我却不再有当年帮助他的热情,因为我知道,这么些年,他只是在原地转圈而已,哪怕他停下转圈,执拗地朝一个方向不停地走,到现在也是一定有所收获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能给他建议,但是不能代替他行动。就像一本书一样,能告诉你该怎样去做,但是不能代替你行动。
“理论联系实际”、“撸起袖子加油干”,果然,道理都是相通的,看书如此,工作如此,人生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