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书的时间少了,忽然发现,听书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这样读与听相结合,我感到读书的效率大为提高了,这又常常令我想起从前听书的经历。
小的时候家住农村,我家屋后有一根电线杆,电线杆上挂着一只大喇叭,农场里那个声音甜美的女播音员的声音,每天早晚会准时地从那只喇叭里传来。许多新鲜的本地的新闻让人听了感到很亲切,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知识,受益匪浅。有一回我就曾听亲耳听见那播音员声情并茂地播诵一篇通讯稿,那篇稿子是在讴歌我身边一位熟悉的养鱼人的事迹,我第一次感到听广播还是挺有意思的。
后来流行广播剧,过去那种类似看电影的场景通过小小的广播,传递出一种有声有色的声音,故事里的人物语言结合播音员的画外音有声有色地传来,让人获得一种听觉上的美好体验。许多年来,那种大喇叭式的广播一直出现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过年的时候,我回到农村老家,又看到了家家户户家里挂着的方匣子广播,我感觉有些新奇。或许那时这种广播也变得有些式微了,印象中我似乎很少听见那广播正儿八经地响过。
再后来,开始有了收音机,我们家里也买了一台。我那时开始上了初中,我记得当时最喜欢听评书,每天中午12:30一到,我和几位同学便相约到一个叫赵贵阳的同学家里去听评书。赵贵阳同学早已在家准备好了板凳,一台大型的三洋牌收音机就摆放在他家的窗台上,门前七八个同学乌泱泱的一片,听到紧要的关头,大家敛声屏气,作紧张侧耳聆听状,生怕漏掉一点儿信息。
我们听得最多的是《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岳飞传》和《明英烈》等。那黄金的半小时常常让我们如醉如痴,袁阔成、刘兰芳、单田芳等老师绘声绘色的表演,将我们带到一个奇妙的世界里,让我们跟着书中的那些历史人物一起悲伤,一起欢笑。每一回听到关键的时刻,播讲老师就会卖个关子: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时候大家就意犹未尽地发出一声叹息,期待着下回书演绎更多的精彩。
再以后随着电视的普及,我便很少再去听收音机了,自然也很少听书。偶尔我会看一眼电视书场,目睹了我儿时崇拜的那些大师们在电视屏幕上的精彩表演。表演艺术家们那丰富的肢体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不知为什么,我却再也找不回从前听书时的那种激动与喜悦的心情。
后来我参加工作结婚成家以后,为一些俗务所累,我便很少再去读书,更不用说听书了。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我渐渐意识到,广泛地阅读对于一个人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培养文学素养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对于平时喜欢舞文弄墨的写文者来说,读书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古今中外有着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一个人即使穷其一生,也很难将所有的作品都读完。只有花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博览群书,从书中汲取营养,实行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胆扬弃并为我所用,不断丰富人生的阅历,成为一名真正的阅读者。
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有些作品只读了一半便长时间搁置了,不再去读它。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随着大量电子读物的兴起,我们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为淘到一本好书而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网上有很多资源,只要你用心,就可以找到你心仪的作品来阅读,尽管阅读电子书和纸质书的感受略有不同,但不得不说,阅读电子书更加地便捷,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你便能随时随地进行阅读。
读书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是值得一辈子为之付出的事情。当然,你可能会说长时间地阅读有时会让人感到疲倦,尤其是对于视力的影响极大,这样难免会影响到读书的效率。现代人生活的节奏变得更快,很多时候你甚至找不出专门的时间进行阅读。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读书方式呢?当然有的,听书就能消除你的这些烦恼。借用一个蓝牙耳机,你就不用长时间捧着一部手机来阅读了。在茶余饭后,在田间地头,在公汽上,在旅游途中,甚至在你休息小寐的时候,你都可以享受听书带来的快乐。
我觉得读书与听书相结合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我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这两种方式中自由转换。阅读可以做到一目十行,获取更多的信息与心灵的滋养,有更多的个人想象的空间。听书固然可以享受一场听觉的盛宴,但有时机器人的朗读不免单调,会让我们失去一些传统阅读的快感。但不管怎样,听书提供了另外一种阅读方式,有助于我们完成更多的读书计划,获得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读书与听书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可以让我们有着更广泛的涉猎,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并了解到更多更好的作品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