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螺旋理论如何解释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社会心理和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大众传播引导社会舆论以及社会心理。反过来,大众舆论影响媒体的传播。笔者下面将从沉默的螺旋理论视角对其进行分析。“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最早见于诺埃勒-诺依曼(Noelle-Neumann)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沉默的螺旋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那么在此之前,大众传播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诺依曼认为大众传播在塑造“意见气候”时起着巨大的作用。因为这是一种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它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因而,大众传媒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传播的内容是公开的。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几乎无处不在。人们观察环境中的意见分布,主要依据是大众传播媒介,他们通常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呈现的意见就代表了多数人的想法。公众在公开表达意见时常采用媒介上不断重复的词汇和观点;反之,与大众传媒不一致的观点,公众一般不予公开表达。
公开表达的意见其实就是舆论形成的基础。舆论可定义为是公众在特定的时空里,对特定的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趋于一致的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情绪的总和。舆论作为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对于一个有争议的议题,人们就会形成有关自己身边“意见气候”的认识,同时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属于“多数意见”,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的时候,便倾向于大胆地表达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的时候,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可能会为了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由于人担心被孤立的心理存在,在接触到大众传播所宣扬的多数和优势意见时,人会产生趋同行为,认同大众传播带来的意见和观点,从而形成舆论。可以说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然而与过去相比,网络传播的出现,传播的整个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其它传播方式有可能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对更大范围的受众产生更深刻地作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的影响力也由此受到一定削弱。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过去相对明朗的意见气候会变得错综复杂一些。
z总结:写的好像没什么逻辑,都不知道怎么写才好T。T